編者按:規上企業持續復工,製造産線穩定運行,重點項目持續建設,農業生産有序恢復,科技智慧新應用相繼亮相……為確保全年各項目標順利實現,化危為機,陜西省內各地在緊抓疫情防控的同時,逐步復工復産。為展現全省上下圍繞追趕超越所做的工作,國際在線陜西頻道策劃《復工復産·陜西在行動》系列報道,展現陜西發展的活力和韌勁。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陳嵐):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能源金融貿易區(簡稱“陜西自貿試驗區能源金貿區”)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充分聯通調動內外資源,探索構建了集産業培育、金融創新、法律保障、數字化防疫工具等為一體的系統化集成創新措施,為助力自貿試驗區疫情防控及經濟發展積累了新經驗。
産業招商“雲簽約”落戶16個項目
對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防控工作,陜西自貿試驗區能源金貿區融合互聯網新技術和網絡新媒體,對目標企業篩選、項目對接洽談、投資考察等環節,以數字化、智慧化改造,讓産業服務實現“不見面”即可完成辦理等功能。同時陜西自貿試驗區能源金貿區依託自有網絡平臺,發揮網上審批優勢,運用視頻洽談、虛擬考察、在線“問診”等多種方式進行精準推送和對接,儲備20余個優質項目。
“雲簽約”現場 供圖 陜西自貿試驗區能源金貿區
為減少疫情防控期間的集中聚集活動,陜西自貿試驗區能源金貿區創新“屏對屏”異地互動集中簽約新模式,系統化集成網絡、電信等信息化手段應用,採取遠程致辭、客商同步、視頻互動、在線採訪的方式,實現産業項目集中簽約從“面對面”到“屏對屏”。其中在2月18日能源金貿區就通過産業招商“雲簽約”,“隔空”落戶了挪威船級社(DNV GL)西鹹辦事處、普華永道商務諮詢西鹹辦公室、中建交通西北總部、自貿區建設等産業項目16個。
金融支持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為給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陜西自貿試驗區能源金貿區溝通對接長安銀行西鹹分行,通過發揮長安銀行的小微金融移動服務平臺優勢,融合授信“綠色通道”、線上線下“雙線運行”“容缺受理、事後補齊”等應急措施,在風險全過程管控,降低銀行信貸風險的前提下,將信貸時間從2周壓縮為3天內,迅速完成了對陜西新絲路醫藥有限公司2000萬元人民幣疫情防控專項貸款的高效投放,精準有效化解了疫情防控企業“融資難”問題。
為確保供應鏈裏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陜西自貿試驗區能源金貿區功能區聯合長安銀行西鹹分行開創了供應鏈背景下小微批量商票融資服務,快速辦理商票質押融資業務,有效解決供應鏈小微企業商業承兌變現成本高、環節複雜、時間冗長及流通支付不便的問題,批量化、高效化滿足了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該服務模式在春節前已實現落地264萬元人民幣的首筆流動資金貸款,為企業節約了60%的商票融資成本。目前,在接洽企業10余家,在談融資業務5000余萬元人民幣,積極效應正在不斷拓展。
專業法律服務規範疫情防控
為確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各項工作能夠依法實施,陜西自貿試驗區能源金貿區聯合北京德恒(西鹹新區)律所,第一時間通過雲端發佈“致客戶書”,向個人和企業提供法律諮詢幫助,結合疫情期間依法行政、依法治企、政策優惠、防疫物資清關等實事熱點問題,聯合陜西省律協、陜西省女法律工作者協會等主導編制專業著作,推廣推送法律宣講和政策解讀;通過開展公益直播講座,累計受眾逾2萬人,從復工復産、合同保護、依法維權等不同角度在區域內進行普法宣傳。
據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德恒(西鹹新區)律所已自主或聯合能源金貿區發佈電子書三本,專業文章44篇,包括《新冠疫情期間企業利好政策解讀》、《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法律問題及專業意見指引》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法律法規彙編及法律事務指南》等,有效發揮了法律法治助推疫情防控的規範引導作用。
創新設計疫情防控工具
能源金融貿易區疫情防控採集平臺 供圖 陜西自貿試驗區能源金貿區
科技時代,利用先進技術手段聚焦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産,是陜西自貿試驗區能源金貿區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間的重點工作之一。據了解,陜西自貿試驗區能源金貿區指導雲端自貿産業園快速開發“能源金融貿易區疫情防控採集平臺”,通過微信實現企業復工人員數據統一採集、規範管理,避免多頭填表和數據報送;在收集到的技術基礎上,利用大數據手段,為企業提供實時動態疫情監控,便於決策部署。截至目前,區內已有35家小微企業,約400人通過“能源金融貿易區疫情防控採集平臺”平臺上報了相關信息。
接下來,陜西自貿試驗區能源金貿區將繼續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著力於深化金融創新、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繼續加大制度創新力度,有序推動復工復産,進一步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助推經濟高品質發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