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太白:追趕超越正當時 “慢城”太白跑出“加速度”
2021-07-12 17:39:24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轉載)寶雞太白:追趕超越正當時 “慢城”太白跑出“加速度”

群眾收穫高山蔬菜

  原標題:追趕超越正當時“慢城”太白跑出“加速度”——太白縣“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80多年前,紅軍在位於秦嶺深處的太白開展遊擊戰,他們書寫標語,宣傳革命,發動群眾,在太白留下了寶貴的長征精神。如今,太白人民傳承先輩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深入推進“四縣”建設,開創創先爭優、奮勇趕超的生動局面,脫貧摘帽順利實現,全域旅遊加速崛起,特色産業蓬勃發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脫貧攻堅交出高品質答卷

  談起現在的日子,太白縣鸚鴿鎮六家村村民秦根苗笑得合不攏嘴。這幾年,在扶貧幹部的幫助下,他養起了豬,發展起了五味子等經濟作物,不僅徹底摘掉了“窮帽子”,還住進了新房,娶了媳婦。“政府給予貼息貸款,每頭豬還有600元的補貼,這麼好的政策,只要我勤快,自然就能富起來。”秦根苗笑著説。

  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太白縣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紮實開展精細精確的“繡花”式扶貧。“十三五”期間,太白縣實現2915戶936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37個貧困村有序退出,2019年5月陜西省政府批准太白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太白縣累計投入扶貧領域全口徑資金14.71億元,實施産業、基礎設施項目1130個,扶持3179戶貧困戶發展中長期産業。

  在此基礎上,太白縣探索推進農村“飛地産業”扶貧、光伏扶貧等多種集體經濟,推行“八帶模式”,採取“三查四聯五重”舉措,執行控輟保學“七長”負責制和“雙線”責任制,實施“雨露工程”,構築“5+1”健康政策體系,推進“5321”幹部聯繫幫扶“雙軌”工作機制等,使全縣貧困鎮村的水、電、路、房、網等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改善,人人住安全房、戶戶吃安全水、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全面實現。

  特色産業點燃發展新引擎

  6月11日下午5時,一輛載著4噸高山蔬菜的冷藏車從太白縣綠蕾農業專業合作社出發,開往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這批蔬菜明天就會出現在香港市民的餐桌上。”合作社負責人艾科平説,“我們種植了紅葉生菜、羅馬生菜等高山蔬菜1500畝,每年銷售供港特色蔬菜1510噸,實現年産值960萬元。”

  太白縣綠蕾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是太白縣特色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太白縣立足産業發展佈局,大力推進“優菜、擴莓、培葡、壯蜂、育菌”增收計劃,重視農業科技創新,使果蔬産業發展不斷取得新跨越。全縣建成蔬菜漂浮育苗點55個,育苗1.5億株;引進以色列、日本等7個國家的先進技術,建成國際高端海升莓類示範園;全國首家“高山蔬菜研究院”在太白縣落地。目前,太白縣新建現代農業園區20個,發展7.1萬箱中蜂、1800萬袋食用菌、10萬畝蔬菜、3500畝莓類、1000畝冰葡萄,走出了一條産業綠、百姓富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在聚力發展特色農業的同時,太白縣緊盯“中國達沃斯、仙境太白縣”定位,大視野、大手筆謀劃“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建成青峰峽國家4A級森林公園,引進總投資15億元的西北地區標準最高、規模最大的鰲山滑雪場等重大項目,使冰雪運動成為引領全域旅遊發展的“增長極”;成功舉辦中國摩托車越野錦標賽、全國大眾冰雪季滑雪公開賽等40余項重大賽事;建成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個、省級旅遊特色名鎮2個,成功創建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省級旅遊示範縣。“十三五”期間累計接待遊客1351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百億元。

  夯實基礎城鄉煥發新氣象

  硬化道路、清運垃圾、清理雜草、改造路燈、栽種綠植花卉、整村推進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這幾年,太白縣咀頭鎮白雲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交通方便了,環境變好了,生活過得更舒坦了。”46歲的白雲村村民李翠娥説。

  “十三五”期間,太白縣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治理河堤126公里,投資2.85億元建設石溝水庫、龍王河水庫等工程解決城區居民季節性缺水問題;建成鎮村集中式標準化水廠、村組凈水消毒設施,升級城鄉高低壓線路216公里,建成通信基站269個;建成彩色自行車專用道9.3公里,投放公用自行車70輛,在縣城開行2列慢城小火車,開通公交線路3條;實施虢川河生態旅遊度假區、智慧城市展館等43個重點城建項目,紮實推進城市景觀、綠化亮化等項目建設。

  同時,太白縣建成投資93.3億元的太鳳高速公路,推進“交通+扶貧+旅遊”融合,打造綠色生態旅遊通道、紅色教育旅遊通道和全域景區建設項目關鍵節點;完成縣城北入口、姜眉公路、潘太公路、太洋公路改造,有序推進投資123億元的眉太高速公路等重點項目建設。

  此外,太白縣紮實推進生態保護、全民綠化行動,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91.96%;優化整合自然資源,對大熊貓國家公園勘界立標,建成國家森林鄉村4個、國家級生態鎮3個、省級生態鎮7個;深入推進青山藍天碧水凈土四大保衛戰,建成城區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工程,地表水出境斷面全部保持國家Ⅱ類水質標準,實施清潔能源替代4227戶,年均空氣優良天數超過330天。

  本報記者 田錫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