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西安藍” 怡人“生態綠” 西安市推動生態治理持續好轉
2021-04-14 10:16:54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轉載)明媚“西安藍” 怡人“生態綠” 西安市推動生態治理持續好轉

  西安護城河 (資料圖片)記者 尚洪濤 攝

(轉載)明媚“西安藍” 怡人“生態綠” 西安市推動生態治理持續好轉

  樊川公園(資料圖片) 記者 郝鐘毓 攝

(轉載)明媚“西安藍” 怡人“生態綠” 西安市推動生態治理持續好轉

  浐灞生態區歐亞大道路側綠帶 (資料圖片)記者張宇明 郝鐘毓 攝

(轉載)明媚“西安藍” 怡人“生態綠” 西安市推動生態治理持續好轉

  長安公園 (資料圖片) 首席記者 王健 攝

  基層報告

  芳菲四月,清風花香,抬頭望去,是明媚的“西安藍”;蒼樹吐翠,碧水泛波,是怡人的“生態綠”。呼吸著清新空氣,市民們陶醉在古城的生態美景之中,不時讚嘆近年來西安市環境的變化。“近幾年,咱西安天更藍,空氣也更清新,心裏也變得更加敞亮了。”在環城公園鍛鍊的市民李阿姨説。

  環境就是民生,藍天也是幸福。如今,走在西安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藍天白雲,透徹醉人,“西安藍”頻頻刷爆朋友圈,老百姓的藍天幸福感不斷增強。近年來,為打贏保衛藍天這場攻堅戰,西安克服了地理條件、氣象條件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硬是憑著一股韌勁,給西安市民交上了一份“綠色答卷”。

  藍天

  “西安藍”頻頻刷屏朋友圈

  2020年以來,朋友圈裏頻繁被“西安藍”刷屏,與市民感官相一致的是監測數據:2020年西安市空氣品質取得一個歷史性的突破,PM2.5平均濃度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優良天數250天,同比增加25天,是近4年以來“藍天”最多的一年,其中優級天數含金量很高,共56天。

  此外,2020年是從2017年以來,西安首次消除了嚴重污染天氣;6項污染物指標全面下降;空氣綜合指數5.24,同比改善9.8%。 不僅如此,2020年10月1日—12月31日,西安細顆粒物(PM2.5)62微克每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2天,完成國家下達的第一階段PM2.5平均濃度不高於70微克每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不高於6天的指標任務。

  同時,2019—2020年秋冬季,西安市還完成PM2.5濃度同比下降2.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減少1天的指標任務;夏防期,優良天數95天,臭氧污染天數同比減少15天,超額完成生態環境部下達的同比減少12天的指標任務。

  今年以來,截至4月12日,西安已收穫63個藍天,同比增加4天。

  “藍天白雲常作客,綠水青山入畫來”。時下,漫步在西安,你會發現,天變得更藍了,水變得更清了,街道變得更乾淨整潔了,滿眼欣欣向榮的生態美景。這幅生態美景的繪就,得益於西安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頭號工程”,也離不開每一家為減排貢獻的企業、離不開每一位為“藍天”付出的市民。

  與此同時,2020年西安調整産業、能源、運輸和用地結構,深化、細化、打出了一套“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燒、增綠”組合拳……正是這些有力舉措的實施,讓西安在加快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安的進程中,打了一場漂亮的藍天保衛戰。

  碧水

  條條清水河彰顯西安“治水”決心與魄力

  “誰能想到,曾經的排污渠竟然變成一條清水河,還建成了公園,現在西安水域越來越多,河水越來越清了。”家住青城小區的張師傅告訴記者,以前氵皂河是排污渠,如今變成水清景美的公園,家門口就能鍛鍊散心,生活品質得到極大提升。

  4月,步入長安中央公園,抬頭可見不遠處的秦嶺,低頭便是靈動的河水,波光瀲艷的水面,翠湖波影,疊石成景,目光所及之處,無不是一幅山清水秀的詩意畫面。

  其實,不止氵皂河水系令人沉醉,提升改造後的護城河、從沙坑到濕地的渭河公園、南湖、昆明池以及有7個公園“傍身”的潏河等,一條條、一項項,無不彰顯著西安“治水”的決心與魄力。

  記者從全市水務工作會議上獲悉,去年以來,我市主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全力推進全域治水、碧水興城,取得顯著成效。今年我市將聚焦重點項目興水,聚焦全運盛會供水,聚焦控源截污治水等8方面不斷發力,勾勒2021年水務工作新藍圖。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年,是全域治水、碧水興城決勝年。我市將聚焦8個方面著重發力,繪製2021年水務工作藍圖。聚焦重點項目興水,我市將加快完成《西安市“十四五”水務發展規劃》等重點規劃,加快推進全域治水、“三河一山”綠道、十四運涉水保障,引漢濟渭支線、鬥門水庫等重點工程建設;聚焦全運盛會供水,將突出“供水、生態”兩個重點,抓實抓牢迎十四運12項涉水重點任務,全力確保“十四運”水安全;同時,深入推進秦嶺北麓水生態綜合治理和渭河等重要河流水生態修復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00平方公里,建設生態節點63處,新增生態水面3.8萬畝,水生態治理成效明顯提升。

  “三河一山”

  全市126座公園 讓市民在家門口遇見美好

  綠道不僅是城市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生態之道,也是承載城市歷史人文景觀的文化之道。去年以來,西安在全域治水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渭河、灃河、浐灞河、秦嶺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建設“三河一山”超級城市綠道,以呈現出多彩自然的生態廊道、體驗古都山水文化的遺産廊道。如今“三河一山”項目備受關注。

  近日,記者來到“三河一山”綠道長安段太乙驛,這裡的建設工作已經接近尾聲。放眼望去,可以看到精美寬敞的驛站房、隨風飄動的鮮花綠草、設施齊全的房車營地以及正在忙碌進行收尾工作、辛勤勞動的工人們……漫步于驛站內,透過落地玻璃窗,仿佛可以看到日後前來此處露營的絡繹不絕的車隊,在樹林與花海簇擁中歡快自在的遊客們,前來休憩的騎行客們。

  據了解,截至2月23日,我市今年101個全域治水重點項目已全面開工。全市33個“三河一山”綠道建設項目中,3個已基本建成,其餘30個有序推進,在山河之間建綠色之城的美麗圖景正逐步呈現在眼前。在4月底前,我市“三河一山”綠道205公里主線將全部貫通,74公里核心段綠道實現無障礙貫通;6月底前,我市主要河流城市段(含縣城段)、迎十四運重點線路沿線等重要節點全域治水重點項目將全面完成。

  白沙灘、棕櫚樹酷似海邊,滑滑梯、盪鞦千歡聲笑語。2021年春節期間,樊川公園衝上微博熱搜,以“一片人工沙灘火了一個公園”關鍵詞迅速走進市民遊客視野。作為2020年西安新建成公園之一,除了上述網紅關鍵詞,這背後有怎樣的智慧,最近又有怎樣的春光呢?

  漫步公園內,與其説潏河從公園中穿過,不如説公園依潏河而建,河兩岸特有的“小丘陵”地貌,蜿蜒迴環將兒童活動場和運動廣場藏在其中。“家門口的公園太多了,長安公園、清涼山公園、樊川公園……”家住何家營的市民劉先生説起家門口的變化,讚不絕口。

  記者了解到,西安市始終將城市公園建設作為城市“綠肺工程”“民生工程”“生態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嚴格依規建設,持續加大投資。

  近十年來,城市公園綠地和公園數量增加明顯。截至2020年,城市公園綠地總面積由2010年的3253公頃上升至6363.4公頃,全市城市公園總數量由59座增加至126座,平均每年增加6座,長安中央公園、澇河天橋湖等一批水生態節點已經成為市民休閒遊玩的網紅地。去年10月1日,護城河改造提升工程也將全面完成,並免費向市民開放。特別是2019年以來,我市以迎接十四運為契機,大力實施迎全運綠化建設提升行動,僅2020年就建成開放公園12座。2021年,還將建成開放城市公園5座。

  西安成效

  河之間建綠色之城

  美麗圖景正逐步實現

  智慧環保、“三河一山”、全域治水……一個個生態治理工作亮點如同明珠般,串起西安綠色項鍊。巨大的電子屏、專心致志的工作人員、實時傳輸的畫面、發現火點立即推送……走進位於鳳城七路的西安市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複雜的衛星圖、顏色各異的“大氣可視化系統”,讓人驚嘆。

  據了解,西安市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屬於西北最大,全國領先。該中心集“實時監測+精準溯源+預警預測+網格管理+全民參與”于一體,是西安傾力打造的未來環境監測“數據中心”、環境管理“智慧大腦”。

  據西安市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西安共設有1個市一級網格、20個二級網格、208個三級網格,設有1200余名專職網格員,建設了網格化監管平臺和“網格管理App”,比如哪個區域有焚燒火點、火勢大小、精確位置、火情視頻和圖像……這些情況都能實時監控到,並通過該系統及時將發現的火情信息精準推送至對應區域的網格員手機App上。改變了傳統依賴於人工巡查的工作模式,極大節約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西安公園建設一直堅持園林綠化與西安歷史文化底蘊相互融合,強調歷史文化元素。近幾年,建設了許多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西安地域文化特色鮮明的城市公園。如杜陵遺址公園、木塔寺公園、世子公園、高鐵寨漢墓遺址公園等遺址公園;結合河湖水系建設,建成了很多文化內涵鮮明的水景公園,如新渭沙濕地公園、廣運潭公園、昆明池·七夕公園、雁鳴湖公園、長安公園等;同時還對一批老舊公園進行了提升改造,如蓮湖公園、曲江池遺址公園、唐城墻遺址公園,西安世博園、環城公園、大慈恩寺遺址公園等,公園品質得到顯著提高,贏得了海內外遊客的讚譽。

  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西安市今年101個全域治水重點項目已全面開工,“三河一山”綠道主遊徑貫通率達到83.1%,在山河之間建綠色之城的美麗圖景正逐步展現。

  西安全力推進全域治水成效顯著,水環境的品質極大地影響著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去年以來,我市208個重點項目全面開工,11個遠期項目提前開工,107個項目按期完成。其中,國家級重點水利工程——鬥門水庫開工建設;十四運主場館配套工程——灞河幸福岸線(全運湖)加快推進;潏河長安公園、灃河風雅楊林、灞河左岸綜合治理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開放;在全域治水基礎上,全面啟動“三河一山”綠道建設,串聯起城市的山水,為市民休憩新添好去處。

  今年,我市還將進一步加大河流治理和河湖管護力度,按照“治、用、保、引、管”的總體思路,堅持柔性治水、科學治水理念,形成“堤固、岸綠、水清、洪暢、景美、管理長效”的水系治理新格局。決勝全域治水,貫通“三河一山”,保障全運盛會,助力大西安建設。

  一路走來,西安市在生態文明建設這條路上,步履鏗鏘、成績斐然。西安一直在向著“藍天、碧水、凈土、青山”的目標努力奔跑,相信不久的將來,良好的生態環境必將成為西安市民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的“綠色福利”。

  實踐思考

  向綠色未來出發

  集全市力量繪就生態西安嶄新藍圖

  如今,放眼望去,西安處處生機盎然,山變綠了,天更藍了,水更清了,環境更宜居了……移步易景,風景如畫,市民舒心,笑顏如花。綠水青山正逐漸成為金山銀山,西安正發出綠色新活力。

  在生態治理這條路上,西安揮毫潑墨,書寫生態畫卷,讓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之美從理想照進現實,讓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浸潤美麗家園。 中共西安市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中要求,2021年生態西安建設將實現新突破,西安市將堅決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完成全域治水碧水興城主要任務,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加快城市增綠和“三河一山”環線綠道建設,讓西安“顏值”越來越高。

  “十四五”新征程已開啟,西安市將通過高水準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為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提供有力的生態環境保障,讓綠色成為西安發展最動人的色彩,奮力譜寫西安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如今,西安已然是一座住在公園裏的城市,不斷增多的城市公園、口袋公園、小微綠地,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一片清幽雅致的休閒之地;在水清岸綠的綠道上,人們不必走遠,就能盡情體味山水林城勾勒的自然之美;在廣闊農村,一個個花園鄉村、幽靜民宿,讓人們在“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中收穫著田園雅趣、享受著美好生活。

  如今,綠色不僅在西安這座城市蔓延,更在人們心中延展,越來越多人開始養成綠色生活習慣。對很多人來説,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垃圾分類,已經成為生活習慣;專門為騎行、步行設計的道路上綠樹成蔭、環境優雅,成為城市獨特的風景……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在點滴之處改善著身邊的環境,助力實現我們共同的“綠色夢想”。

  “同呼吸”就得“共奮鬥”,共建生態西安的美好明天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是需要人人參與的事業。讓綠色成為最動人的顏色,讓呵護綠色成為自覺的行動,才能繪就更加美好的生態畫卷。( 本組稿件由記者 高樂采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