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紅色美麗村莊】延安市吳起縣:綠滿黃土坡 群眾笑開顏
2021-06-10 17:32:3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吳宇婷):時值盛夏,山風輕拂,湛藍的天空下群山吐綠,偶有白雲浮現,空氣清新怡人……6月9日,由中央組織部、中央網信辦共同組織的“走進紅色美麗村莊”網絡主題宣傳採訪活動走進延安市吳起縣,眼前的景象令人沉醉。又有誰能想到,這裡曾經還是“滿眼眼還是那黃土山”的模樣。

【走進紅色美麗村莊】延安市吳起縣:綠滿黃土坡 群眾笑開顏_fororder_圖片40

  綠色吳起 攝影 吳宇婷

  吳起縣位於延安市的西北部,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屬典型的黃土高原梁狀丘陵溝壑區,也是我國具有典型區域特徵的半乾旱地區。

  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繁衍生息,以犧牲生態為代價維持生計,農民漫山放牧,植被破壞嚴重,有時風沙漫天,生態環境惡劣,群眾廣種薄收。年年倒山種地、漫山放牧,使生態環境遭受到嚴重破壞,自然災害又十分頻繁。到1997年底,全縣有11.8萬人,而農作物種植面積達185萬畝,牲畜飼養量49.8萬頭(條、只),其中散牧羊子達23萬多只。

【走進紅色美麗村莊】延安市吳起縣:綠滿黃土坡 群眾笑開顏_fororder_圖片41

  劉河灣村老黨員劉滿講述退耕還林帶來的變化 攝影 吳宇婷

  “我們這原來是荒禿禿的山,村子附近都是成片的墳地,村子也窮。”劉河灣村老黨員劉滿回憶道,過去的農民都是廣種薄收,20世紀70年代一畝地的穀子連100斤都不一定産得出,肥料、人工、雨水都不足,只能靠天吃飯。

【走進紅色美麗村莊】延安市吳起縣:綠滿黃土坡 群眾笑開顏_fororder_圖片42

  20世紀70年代的吳起風貌 供圖 吳起縣委組織部

  人墾畜踏,導致當地生態環境持續惡化、不堪重負,吳起縣的農村經濟陷入了“越窮越墾、越墾越窮,越牧越荒、越荒越牧”的惡性循環“怪圈”。 “春種一面坡、秋收一袋糧。”成為當時農業生産的真實寫照。日益惡劣的生態環境和尖銳的林牧矛盾,成為吳起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

  “退耕還林,整個吳起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退耕還林,劉滿感觸頗深。

  1998年,吳起縣在深入調查研究,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大膽地做出了實施“封山退耕、植樹種草、舍飼養羊、林牧主導、強農富民”的逆向開發戰略決策,掀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綠色革命”,並於當年底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全縣整體封山禁牧,被譽為“全國退耕還林第一縣”。1999年,吳起一次性退耕155.5萬畝。

  退耕還林帶來的利好,當地百姓都有切身感受。

  “劉河灣的變化,我是親眼看到的。從以前的荒山禿嶺,到現在樹多了,林密了,生態修復了,百姓的生活也更好了。”望著遠處被蔥綠的樹木覆蓋的群山,77歲的老黨員藺潤甫説起當地發生的變化,感慨不已。

【走進紅色美麗村莊】延安市吳起縣:綠滿黃土坡 群眾笑開顏_fororder_圖片43

  老黨員藺潤甫提起家鄉變化喜笑顏開 攝影 吳宇婷

  據了解,截至2020年底,吳起全縣共完成國家上一輪退耕還林面積185.37萬畝,完成市級新一輪退耕還林面積21.3萬畝。

  要退耕還林,還要讓百姓吃好飯,過上更好的生活,吳起縣一方面建設高標準農田,全縣實現了人人2畝以上基本農田建設目標;吳起縣另一方面轉變農業生産方式,吳起草畜業和林果業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優勢,成為群眾穩定的致富産業,農林牧三業用地比例由1997年的60:34:6調整為5.2:73.9:20.9,已形成了一個家家有産業、戶戶有收入的經濟發展格局。

  而現在雖然耕地面積減少,但百姓生活卻比之前更好。

  “現在我養了三頭豬,還在村裏當保潔員,加上土地流轉費,一年也能掙個三四萬元。”劉河灣村村民孫軍介紹。2018年,他把6畝地以200元一畝的價格流轉給村集體建果園,自己能掙三份錢。“日子越來越好了。”孫軍提起目前的生活,眼含笑意。

【走進紅色美麗村莊】延安市吳起縣:綠滿黃土坡 群眾笑開顏_fororder_圖片44

  劉河灣村村民孫軍介紹情況 攝影 吳宇婷

  孫軍説的果園是指2018年,劉河灣村集體研究決定,由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集體流轉80畝土地種植袖珍蘋果,打造果遊一體採摘園。

  “今年正式進入挂果期,市場前景廣闊。”劉河灣村黨支部書記馬海源説,“我們現在將果園承包給了個人進行管護,等到收益時,承包人可獲取五成收益,剩下五成歸村集體所有,今年預計産量能達到25000斤,總收入20萬元,村集體收入將達到10萬元。”

  20多年來,吳起縣全縣累計退耕還林243.79萬畝,林草覆蓋率從1997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72.9%;同期,農民的人均收入也從812元增長到12022元。吳起縣退耕還林工作驗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道路。坡綠了,日子好了,百姓臉上的笑容也更甜了,一個宜居宜遊、生態美麗的新吳起,正在不斷崛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