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勝貧困拔窮根 智匯合力奔小康
——記陜西省脫貧攻堅貢獻獎獲得者、國網寶雞供電公司電力電氣公司副經理張剛
“他是黨的好幹部,善於思考,願意苦幹。”村上幹部這樣評價他。
“這是個‘嘹人’,心裏裝著咱百姓。”村民這樣誇獎他。
他,就是張剛,是國網寶雞供電公司電力電氣公司副經理,2020年陜西省脫貧攻堅獎獲得者。2018年,他自願報名,出任省級貧困村——扶風縣天度鎮下寨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
駐村期間,張剛充分發揮電力人代代傳承的“鐵軍精神”和“三千精神”,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凝聚村兩委共識,創新理念,開拓思路,在産業發展、園區建設、扶貧助困等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受到各級一致好評。
一身土氣贏得信賴
“腳下有土”方能“心中有譜” ,2年多的扶貧生活,已徹底把一個名牌大學、電力專家的張剛改造成了“滿身土氣的張剛”,能説一口地道的“土話”、愛吃麵、手上都是老繭、皮膚黝黑。他對土地、對農村、對農民有著深深的眷戀,正是這一身土氣贏得了鄉親們的信賴。
2012年起,國網寶雞供電公司堅決響應中央及省上號召,進駐下寨村開展脫貧幫扶。下寨村地質差,基礎設施薄弱,脫貧攻堅形勢嚴峻。全村共有建檔立卡戶154戶573人,當年56戶190人必須穩定脫貧,問題全部擺在了張剛面前。他白天走村串戶摸家底,晚上學政策、寫材料,20天內就走遍摸清了全村154戶貧困戶。他不喝酒、不抽煙、不打牌、不到群眾家吃飯,還讓村兩委會成員和村民監督。節假日經常忙碌在下寨村的田間地頭、貧困戶家。
逐漸的,張剛贏得了村裏上下的一致認同。
張剛深知脫貧攻堅戰不是一個人的戰鬥,必須沿著前輩6年的不懈耕耘,必須有國網寶雞公司上下的鼎力支持。他多次帶著摸底調研的情況給公司黨委彙報,反復推敲研究脫貧方案,他多次學用微信“抖音”在國網公司和社會推送,贏得了公司黨委和同事們充分認同,也精準對接了下寨村貧困戶與國網的30多個黨支部,各支部書記擔任幫扶責任人,在駐村工作隊的引導下,與貧困戶一道向著美好生活進軍。
信賴,就這樣逐漸建立起來。
一門心思克難攻堅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張剛骨子裏透露著老陜人的執著和倔強,在日復一日的走訪中,他形成了白天“走、幹、講”,晚上“讀、寫、想”的工作方法。六個字,將扶貧工作串成一根繩。根據實地走訪情況,張剛針對性提出了“戶分七類法”“老人戶脫貧法”等舉措,因戶施策,精準幫扶,收到了奇效。
貧困戶齊雙寶,因本人身患殘疾,兒子也不履行贍養義務致貧。張剛一遍一遍往父子兩家跑,苦口婆心講政策,將心比心談感情,最終他的兒子簽訂了贍養協議,承諾履行贍養義務。這是扶風縣第一份贍養協議,這個“金點子”在全縣推廣宣傳。
針對實際村情,張剛又提出“點、線、面”綜合立體幫扶思路,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武器。以“點”為核心的精準施策;以“線”為中心的對症施治;以“面”為重心的綜合施措。
張剛深知扶貧先扶志,致富先治心。駐村以來,舉辦各類農技知識講座20余期,入戶講解政策、種養殖知識1800余次。在他的引導幫扶下,154戶貧困戶實現外出打工就業127戶,發展特色種植65戶、養殖産業12戶,5戶從事個體經營,基本實現“一戶一就業、一戶一産業”的雙保證增收模式。
2018年底,下寨村整村貧困發生率由最初的11.14%降至0.84%,如期實現整村脫貧退出。村民日子好了,思路開闊了,兩委會更加團結,措施更加有力,方向更加精準。
戰鬥力,就這樣凝聚起來。
一條傷腿情係百姓
兩年時間裏,張剛住在村上累計超過580天,記錄扶貧日記300余篇、10余萬字。滿滿的8本日記,不僅記錄著他的日常點滴,還記錄下他和“親人”之間的感人故事。
王海平夫婦都是殘疾人,上有97歲的老娘和一個上大學的兒子。初次見面,張剛拍著胸脯承諾説,“我就是你的親人,你不脫貧,我就不走。”後來,他幫王海平家籌資金、修圍墻、建羊圈,每月還給他兒子打去生活費。現在,王海平通過養羊收入1.3萬元,兒子也找到了工作。
2019年初,為實現擴容村光伏電站20千瓦,張剛多次往返于(國網省、市兩級公司)西安、寶雞之間,辦理手續、對接項目。電站擴容後,每年增加收益3萬餘元,僅光伏發電1項就可累計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超10萬餘元,然而他卻因奔波勞累過度患上了嚴重的滑膜炎。
2019年8月9日,在幫助史軍林家收購鮮桃時,貨車突然移動,在車上清點數量的他被重重摔了下來,造成左跟腱斷裂,在病床上他滿腦子想著貧困戶的收成,在沒有痊癒的情況下返回扶貧一線,也因此落下“瘸子”病根,至今沒有痊癒,被鑒定為八級傷殘。
“家裏見不到人,孩子見不到爹,老人靠不上兒,扶個貧,怎麼把自己扶成了殘疾人!”妻子提起這事就抹眼淚,那是妻子對丈夫的心疼。他已將自己交給了全村的決戰脫貧攻堅任務。質樸的村民每每提起此事,也是飽含深情地説,“這娃心好,為我們村遭罪了。”不由自主為張剛豎起了大拇指,表達著鄉親淳樸的謝意。
感情,就這樣濃烈起來。
一顆紅心忠誠向黨
“心繫百姓終不悔、真情換得霞滿天”。整村脫貧出列後,張剛又在謀劃著鄉村振興。他實地調研了10余個新農村示範點,與兩委班子成員多次圍繞“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個方面,進行充分討論論證,出臺了下寨村中長期發展規劃,並提出了“扶大貧”的工作思路。
現在,下寨村産業發展已呈現蘋果、甜柿子、紅薯種植、小麥育種“四箭齊發”的局面。協調國網陜西公司建成了120千瓦光伏電站1座和生態養殖場1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10萬元,帶貧益貧91戶,設置公益崗位15個。協調了第3個村集體企業投資25萬元的紅薯粉條加工廠2020年7月底建成投産,帶貧、益貧154戶,設置公益崗位12個,每戶增加收益超千元,帶貧脫貧益貧作用明顯。
近期經多方招商努力,廣東海大集團將在下寨村投資3.6億元建設萬頭生豬繁育基地。佔地700畝,土地採用流轉方式,建成後,提供工作崗位200多個。張剛説,“公司+農戶”模式帶動當地村民養豬,如果按照500頭算,每戶年收入將達到10萬元甚至20萬元。如果天度鎮能夠建起萬頭養殖小區,可聘請當地村民合作養殖,由公司負責技術培訓、豬苗和飼料,村民的年收入將大大增加。
為了圓滿完成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任務,張剛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大後備幹部與致富帶頭人培養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永遠帶不走”的堅強村支部班子。他將繼續發揚“千辛萬苦、千言萬語、千方百計”的三千精神,奔走在扶貧村的溝溝坎坎,指導在鄉親們的田間地頭,為鄉親們幸福生活貢獻智慧力量。 (栗莎 張麗揚)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