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深度貧困縣,也是全省全市自然條件最差、貧困程度最深、脫貧任務最重的縣,全縣轄17個鎮、175個行政村、35萬人,共有貧困村133個,建檔立卡貧困戶40329戶133057人。面對艱巨的脫貧任務,該縣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聚力“六個精準”,強化“三個落實”,跳出脫貧抓脫貧、圍繞脫貧抓發展,大力實施黨建引領脫貧、産業就業帶動、人居環境提升、惠民關愛保障、鄉風文明治理五大工程,舉全縣之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截止2019年底,該縣全面完成了整縣摘帽目標任務,實現13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累計脫貧38340戶129221人,貧困發生率降低到1.27%,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堅持黨建引領脫貧,盡銳出戰合力攻堅。實行片區作戰和和縣級領導包抓“三個一”工作機制,形成了“領導小組管總、指揮部統籌、片區督戰、工作團主責、工作隊主抓”五級攻堅體系。組建175個駐村工作隊,選派133名第一書記,落實160個中省市縣幫扶單位駐村扶貧,組織6113名幹部結對幫扶,實現駐村幫扶全覆蓋。堅持把黨的力量挺在脫貧攻堅最前沿,三級書記和四支隊伍紮實開展遍訪行動,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一線守初心、擔使命,大力推行“支部+X+貧困戶”模式,創新開展以黨建促脫貧工作,引領群眾抱團發展。完善大統籌大扶貧工作格局,用好中省市幫扶單位資源,深化蘇陜扶貧對口協作,發揮“三大幫扶體系作用”,紮實推進“百企幫百村”社會扶貧行動,凝聚各方面力量合力攻堅。全縣五年累計統籌整合各類資金70.1億元,引導社會扶貧資金投入1.2億元,實施各類扶貧項目7229個,為實現整縣摘帽提供了有力保障。
突出産業就業帶動,多措並舉促進增收。始終把産業就業作為群眾脫貧的治本之策,堅持“多業聯動、多措並舉”的實施路徑,出臺一系列促進産業就業的政策措施,紮實推進産業就業扶貧,夯實群眾穩定增收基礎。按照一鎮一業一龍頭、一村一品一園區、一戶一技一項目的産業發展目標和要求,大力培育特色産業,培育農村發展要素,截至2019年,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24萬畝,發展特色經濟林60余萬畝,畜禽養殖170余萬頭(只、羽),培育現代農業園區85個、專業合作社530個、鎮村電商服務站點138個,175個村全部成立了集體經濟組織和互助資金協會,深化完善帶貧益貧機制,將貧困群眾精準連結到企業産業當中,320個經營主體帶動1.6萬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中長效産業實現了全覆蓋。2018年12月,全市首家毛絨玩具企業落戶紫陽,拉開了安康打造全國毛絨玩具産業新都的序幕,全縣累計發展各類新社區工廠72家。每年組織勞務輸出8萬人以上,利用公益崗位安排就業6066人。持續開展以修腳足療為重點的免費技能培訓,累計培訓3.5萬人,就業率達70%以上,帶動1.8萬貧困人口穩定增收。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3136元增加到2019年的7832元,年均增長27.23%。紫陽入選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被確定為全國科技扶貧示範縣,技能脫貧經驗榮獲全國優秀扶貧案例和全球減貧最佳案例,産業扶貧、電商扶貧等創新做法得到中省市充分肯定。
狠抓人居環境提升,全面改善發展條件。始終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實施精準扶貧、改善人居條件、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舉措,“十三五”期間建成安置點139個,搬遷群眾19279戶64168人,分別佔全省全市搬遷總量的7%和19%。堅持“有業安置、以業促搬”,加強搬遷社區規範管理和搬遷群眾後續扶持,努力使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融入、可致富”。對標“576”標準,全面實施項目供給制,整合安排項目資金12.6億元,建成通村通組道路2145公里、農村安全飲水項目710處,改造戶表3.94萬戶,建設標準化村衛生室152個、村活動室86個,所有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農村電力入戶率達到100%,貧困群眾生産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善。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全面開展“五邊五治、四化四評”農村環6境綜合整治,打造生態宜居、美麗和諧的田園新村,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強化惠民關愛保障,實現政策精準覆蓋。以教育、醫療、兜底為支撐,精準落實各項脫貧措施,確保小康路上一個不少。嚴格落實控輟保學“雙線七長”責任制、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等資助政策,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全縣義務教育階段無失學輟學學生,成功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面落實“三重保障”政策,紮實開展“三個一批”分類救治,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及大病保險,推行貧困群眾醫療救治“先診療後結算”、縣域內“零押金住院”、定點醫療機構“一站式”報銷等方便群眾看病的舉措,大病救治率、慢病簽約服務率、重病兜底保障率均達到100%。健康扶貧工作省衛健委推薦為全國衛健系統健康扶貧典型案例。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了農村低保對象,特殊困難家庭全部落實兜底保障政策,加強農村低保和特困供養對象動態管理,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深化鄉風文明治理,激活群眾內生動力。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以鄉村治理和鄉風文明為抓手,引領群眾向上向善,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積極推進法治、德治和自治“三治融合”,大力培育“五新”社區和善治鄉村,法律顧問服務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村規民約和“四會”組織全面建立,議事決策程式逐步規範,基層治理能力明顯提升。深入推進“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建設,廣泛開展“五項教育”(政策、文化、科技、健康、法治)和“六大活動”(道德評議、移風易俗、文化傳播、文明創建、誠信建設、依法治理),重點整治大操大辦、打牌賭博、好逸惡勞等不良風氣,在所有貧困村建立“愛心超市”,大力表彰自強自立標兵,宣傳勤勞致富典型,累計表彰先進典型4200余人,紫陽在全省扶貧扶志現場會上交流經驗做法,連續三年榮獲全市新民風建設先進單位。
據悉,下一步,該縣將堅定必勝信心、保持攻堅態勢,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聚焦剩餘貧困人口抓攻堅,聚焦鞏固脫貧成果防返貧,一鼓作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全市加快追趕超越、實現全面小康貢獻紫陽力量、展現紫陽擔當。 (文/通訊員 唐波)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