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科技創新活力?西安航天基地使出四大招
2020-09-18 10:01:36來源:中國網編輯:王菲責編:石麗敏

  科技創新是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的根本之策。近年來,西安航天基地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牢牢牽住科技創新“牛鼻子”,走好“先手棋”,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以思想創新為先導

  點燃科創“星星之火”

  思想創新是科技創新活力迸發的前提。2020年以來,航天基地緊緊圍繞“十項重點工作”要求,積極集聚創新要素,大力培育創新主體,加快創新平臺建設,持續深化體制改革,不斷優化創新環境,科技創新指標位居全國第四。

  現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6個,國家級創新中心1個,院士工作站10家,國家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國家級眾創空間4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3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企業218家,50家企業進入航天基地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年度技術合同登記達到5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5%。

  此外,航天基地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制訂出臺了《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管理辦法》《眾創空間認定管理辦法》《加快科技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為搶抓前沿科技産業的發展機遇,以促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導向,率先出臺國內首個系統性支持商業航天發展的專項政策《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産業基地支持商業航天産業發展的扶持辦法》和陜西省首個聚焦“新基建”的專項政策《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産業基地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若干政策》。

  進一步擴大政策支持範圍,提高支持標準,聯合媒體加大政策解讀和宣傳推廣,擴大政策影響面,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激勵效應,形成了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思想共識,極大的調動了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點燃了科技創新的“星星之火”。

  以創新平臺為載體

  打造科創“起飛基地”

  創新平臺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只有做大、做強、做優創新平臺,才能讓更多的科技型企業快速成長。航天基地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託通航機場,全市首個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道路等特有的基礎資源,構建面向産業需求的研發機制,提供技術研發與集成、中試熟化與工程化服務,支撐行業共性技術成果擴散與轉化應用。

  聯合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西安交通大學、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西安市公安局等單位,規劃建設了“兩院兩中心”。依託“兩院兩中心”、通航産業園、華為雲西北聯合創新中心等平臺,大力推動協同創新平臺建設,做好成果轉化需求挖掘、信息整合與分發等供需對接。支持區內航天九院第十六研究所等單位組建陜西工業機器人産業聯盟,支持西安空天動力研究院加快推進智慧增材製造在線監控系統、大功率直流等離子體鉅、重型燃機維保優化與決策支持系統等項目的研發。

  依託西安唯一的二類通航機場打造的空天小鎮,已聚集了貝爾直升機、陜西警航基地等36個項目,成為陜西省通航産業發展的標誌性區域。京東全球物流總部、無人系統産業總部、京東雲陜西大數據運營總部正式落戶,為區域創新發展注入活力。

  以人才引進為保障

  做強科創“智慧支撐”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關鍵。航天基地堅持把人才放在科技創新最優位置,借助自身優勢資源,大力引進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建立創新人才“智力庫”,圍繞科技創新政策扶持、高企培育、人才引進,邀請中省市知名學者、教授開展各類人才培訓,通過舉辦第八屆中國衛星導航(北斗)系統論壇、空間信息絲綢之路戰略研討會等大型有影響力的特色産業合作交流活動,搭建合作交流平臺,讓各類人才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迸發火花。

  建立校地合作機制,選派一些業務骨幹到高校進行鍛鍊,著力打造科技創新“領頭雁”,鼓勵支持軍工企業、優勢民營企業、科研院所、高校之間建立長期的信息對接合作機制,持續推進與西北工業大學先進材料與結構國際科技合作創新示範園,培育産學研深度融合骨幹企業。

  以創新服務為保障,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積極組織企業參加中省市創新創業大賽,技術經理人培訓、舉辦航天基地産學研金系列對接會,持續推進2020年科技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項目徵集,完成2020年航天基地加快科技創新發展若干政策項目徵集評審及公示,166家企業375個項目共計將獲得7592萬元資金扶持,政策覆蓋創業服務、投融資獎勵、房租補貼、高企培育、加大研發投入、支持創新型平臺建設等方面,政策扶持範圍和力度均創歷史新高。截至目前,已經累計為各類科技型中小企業落實科技創新政策扶持資金超過2億元。

  以成果轉化為抓手

  增強科創“內生動力”

  科技成果的轉化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航天基地在立足航天産業的同時,不斷加強成果轉化項目實施,鼓勵支持創新載體推進駐市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積極加強在人工智能、5G、新材料等産業方面的佈局,鼓勵企業與國內外知名的科研機構、院所聯合建立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創新創業基地等創新型平臺。積極與駐市高校、科研院所的開展産學研合作對接交流,助推産業轉型升級。

  目前西安空天動力研究院已申報專利96項、授權34項,申報國家軍隊各級科研項目4項,獲批支持經費1879萬元。西安航天電子偵察科技孵化中心作為全國首創的軍警民三方合作産業孵化平臺,依託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的技術優勢,向公安偵查領域拓展,圍繞電子偵查科技産品的研發、孵化、應用和推廣,探索航天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目前已聚集項目40多個。除此之外,緊緊圍繞重點産業和領域聚集創新要素,以載體建設為引領,積極佈局建設一批創新創業空間,已引進培育區級以上眾創空間、孵化器12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2家、國家級眾創空間4家、省級眾創空間2家,市級眾創空間4家、區級眾創空間2家。

  未來,航天基地將持續堅持思想創新,優化科技創新政策環境,做大、做強、做優創新平臺,不斷加強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和人才創業,建立産業鮮明、要素聚集、服務優良的科技創新體系,增強區域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為經濟增長打造新引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