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消費者協會發佈2020年“3·15”十大消費提示
2020-03-13 13:48:2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臨近“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3月13日,陜西省消費者協會發佈2020年“3·15”十大消費提示,原文如下:

  一是老年保健多警惕,不實承諾別輕信。一些不法經營者利用老年人防範意識較弱的特點,採用免費試用體驗、講座授課、專家義診、贈送禮品、無效退款等承諾,誘導老年人花高價購買假劣保健品。老年人在保健品消費過程中,要時刻保持警惕,牢記保健品不能代替藥品,切勿貪圖小便宜,不要輕信不法商家虛假宣傳和免費承諾,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並核查保健品企業及産品信息,發現上當受騙保留相關證據,依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二是房産託管有風險,防範跑路退款難。 房屋仲介服務中的“託管”模式,有其方便省心和規模化優勢。但房東和消費者之間信息不透明,只能依靠房屋託管機構,當房屋託管機構的資金鏈斷裂或經營不守信,消費者押金和預付租金款項退還困難等情況就有可能出現,房東和房客都會成為受害者。消費者要注意,如果仲介開出的租金明顯低於市場價,一定要警惕;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時仔細閱讀條款,謹慎使用“租金貸”業務。

  三是二手汽車防隱情,仔細察驗保安全。二手汽車銷售侵權行為主要表現在不法經營者隱瞞實情銷售,低價將事故車、泡水車等問題車充當好車賣給消費者,用套路合同誘導消費者辦理高息汽車貸款等。消費者在購買二手汽車時,要認真全面了解二手車輛信息,切莫貪小便宜吃大虧;要找專業驗車師對車輛進行仔細察驗,並向保險公司查詢車輛事故理賠情況。辦理汽車分期貸款時,消費者應注意貸款公司資質,認真查驗貸款合同條款,以免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四是預付消費要謹慎,失約縮水要防範。一些不法經營者用大額優惠誘導消費者辦理預付消費卡,之後或因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或因早有欺詐預謀,停業跑路;有的預付消費卡經營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務的過程中,單方面設定不公平格式條款限制消費者合法權利;也有消費者辦卡之後發現服務縮水,名不符實。因此,消費者辦理預付卡時一定要慎重,核實經營者的註冊信息,查驗發卡企業是否在商務部門辦理備案手續,簽訂協議時查看合同有無不公平條款,謹慎辦理大額預付消費卡。

  五是網購促銷存陷阱,謹慎辨別莫衝動。每逢節日或“雙11”網購消費高峰來臨,部分不良商家有意通過制定複雜的捆綁式優惠促銷套餐、不平等定金條款、先漲價後降價、低價吸客隨意砍單、不法微商虛假宣傳銷售假劣産品等手段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消費者網購請選擇正規電商平臺,認真甄別促銷規則條款,切忌貪圖便宜,盲目衝動消費,發現權益受損保留證據,及時投訴。

  六是家裝合同防違約,分段付款多甄別。部分不誠信的裝修公司,利用誇大宣傳、優惠承諾引誘消費者草草簽約,在簽訂合同時收取了業主全款或大額預付款,之後因實力欠缺經營不善造成中途停工,消費者付了款等竣工卻遙遙無期,深受其害。消費者選擇家裝服務時,要增強風險防範意識,選擇信譽好的正規裝修公司,認真考察經營者的實力,不要為了低價選擇沒有正規資質的家裝公司;簽訂裝修合同一定要注意看清合同內容是否詳實,對不公平不合理的條款要予以拒絕,首付款控制在20%以內,根據施工進度分期付款。

  七是校園借貸要慎重,非法金融危害多。一些不法網絡借貸平臺採取降低貸款門檻,隱瞞高額利率等手段,誘導學生超前消費掉入“高利貸”陷阱,影響學業,嚴重時有可能會危及學生人身安全。在校學生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科學理性消費,避免盲目攀比超前衝動消費,注重保護個人信息,慎重使用網絡借貸工具,增強法律意識,防範非法“校園貸”的侵害。

  八是兒童玩具重安全,危險因素要警惕。一些存在著安全隱患的玩具會導致兒童意外傷害。玩具小零件易脫落,存在吞食、窒息危險;玩具有危險尖銳和利邊,存在割刺傷危險;玩具使用劣質材料,存在化學污染危險;非玩具産品當玩具使用,或不按照玩具適用年齡購買和使用玩具,易導致傷害發生。因此,家長們選擇兒童玩具時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3C認證標誌的玩具,增強安全意識防患未然,發生意外傷害及時就醫,保存維權憑證及時投訴。

  九是信息收集須依法,重視預防莫洩露。各種功能的APP層出不窮,其中部分APP平臺涉嫌違法收集個人信息。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收集消費者手機內“短信”“通訊錄”“位置”“錄音”“照片”“交易記錄”“上網瀏覽記錄”等信息,形成有商業價值的數據包,非法佔有使用牟利,出現技術失誤還會導致大量消費者隱私洩露。消費者下載使用APP要慎重,不掃來歷不明的二維碼,不安裝可疑的APP;認真閱讀APP的應用權限和用戶協議,對涉嫌違法收集個人信息的APP,要拒絕使用並投訴舉報,一旦發現信息洩露,及時留存證據維權。

  十是野生動物不食用,綠色消費護環境。十三屆人大十六次會議通過表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食用野生動物是違法行為。此外,並沒有科學依據證明野生動物有更高的食用和保健價值,人類違法食用野生動物反而可能因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感染危及健康。廣大消費者要共同行動起來,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樹立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理念。(供稿  陜西省消費者協會  編輯  柳洪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