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渭南:寫在群眾笑臉上的脫貧成效
2021-04-26 18:40:51來源:渭南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寫在群眾笑臉上的脫貧成效

  “通村路又直又寬,巷道乾淨整潔,村裏的環境越來越好了。”

  “村裏建起了産業園,在家門口就業,掙錢管家兩不誤。” 

  “破房換新房,土房換樓房,這樣的好事還要感謝黨和政府的扶貧好政策!” 

  …… 

  説起脫貧攻堅帶來的變化,貧困群眾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坎坷成大道,舊貌換新顏。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市扶貧戰線上的廣大幹部群眾凝心聚力,全力以赴,盡銳出戰,不斷向貧困堡壘發起進攻。如今,經過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接續奮鬥,我市脫貧攻堅取得了巨大成就:現行標準下65.59萬名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50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群眾住房難、就醫難、上學難、就業難、吃水難、出行難等問題得到解決。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讓貧困群眾的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産業致富,貧困戶笑了 

  富平縣莊裏試驗區谷張村坐落在美麗的錦屏山腳下,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春日裏更是美不勝收。然而,這樣的地形也讓村民楊寧社吃盡了苦頭。

  過去,因為住在半山區,缺少水源,土地乾旱,糧食連年歉收,他又缺少技術,加上兩個女兒上學,父親年邁,2015年,他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那時,他總覺得抬不起頭,見到村裏人也儘量少説話。 

  不過,現在的楊寧社像變了個人一樣,整日笑呵呵的,見誰都能諞上半天。為啥?因為生活有了奔頭。 

  谷張村氣候乾旱,晝夜溫差大,不適宜糧食作物生長,卻非常適合種植花椒和柿子。近幾年,村裏大力發展花椒和柿子産業,為此,硬化拓寬了主幹道和生産路,在鄰村打了一眼深水井,修建蓄水池,鋪設灌溉管網,建設加工車間,又引來成熟企業解決銷售問題。如今,全村花椒種植面積發展到4500畝,柿子種植面積達1500畝。 

  在村兩委的引導下,楊寧社也栽種了10畝花椒,還套種了3畝柿子。靠著花椒樹,他不但成功脫了貧,還供出了兩個大學生。2019年,他又從破舊的老宅搬到了鎮上的易地搬遷點——錦屏小區,住進了嶄新的大房子。如今,日子越過越紅火,楊寧社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 

  産業興,拔窮根。近年來,我市以“3+X”特色産業培育為抓手,強力推進産業扶貧各項工作,秦東大地處處涌動著産業發展的熱潮。截至目前,建成扶貧産業園1059個,帶動貧困戶5.9萬戶14.2萬人;託管果園7.1萬畝,參與託管主體14家,“3+X”産業累計帶動貧困戶11.4萬戶39.7萬人,實現有勞動能力有勞動意願的貧困戶長、短産業全覆蓋。

  就近就業,貧困戶笑了 

  王煥琴是蒲城縣荊姚鎮玉女土織布社區工廠的一名縫紉工,農忙時在家務農,其餘時間在工廠打工。王煥琴對現在的工作很滿意:“我家就在板橋渡村,騎車幾分鐘就到廠裏了。平時兒子在西安打工,家裏就我一個人,早飯午飯都在廠裏吃,既方便又便宜,農忙時隨時可以請假,也不耽誤農活。” 

  現在的王煥琴開朗大方,整日笑呵呵的,然而5年前,卻是另一番景象。那時,丈夫查出癌症,王煥琴感覺天都塌了。為了治好丈夫的病,親戚朋友借了個遍,前後花了幾十萬元,欠下一屁股外債,人卻沒留住,一家人也成了貧困戶。2017年,聽説玉女土織布社區工廠招收工人,還免費培訓縫紉技術,王煥琴第一時間報了名。因為技術好、能吃苦,很快王煥琴就成了工廠的一名女工。這一幹就是三年多,如今,王煥琴已經是一名熟練工了,每天經手幾十件床品,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通過努力,王煥琴母子順利脫貧了。 

  王煥琴在社區工廠認真製作粗布床品的時候,蒲城縣荊姚鎮原王村的劉彥紅正在金銀花田裏忙著除草。 

  劉彥紅是村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種了5畝小麥和玉米,丈夫在外打工,大兒子上大學,小女兒只有10歲。平日裏,她一邊照顧小女兒,一邊打理地裏的活計。只要地裏的活忙完了,她就到村裏的金銀花産業園裏打工。 

  原王村金銀花産業園區位於蒲城縣荊姚鎮西南方向3公里處,佔地1000畝。4月,正是對金銀花進行除草、施肥、除芽的季節,和劉彥紅一樣,每天在園區務工的貧困戶有20人。 

  “在這打工,離家近,既能掙錢貼補家用,又不耽誤管娃。園區一年四季都有活,在這務工一年掙個成萬元不成問題。”劉彥紅笑著説道。 

  就業擺脫貧困,樂業才能安居。目前,全市累計實現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34.73萬人,其中,轉移就業15.6萬人,靈活就業5.3萬人,農業就業13.7萬人,自主創業1300人;貧困勞動力免費技能培訓2.9萬人,培訓後就業8079人;創業培訓1715人,培訓後創業179人;農村實用技術培訓9285人;累計開發就業扶貧“三崗”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1.03萬人;創建就業扶貧基地84家,認定社區工廠94家,就近就地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近3000人。 

  搬進新房,貧困戶笑了 

  大荔縣下寨鎮新堡村,一排排葡萄廊架錯落有致,村道兩旁的月季花開得濃艷。天氣好的時候,付金定喜歡搬把椅子和老伴劉愛玲在新修的院子裏曬太陽。白墻、朱門,看著敞亮的新房,付金定越看越歡喜。“沒想到,老了老了居然能住上這麼好的新房!” 

  付金定説,他和老伴都患有慢性病,前些年養豬又賠了錢,日子過得緊巴巴,一家三口就在豬圈旁搭了兩間石棉瓦房湊合住。 

  2018年,付金定一家的住房經過鑒定,被納入危房改造範圍。隨後,在大荔縣住建局、村鎮幫扶幹部的幫助下,請來了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專家進行規劃設計,對付金定家的危房進行了重建,並對戶內的廁所進行了改造。  

  “多虧了國家危房改造的好政策,我們才能從棚屋搬進乾淨、寬敞的新房。現在兒子當廚師每月能掙6000多元,村上還給我安排了公益性崗位,日子慢慢紅火起來了!”付金定望著自家小院笑逐顏開。

  被子疊得整整齊齊,桌椅一塵不染,書本分門別類擺放著,住進新房,華州區瓜坡鎮孔村的孤兒張美茹格外珍惜。2013年張美茹父親失聯,母親去世,年僅9歲的她跟外公外婆一起住在舅舅家的一間房子內。隨著年齡的增長,跟外公外婆同住,生活學習多有不便,但家中老房子年久失修不能住人。2020年1月,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張美茹申請了危房改造,很快得到審批。如今,張美茹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房子,能在夢中笑出聲來。 

  搬出“憂心房”,住進“舒心房”。像付金定和張美茹一樣順利住進新房的困難群眾不在少數,通過危房改造政策,不僅幫助他們告別了危房,也改善了居住環境。據悉,2016年至2020年,我市共投入危房改造補助資金4.13億元,實際完成危房改造任務2.04萬餘戶,全市19.08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群眾的笑臉、幸福的生活,正是脫貧攻堅成效最直接也最有説服力的回答。如今,秦東大地俱歡顏,更多的孩子笑了,更多的群眾笑了,更多的家庭升騰起新的希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