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航天“向陽而生” 西安航天基地率先出臺國內首個專項政策
2020-04-29 17:20:21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石麗敏

  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等“新基建”建設進度不斷提速,如何加快産業升級和創新提升,推動産業鏈、創新鏈“雙向融合”,從而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成為熱議話題。

  作為我國唯一以航天為特色産業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産業基地(以下簡稱航天基地)自2006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的發展理念,積極發揮科研院所、人才、政策等資源優勢,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環境,構建開放的創新體系,在航天裝備製造、衛星及應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産業方面積累了雄厚的科創力量,為商業航天的騰飛奠定了良好基礎。

  近日,為搶抓“商業航天”這個前沿科技産業的發展機遇,航天基地在充分考慮商業航天火箭研製與發射,衛星製造、測控、數據應用等不同産業鏈節點、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訴求的基礎上,以促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引領航天領域融合發展為導向,率先出臺國內首個系統性支持商業航天發展的專項政策《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産業基地支持商業航天産業發展的扶持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從加快産業聚集、鼓勵企業市場化運作、鼓勵加大創新投入、鼓勵科技資源共享、支持本地産品採購配套、提升總裝集成能力、建立風險補償機制、提升應用示範能力、拓展國際交流合作9個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導培育技術創新、産品成熟的商業航天企業,支持落地一批應用示範效果明顯的場景應用,進一步推動商業航天向更高更深層次發展。

  加快産業聚集。目前,航天基地已累計聚集星際榮耀、銀河航天等30余家商業航天企業,涵蓋火箭研製和商業衛星系統、衛星測運控管理、衛星商業化應用等全産業鏈環節。為進一步加快産業聚集,航天基地將在商業航天重點領域引進培育一批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企業,加速形成商業航天企業聚集、融合發展。《辦法》中明確,對成立時間不超過三年的企業,經評審後航天基地將給予最高100萬元的啟動資金支持。

  鼓勵企業市場化運作。發展商業航天,非常需要形成按照市場化模式運作的産業鏈條。4月24日成立的西安航天基地絲路管理運營有限公司,是航天基地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推動商業航天發展的全新探索。同時,為鼓勵企業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場化運作機制,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發展動力,航天基地對以入區企業為主體實施的商業航天項目,在國內外産生較大影響力且具有示範引領效應的,給予企業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鼓勵加大創新投入,科技資源共享。商業航天是技術創新性極強的新興産業,因與5G、物聯網、人工智能、現代服務等産業深度融合,“加大研發、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能力協同、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發展理念獲得廣泛肯定。航天基地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補貼;在科技資源共享方面,航天基地支持區內企事業單位向商業航天企業開放試驗、檢測等資源,每家資源提供方每年最高可獲100萬元補貼。

  支持本地産品採購配套。在轄區內形成成熟、完善的配套體系和能力,對發展商業航天來説至關重要,為此,《辦法》中明確鼓勵企業採購、配套使用航天基地內非關聯商業航天企業産品或服務,每家採購方每年最高可獲得500萬元資金支持。

  提升總裝集成能力。航天基地致力於提高商業航天産業的總體能力,鼓勵總裝集成型企業落地基地,對在航天基地內進行“整箭”“整星”等總體産品的銷售交付,或提供衛星測控、衛星數據應用等整體服務的商業航天企業,將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

  提升應用示範能力,建立風險補償機制。航天基地鼓勵企業不斷拓展商業航天應用範圍,每年評選一批應用示範項目,給予每個項目最高100萬元的獎勵。此外,航天基地對商業航天企業自主研製的火箭、衛星等産品需購買保險的,給予最高500萬元的補貼。

  拓展國際交流合作。航天基地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4月24日,航天基地管委會攜手108家商業航天企業及機構共同發起成立“國際商業航天産業聯盟”,旨在連結國內外優秀行業資源,深化和加強商業航天發展。同時,航天基地鼓勵商業航天企業落實國家戰略,積極開展商業航天國際合作,明確企業赴境外參展或參加在國內舉辦的國際性展覽,每家企業每年最高可獲30萬元成本補貼。

  商業航天“向陽而生”、朝氣蓬勃,成為科學技術和引領産業發展的戰略要地。航天基地搶抓機遇、趁勢而為,目前已聚集銀河航天、星際榮耀、翎客、西安運控、寰宇衛星等30余家技術領先、極具創新能力的商業航天企業,圍繞産業鏈上下游千帆競發。在此基礎上,該《辦法》的出臺表明瞭航天基地大力發展商業航天産業的堅定決心和強大信心,同時將助力西安航天基地在國內率先形成國家航天與商業航天相呼應的航天産業發展新格局,吸引全球科技創新成果在此落地、開花、結果,推動西安航天基地瞄準世界一流航天新城,開啟2.0版建設進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