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仁宗村、土橋村第一書記馬闖及駐村幹部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大回訪”。
“現在在哪務工?”“兒子上大學了吧?”“今年養幾頭豬?”“我們村這幾年發展怎麼樣?”今年1月,在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收官之際,浐灞生態區根據省市相關工作安排,開展了脫貧攻堅“大回訪”活動。
曾擔任過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及隊員重回駐地與鄉親們講變化、談發展、話脫貧,與當地群眾一起畫好決戰決勝“同心圓”,凝聚鄉村振興“向心力”。
張新道和駐村工作隊員走訪穆柯寨村脫貧戶。
話脫貧:1000多個日夜幫扶 貧困戶家富心也暖
落實産業幫扶,扶貧扶智扶志;建立鄉村文化大禮堂,開展“五個美麗”(美麗村莊、美麗人家、美麗經濟、美麗黨建、美麗鄉風)鄉村建設;如期高品質完成脫貧攻堅目標……
1月22日,浐灞生態區原駐臨潼區穆寨街道穆柯寨村工作隊、世園物業黨支部的成員們,再次踏上了他們一直牽腸挂肚、熟悉如家的定點幫扶村——臨潼區穆寨街道穆柯寨村,通過主題黨日活動的形式回訪了穆柯寨的父老鄉親。
在寬敞明亮的村委會議室,浐灞原駐穆柯寨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張新道和原駐村工作隊與支部黨員代表、村兩委幹部、現駐村工作隊共同回顧了近年來脫貧攻堅難忘而艱辛的歷程,穆柯寨村所發生的變化和各項幫扶工作取得的成效。
據悉,從2017年起,浐灞生態區就全面承擔對口幫扶臨潼區兩山區街辦15個村的脫貧攻堅幫扶任務。隨後,駐村工作隊積極統籌協調區內人、財、物等資源,以“兩不愁三保障”為目標,組織各級扶貧幹部扛起責任、撲下身子奔赴扶貧一線,抓好産業、就業扶貧,夯實防止返貧基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3年間,浐灞生態區75名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紮根一線、奮力攻堅;201名聯戶幫扶幹部,因戶施策、精準幫扶。通過1000多個日夜的朝夕與共,貧困戶的家富了、心也暖了,腰包也從從“癟”到“鼓”。
如今,再走進熟悉的村落,寬敞潔凈的道路、主題鮮明的墻體畫、淳樸自然的村容村貌、文明有序的鄉村生活……處處呈現出獨特的鄉村風景,一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浐灞生態區黨工委委員、紀檢監察工委書記賈振東帶隊回訪房岩村。
談親情:86歲老人眼含熱淚 稱頌黨的好政策
1月22日下午,仁宗街辦茨林村原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郭宏民和駐村工作隊員林敬利對茨林村幫扶工作進行了回訪。
“雖然基本生活有保障,但是還面臨著很多困難。”在村民劉清忍家,郭宏民詳細詢問了他家的脫貧情況和收入情況。
原來,幫扶前 70歲的老木匠劉清忍由於風俗改變,老手藝難以為繼,加上大兒子智力有障礙,無法工作,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不足3015元。
通過幫扶,駐村工作隊為他和兒子安排了公益性崗位,提供了雞苗搞養殖,現在雞群月産蛋五六十斤,收入近600元,加上劉清忍二兒子打工收入和地裏桃、杏、石榴等産業收入,全家7口人,現在年收入5萬元左右。
“全家七口人,五萬元收入也只能保證基本生活。但他家還有兩個上小學的孩子,二兒媳婦照顧孩子沒法打工,只有二兒子外出打工掙錢。”郭宏民説,根據劉清忍個人意願,他想搞養豬,但卻缺場地,目前他已將這一情況反饋到了村上,希望能順利解決。
在芋坡村,原村第一書記祝凱及工作隊員楊毅,原劉坡村第一書記馮衛權及工作隊隊員趙耀峰入戶回訪8戶建檔立卡戶,送去油、面及棉被等慰問物品。
看到新老隊員一同來看望,86歲的劉崇讓老人眼含熱淚,稱頌黨的好政策,感謝聯戶幹部的傾心幫扶,説:“我還要活過100歲!”
朱海洋一行來到業池村蘑菇基地了解情況。
講發展:集體經濟有生命力,鄉村才有活力
在仁宗街辦茨林村,郭宏民和駐村工作隊員林敬利與村支部書記任新峰和村主任劉剛紅對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回訪。
目前,該村集體種植花椒項目已于2020年秋季有了收入;村集體麵粉加工車間採取訂單式生産,已收入近5萬元;開展的桃園採摘活動,收入也已近2萬元……
村支部書記任新峰説,下一步村裏將加大花椒養護力度,提高花椒産量,並開啟烘乾設備,加大花椒、果品的深加工。同時,將借助桃園採摘活動的旅遊宣傳效應,擴大其他農産品的宣傳力度,提高集體收入。
“我們離開一年半了,這次回來看到村裏的變化非常大,尤其是村容村貌,可以説是煥然一新。”郭宏民説,他們是2016年到2019年駐村幫扶,其中為了發展集體經濟,2017年就陸續栽種了一批花椒。這次回來發現,當初種下的花椒已經結出了果子。
“品質還是非常高的,今年的産量還不是很多,但到明後年進入産果高峰期後,村集體經濟收入會很可觀。”郭宏民説,只有集體經濟有生命力,鄉村才會有活力。因此他建議當地幹部,下一步能出力、出想法、出管理人才,推動集體經濟發展。
在業池村,浐灞生態區城管局副局長、臨潼區穆寨街道業池村原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朱海洋,原工作隊隊員程慷來到村上蘑菇基地,深入了解基地的現狀及規劃,表示繼續全力支持項目發展壯大,使之成為村上的核心産業。新老隊員通過回訪交流,共同見證業池村脫貧攻堅中産業發展的喜人形勢。
靚麗的鄉村容貌、乾淨整潔的道路、群眾的歡聲笑語,讓回訪的原第一書記和隊員都感到幸福;看到鄉親們生活狀況極大改善,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住進了新房子,過上了好日子,讓回訪“親人”放心了。
這是一次“省親”,回訪者同父老鄉親嘮嘮家常,看看村民的生活改善,了解遇到的困難;這也是一次把脈,與村幹部、駐村幫扶幹部一起厘清下一步發展思路,謀劃未來發展重點。
如今,回訪成常態,浐灞幫扶人向著推進鄉村振興大步邁進。(記者 周金柱 段永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