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馮妍):近日,陜西省委宣傳部與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五個紮實譜新篇 追趕超越再出發”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六場,陜西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黃思光出席,就近年來陜西“三農”工作相關情況進行介紹。
發佈會現場 攝影 馮妍
優佈局擴規模 做強優勢特色産業
近年來,陜西以“3+X”特色産業為抓手,緊盯市場需求,放大特色優勢,持之以恒推進優勢特色産業發展。“3+X”特色産業,其中“3”即大力發展以千億級蘋果為代表的果業、以千億級奶山羊為代表的畜牧業、以千億級棚室栽培為代表的設施農業;“X”即因地制宜做優做強若干區域特色産業,比如魔芋、中藥材、核桃、紅棗和有機、富硒、林特系列産品等。
其中,蘋果産業堅持“北擴西進”,優化區域佈局和品種結構,強化冷藏、分揀等産後整理,促進果業提質增效,水果生産穩居全國首位,蘋果産量佔到世界的1/7、産值達到900億元人民幣,獼猴桃加快“東擴南移”,産量佔到世界的1/3;在奶山羊産業方面,堅持全産業鏈開發,加快擴群增欄,存欄達到240萬隻,羊乳製品佔國內市場份額的85%,産銷量穩居全國第一;加快恢復生豬生産,生豬存欄恢復到常年水準的95%,提升肉羊規模化標準化水準,推動畜牧業高品質發展;堅持標準化、機械化、智慧化導向,提升設施農業效益,做大食用菌産業板塊;茶葉、魔芋、中藥材、核桃、紅棗、雜糧等50多個區域特色産業優勢不斷增強,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收入來源。
拓功能促加工 加快三産融合發展
陜西大力發展園區經濟,以現代農業産業園、農産品加工園區為載體,聚合資源要素,拓展園區功能,提高農産品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五年來,陜西省創建5個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21個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和12個省級農産品加工示範園;實施“百庫百線”工程和農産品産地初加工項目,全省果蔬庫存能力達到422萬噸;創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34個、全國休閒農業示範縣13個、特色産業小鎮24個,推動農業與休閒旅遊、文化傳承、教育體驗等産業的嫁接融合,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催生新産業新業態。
創品牌抓行銷 提升農産品競爭力
黃思光介紹,近年來,陜西實施“三年百市”品牌行銷行動,省市縣三級共舉辦或參加各類展銷活動580場次,推動陜牌農産品走進全國50多個大中城市,合約金額達1364.6億元人民幣;加強與中石化網點和阿裡巴巴、京東、拼多多等知名電商合作,開闢新的銷售平臺,培育和打造出洛川蘋果、眉縣獼猴桃等一批區域公用品牌和産品品牌,提升農産品品牌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
加強技術裝備應用 加快提升農業生産手段
近年來,陜西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新建22個省級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組裝集成推廣技術500多項,推廣輕簡化技術200項,有效提高農業科技普及率和成果轉化應用;堅持以種為先,培育8個商業化育種聯合體,推進品種更新換代,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推行農機購置敞開補貼,著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準,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8%,比2015年增長7個百分點,小麥生産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0.6%。
強扶持補短板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陜西不斷推行“戶辦場、場入社”經營新模式,優先支持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涉農項目,積極研究破解龍頭企業用地、融資難題,集中培育高素質農民。五年間,陜西省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總數達到2339家,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達到608家;新增農民合作社3.01萬家,總數達到6.13萬家,納入名錄管理的家庭農場達16330家;培育新型高素質農民15.5萬人,認定8.76萬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在成為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帶動農民持續增收的主力軍。
擴規模提能力 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
此外,陜西持續推進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擴面、提檔、升級,以服務小農戶為重點,培育服務組織,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領域,加快構建公益性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服務體系,提高綜合配套服務品質和水準。五年來,陜西累計投資2.4億元人民幣,發展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2.56萬個,服務農戶175.1萬戶,土地託管面積增長了7倍多,走出了適應農村社會結構變革、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徑。
就陜西省農業特色優勢産業下一步的發展思路,黃思光表示,面對新變化、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陜西將堅持“綠色、循環、優質、高效、品牌”發展理念,按照“園區聚合、龍頭帶動、家庭主體、合作經營、融合發展、示範推進”的思路和方向,聚集資源、聚焦産業、統籌要素,不斷優化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和經營體系,全力推動全省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