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陜西,古絲綢之路起點和“一帶一路”重要節點,中國向西開放的前沿。2017年4月1日,陜西自貿試驗區掛牌。自此,一塊全面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破荒開墾”。
3年來,這塊試驗田裏“秧苗茁壯、果實豐碩”,承擔的165項創新任務在各功能區落地生根,陜西在行政效能、投資貿易、人文交流、差異化改革、對外開放等領域都嘗到了自貿試驗區帶來的甜頭。
陜西自貿試驗區浐灞功能區的“一帶一路”貿易之家 供圖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
“自貿+空港”:內陸樞紐呼之欲出
2017年9月,“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所代表的“三個經濟”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調研時被首次提出。依託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空港新城順利獲批臨空經濟示範區,成為陜西發展“三個經濟”的樞紐之地。
空港新城功能區突出臨空特色,發揮“自貿+臨空+口岸+跨境+保稅”的疊加優勢,探索內陸型、臨空型自貿區的新路徑,在推進樞紐建設現代化、貿易通關便利化和營商環境品質化等方面改革創新。
3年裏,空港新城功能區累計形成創新案例18項,其中“機場協同運行新模式、網格化安全管理模式”2項被全國複製推廣,“文勘前置新模式、行郵稅移動支付、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新模式、機場協同運行新模式”4項被全省複製推廣;承擔《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35項任務和空港自貿功能區制定的《空港新城自貿功能區深化改革方案2019》已全部完成並不斷深化推進,其中包括“證照分離”改革、行政審批改革、通關便利化、“單一窗口”建設、綜保區獲批、保稅航油、飛機融資租賃、保稅維修、多式聯運、金融創新、一點多倉、物流服務企業集中納稅等多項創新案例正在創新認定。
陜西自貿試驗區瀾博跨境購物中心 供圖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
從創新案例的領域來看,空港新城功能區改革貫穿貿易便利化、覆蓋臨空經濟發展鏈條,以通關便利化方面為例,空港新城功能區進境5個指定口岸/監管場地聯合西安機場海關,推行“AEO”認證免檢、定制化通關服務、自報自繳、先出關後匯總繳稅、提前申報等便利企業通關舉措,目前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通關無紙化率達98%,降低小微企業費率近60%,通關時間優於全國平均水準。
機場海關運行效率和服務水準的不斷優化提升,極大促進了空港新城功能區臨空産業的聚集。2019以來,空港新城功能區和機場海關協作,先後完成了首單航空貨物關稅保證保險落地,陜西省首例進境飛機維修業務、跨境電商保稅備貨首單、保稅航油獲批,陜西首條外國航司執飛的國際全貨運航線開通以及西北首條運用第五航權的客貨運航線開通等諸多具有突破性的新業務。
截至2019年底,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累計開通國際航線88條,全貨運航線27條,2019年貨運量突破38.12萬噸,增速列十大樞紐機場第一。在“自貿+空港”雙輪驅動下,陜西內陸樞紐的地位愈加堅實。
陜西首例境外飛機進境維修業務在空港新城啟動 供圖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管委會
“自貿+陸港”:運輸走廊聯通歐亞
陜西雖然身處內陸,但如今已是一個典型的“雙港”省份。除了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為依託的空港外,另一“港”便是以西安港為依託的陸港。
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圍繞打造國際中轉內陸樞紐港,主動進行制度創新,探索推出“艙單歸併”新模式等一系列創新案例。以“艙單歸併”新模式為例,使中歐班列長安號運行效能得到極大提升,國際貿易便利化程度提高,進而促進了陜西的外貿發展。
據了解,2019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2133列,運送貨物180.2萬噸,分別增長70%和50%,開行數量和品質不進一步提升。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在疫情防控期間,空運、海運多方受阻,中歐班列“長安號”常態化開行,成為一條高效的國際運輸“黃金通道”。
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副主任蘇國峰介紹,疫情防控期間,西安國際港務區加強與鐵路部門的合作,通過“鐵鐵聯運”“公鐵聯運”,將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打造成為貨物聚集分撥中心。防疫所需的一次性防護服和注射器、人民生活必備的糧油、産業鏈上的原材料等物資,都搭載“長安號”往返于亞歐大陸再分發至各地。
中歐班列長安號 攝影 唐振江
3月25日,駛向德國羅斯托克的中歐班列長安號從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新築站出發,所載貨物通過鐵海公路等多式聯運在德國羅斯托克港實現南北歐分撥運輸。
陜西正以“三個經濟”為突破口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在這個進程中,西安國際港務區創新“物流+貿易+産業”發展模式,加快打造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
始於陜西,聯通亞歐,這條運輸走廊,正在不斷強主幹、拓分支。在“自貿+陸港”的體系中,中歐班列長安號已不僅是一個運載工具,而是陜西往來于歐亞大陸的紐帶。長安號上的産品,背後是産業要素的流動和集聚,陜西正與歐亞各國共享自貿紅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