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3月16日消息(記者 王佳愛 通訊員 張靜攀)“以前一下雨,滿身的泥點子,現在好了。”“我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到村裏的廣場上轉一轉,活動活動身體。”“村子美了,遊客多了,我們的收入也越來越高了。”……提起西安高新區美麗鄉村建設帶給生活的變化,當地群眾讚不絕口。
美麗鄉村建設助推鄉村振興(央廣網發 高新區供圖)
2020年,高新區保留鄉土氣息,“突出鄉味、體現鄉愁、打造鄉韻”,建設北大村、化豐村、北千戶村、馮村等23個美麗鄉村,形成了點上出彩、線上美麗、面上潔凈的美麗村莊新格局,並通過發展鄉村旅遊、民宿、農家樂等方式助推鄉村振興,深刻改變了農村群眾的生活面貌。
留住鄉土氣息
加快建設美麗鄉村
走在北千戶村的村道上,除了驚訝于村莊的寧靜秀麗之美,兩邊的墻畫更是令人震撼,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産被搬上墻,不僅美化了農家房舍、彰顯了文化品位,又給春日裏略顯單調的村莊增添了不少色彩。
北千戶村位於九峰鎮,緊鄰107省道,原本村內的主幹道兩側都是一些陳舊的白墻,時間久了顏色發黃,而且貼滿小廣告。2020年10月,北千戶美麗鄉村改造正式啟動。
改成啥樣,怎樣來改,大動還是小動?據了解,設計師魯建進行十次實地走訪,他走入村民家裏諮詢村民意見,查看村志詢問老人,這才出了設計方案。改造中,北千戶村將一些老人的記憶還原,保護了村子原有的歷史文化,同時加入了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元素,為村子賦予新的文化之魂。
在北千戶村文化廣場南側,磚臺高壘,青磚與紅磚交織,水磨、磨盤、轆軸、門檻石等依次陳列,向到訪的人講述著一代又一代千戶人的奮鬥史;剪影、社火、高蹺、皮影等這些屬於千戶人特有的文化符號在文化墻上被強調、被放大。
保留鄉土氣息,是高新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一條底線。2020年,高新區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不僅對村內街道及出入村路進行了美化、綠化、亮化,對生産路進行硬化,同時加大了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和保護。
東大街道北大村南依秦嶺,氣候溫潤、水源充沛,素有“秦嶺小江南”之稱,其水稻種植從西周算起,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並衍生出在關中地區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北大村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在水稻種植基地專設水稻種植展示區,並在村史館通過宣傳展板、繪製文化墻的方式,講述北大村自1957年至今的歷史變遷及水稻種植文化的傳承。此外,馮村、化豐村、上灘村等村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都極力保留了其文化記憶,讓鄉村在傳承中發展,讓傳統在發展中發揚。
鄉村旅遊興起
強力推動鄉村振興
殿鎮村,一個秦嶺腳下原本默默無聞的小村莊,近年來,得益於高新區“十個一”工程的實施及美麗鄉村建設,殿鎮村在變美的同時,名氣也逐漸大了起來,成為陜西鄉村旅遊示範村,也成了不少市民遊客週末度假的目的地。
殿鎮村又名殿紫頭,位於終南山下,近年來,高新區通過改造生態環境、優化産業結構、提升村莊整體品質,將殿鎮村打造成為“秦嶺山下、景區周邊、最美驛站”。同時,高新區通過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挖掘、保護、傳承力度,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殿鎮鑼鼓發揚光大,為殿鎮村打造了一張旅遊新名片。
如今,殿鎮八卦鑼鼓隊已有200人左右的規模,具備參加社會各種大型慶典、開業、宗教儀式等民間藝術活動的能力,每逢節假日,來殿鎮村的遊客絡繹不絕,熱鬧非凡,殿鎮村民靠發展民宿、農家樂、手工藝品製造銷售等實現了增收致富。
村子美了,遊客多了,群眾增收致富的途徑更廣了。近年來,西安高新區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改變了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路徑,不少農民吃上了“旅遊飯”,為鄉村振興裝了無煙動力。
2020年,高新區在東大街道北大村和與其相鄰的西莊村共同打造了東大街道千畝水稻基地建設項目,在北大村種植水稻、蓮藕450畝,在西莊村種植水稻、油葵、格桑花約550畝,大力發展集休閒、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以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對北大村村民而言,除了年底能領到分紅外,水稻基地的建成,也讓他們在家門口找到了新工作。東大街道千畝水稻基地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擺盤、插秧、除蟲、養護……這些農活需要大量勞動力,水稻基地就從村裏招聘村民,然後給大家發工資。此外,龐大的客流也為村民帶來新商機,不少人白天在基地上班,晚上在基地門口擺攤。
高新區文旅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新區通過美麗鄉村建設,農村“臟”的問題明顯減少,“亂”的現象有效管控,“差”的狀況逐步改觀,目前,西安高新區正在以美麗鄉村建設來帶動鄉村旅遊發展,並通過鄉村旅遊的發展,不斷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