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鹹新區:“社區工廠”的故事
2020-03-31 17:48:11來源:人民網編輯:王菲責編:石麗敏

  做好疫情防控,不忘脫貧攻堅,西鹹新區涇河新城充分利用公益性崗位和就業扶貧“社區工廠”等量身定制就業崗位,以興産業、穩就業、促扶貧為根基,點燃了貧困勞動力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火。

  量身定制 ,精準幫扶脫貧

  伴隨著嗡嗡嗡的機器聲響,縫紉機針頭迅速跳動,不一會兒,一個枕套就縫好了。“這臺全自動縫紉機圓了我的夢想,也讓我有了實實在在的收入。”3月25日,西鹹新區涇河新城涇幹街道辦雙趙村脫貧戶張雪亮激動地説。

西鹹新區:“社區工廠”的故事

  59歲的張雪亮幼年時因患小兒麻痹導致右腿殘疾,成家後靠丈夫打零工勉強維持家庭生活,後來又得了高血壓和其他慢性病,孩子開始讀高中後,原本就拮據的生活更加捉襟見肘。2017年,張雪亮家庭被涇河新城確定為貧困戶。

  家庭貧困,不妨礙張雪亮有一副熱心腸,她經常在家用老式的腳踩縫紉機幫村民縫補衣服,但由於腿腳不便,她一直想要一台全自動縫紉機。

  2019年,涇河新城人社民政局和扶貧幹部幫她聯繫到轄區的陜西百年新業紡織品有限公司,為她和其他群眾進行技能培訓。年底時,公司將一台全自動縫紉機送到了張雪亮家中,讓她在家加工枕芯,做出的産品企業全部收購。

西鹹新區:“社區工廠”的故事

  “企業給我提供原材料,我就在家里加工,加工的多,收入就多。全自動縫紉機又快又省力,現在每月收入近1000元,我感覺自己的夢想一步步實現了。”現在的張雪亮對生活信心十足。

  張雪亮的丈夫徐光明,也在涇河新城人社民政局的幫助下被安置在公益性崗位上,成為一名保潔員。他説:“如今,我在家門口上班,每月有1800元的收入,孩子已上大學了,我們兩口子每月都有穩定收入,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了。”

  涇河新城人社民政局負責人説:“我們認定陜西百年新業紡織品有限公司為新城就業扶貧‘社區工廠’後,已有4名殘疾人通過縫紉技能培訓實現就業。”

  穩崗就業,激發致富動力

  在陜西百年新業紡織品有限公司車間裏,機器嗡嗡作響,工人們帶著口罩正在忙碌。絎縫車間裏,一位身穿白色T恤的小夥,正嫺熟地將被褥扣上支架夾,送到絎縫機上。

西鹹新區:“社區工廠”的故事

  “他是涇河新城涇幹街道辦雙趙村北組村民高帥,在我們企業已上班兩年了,現在已經是業務骨幹了。”陜西百年新業紡織品有限公司辦公室經理張春玲説。

  高帥説:“我以前在廣東打工,由於哥哥患有尿毒症,經常要去醫院做透析,為了照顧父母和哥哥,我就回來了。家裏沒有固定收入來源,高額的醫療費和生活開支讓我的家成了貧困戶。”

  2018年,在涇河新城人社民政局的幫助下,高帥來到了百年新業紡織品公司上班。“離家近,工資又高,每月有6000多元收入,旺季時,只要願意加班,一個月能拿到8000多元。我去年還買了一輛十多萬元的小車,已經摘‘帽’奔向致富大道啦!”

  百年新業紡織品公司廠長胡中行介紹説:“我們公司主要生産加工紡織品面料、幼兒園床品、窗簾布藝等,採取‘公司+基地+貧困戶’的互惠聯營模式,帶動周邊群眾就業。下個月我們還將開設扶貧專線,棉花加工線可幫助30余名貧困勞動力就業致富。”

西鹹新區:“社區工廠”的故事

  據了解,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僅這家“社區工廠”就吸納當地群眾就業80余人,其中有9名貧困勞動力已實現脫貧。截至2020年3月,涇河新城已有50家企業面向轄區內貧困勞動力開發扶貧愛心崗位200余個,為他們開闢致富之路。

  近年來,西鹹新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級、市級決策部署,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認真實施精準扶貧、量身定制就業方向,為貧困勞動力聯繫企業提供就業崗位,幫他們從“輸血”變“造血”,讓貧困勞動力穩就業、有收入,徹底拔除窮根,消除貧困。

  經過不懈努力,西鹹新區貧困人口參合參保率達100%,安全住房覆蓋100%,對貧困戶實現産業扶貧項目全覆蓋。完成“每一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實現一人穩定就業”目標。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無一人輟學,教育保障100%覆蓋。在實現大面積脫貧退出後,以強化保障、鞏固提升、防止返貧、問題整改為重點開展工作,確保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當地供稿 西鹹新區融媒體中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