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紮穩打營造“四最”營商環境 西安航天基地助力企業跑出發展“加速度”
2021-04-15 16:18:1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近日,西安航天基地指派專人指導,開闢“綠色通道”,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為美暢科技有限公司核發了營業執照。近年來,西安航天基地全力打造“四最”營商環境,不斷深化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全面提高政務服務效能,進一步堅定了企業紮根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一次辦 群眾企業辦事更便利

  西安航天基地加快政務服務腳步,緊扣“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創新發佈“好差評”管理辦法,完善政務服務網功能要素。

  西安航天基地大力推進“一件事套餐”主題服務。其中,西安航天基地針對高校畢業生推出“畢業生一件事”服務,把校招、檔案、參保、優惠政策等關聯事項打包成一件事,畢業生只需要提交一套材料,即可一次辦理。西安航天基地“市政管線工程一件事”服務將企業投資項目備案、管線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審查、介面審批(給水、雨水、污水支管)、佔用及挖掘城市道路審批打包成一件事,採取並聯審批模式,聯合開展方案審查,一次性確定設計方案,指導企業一次性提供申請資料,一次性現場踏勘,一次性出具正式審批意見,實現4個事項“一次申報、一次受理、一次辦結”。

  為進一步擴大“15分鐘政務服務圈”覆蓋範圍,建設宜居社區,啟航路社區便民服務站正式運營,70%以上社區居民實現“身邊事”可“身邊辦”。不動産登記業務也開通了“同城通辦”服務,打通了不動産登記“最後一公里”。

  跨區、跨省通辦 行政審批增質提速

  近日,陜西天拓博恒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在西安航天基地政務服務中心“企業開辦綜合受理窗口”,僅用三個小時便一站式辦齊了營業執照、印章刻製、發票申領等業務。陜西天拓博恒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辦稅人員不禁豎起了大拇指。

穩紮穩打營造“四最”營商環境 西安航天基地助力企業跑出發展“加速度”_fororder_圖片4_副本1

 工作人員正在為企業辦理審批手續 供圖 西安航天基地

  企業開辦速度提升的背後,是西安航天基地不斷創新機制措施,推動行政審批工作有序高效運轉的最好例證。“一窗通辦”“同城通辦”“五區通辦”“省內通辦”……一系列舉措,在為企業提供便利的同時,西安航天基地不斷擦亮著行政審批這塊優化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

  上門辦 市場煥發活力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效便捷、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西安航天基地始終把服務放在首位,圍繞企業發展需求,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改進工作方法、大膽創新、多措並舉,打造尊商、親商、安商、富商的營商環境。

  秉承“群眾有難上門辦、跟蹤服務主動辦、通盤協調加速辦”的服務理念,西安航天基地設立了代辦服務專窗,通過開展“線下+線上”一體化代辦服務模式,為企業群眾提供高品質的代辦幫辦服務。同時,西安航天基地對照重點項目清單,逐一摸排建設項目建設情況、審批進度,堅持審批服務“送上門”,服務企業“零距離”,與轄區企業開展“面對面”交流座談,現場指導、問需答疑,及時了解企業存在問題及項目辦理需求,推動項目早落地、早投産。

  掌上辦 足不出戶享受辦事新體驗

  西安航天基地加快推進“掌上辦”服務事項上線工作,實現讓企業群眾由“網上辦”到“掌上辦”轉變,提升企業群眾滿意度。

  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數據作為重要生産要素不斷提升政府現代化治理能力的關鍵作用,西安航天基地自主研發了“航天政策通”智慧服務平臺。“航天政策通”平臺歸集了海量政策,並會實時更新,為企業政策計算、精準推送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航天政策通”平臺,是航天基地積極搭建線上政策服務體系,推動政務服務優化提升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西安航天基地以企業群眾滿意為目標,持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融合,助力政務服務優化升級:針對重點項目設立了市政綜合服務窗口,並依託航天政務創新服務平臺,實現水電氣暖“雲報裝”;全面實施“互聯網+不動産登記”,實現不動産登記信息互聯共享,一般類登記業務60%實現網上申請、抵押登記業務70%實現網上申請;依託陜西電子稅務局、自助辦稅終端,拓展網上辦稅繳費事項範圍,實現車輛購置稅可通過支付寶線上繳納,91%主要辦稅事項全程網上辦理……

  在“十個航天”的引領下,西安航天基地將圍繞企業發展需求創造企業發展機遇,堅持速度與品質並行,打造尊商、親商、安商、富商的營商環境,全力保障“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文 陳鏘)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