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經”彩】中歐班列“長安號”:適應新時代、開拓新模式、打造新格局
2021-07-22 12:55:2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作為陜西、西安溝通世界、聯通絲路的“引擎”,自運行以來,中歐班列“長安號”便成為陜西和西安對外開放的“風向標”。即便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中歐班列“長安號”共開行3720列,佔中歐班列總數約三成。

  2021年以來,國內疫情防控平穩,經濟社會發展迅速恢復。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發展路徑探索,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加速建設下的運行模式創新……讓“長安號”在新形勢中駛入新階段。

中歐班列“長安號”:適應新時代、開拓新模式、打造新格局_fororder_202107020947423073440

“西安—伊明赫姆”直通英國的“黃金幹線”開行 供圖 西安國際港務區

  “向外”:新線路雙向加開

  7月21日,滿載著三星西安工廠生産汽車鋰電池的重要配件陰極板和陽極板,以及冰箱、顯示器、汽車配件等貨品的首列中歐班列“長安號”布達佩斯回程公共班列順利發車。而在這條新線路的背後,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條運載著不同品名貨物的回程班列線路。

  受境外貨源組織等因素影響,一直以來,中歐班列回程空駛、去程和回程開行數量不平衡等問題備受關注,也影響著中歐班列的運行成本、運行時效、車輛週轉等重要指標。

  針對上述問題,隨著“長安號”不斷提升“請進來”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競爭力,西安國際港務區加強境外貨物組織力度,有意識的優化雙向對開運營模式;同時創新回程班列組織模式,通過讓不同客戶、不同品名的貨物在固定時間,搭乘同一列回程公共班列,解決了搭載同一品名貨物導致集貨時間長、綜合物流成本高的問題,實現了回程班列從“包車”模式到“公交車”模式的升級。而有了穩定的回程貨源,增設回程線路也變得水到渠成。

  據了解,下一步西安國際陸港多式聯運公司將計劃以每週一班的頻次常態化開行“布達佩斯—西安”回程公共班列,完善中歐班列回程線路網絡。

  隨著認可度、影響力不斷提升,“長安號”常態化運行不僅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開闢新線路的腳步也並未停止和放慢。7月1日,“西安—伊明赫姆”直通英國的“黃金幹線”開行; 6月28日,首列“西安—巴黎—北非三國”線路發車,首次通過海鐵聯運發貨到非洲;5月13日,首列中歐班列“長安號”中亞回程公共班列順利抵達西安國際港站……新線路的持續雙向加開,在織密國際貨運網絡的同時,折射了“長安號”運行的良好狀態,鞏固了“長安號”在中歐班列陣營中的頭部地位。

中歐班列“長安號”:適應新時代、開拓新模式、打造新格局_fororder_src=http_%2F%2Fp6.itc.cn%2Fq_70%2Fimages03%2F20210610%2F208660e6d5d14fa4b5388d537cc9dda9.jpeg&refer=http_%2F%2Fp6.itc

西安國際港-寧波舟山港陸海聯運大通道班列 供圖 西安國際港務區

  “向內”:新格局逐步確立

  近年來,隨著中歐班列向縱深發展,班列線路不斷延長增密,海鐵聯運成為中歐班列“借港出海、駛向深藍”的有效方式。

  在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的目標下,“長安號”積極發揮西安作為中國西部鐵路、公路、航空和物流樞紐城市的優勢,以西安國際港為軸心,與國內主要港口攜手,架起國際陸海聯運大通道。

  6月2日,寧波港鐵路有限公司與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西安國際港-寧波舟山港陸海聯運大通道班列正式發車。該班列裝載本地出口貨物和中歐班列長安號回程貨物,從西安國際港站始發,到達寧波舟山港之後,將向國內其他沿海港口及全世界港口進行分撥。

  “海鐵聯運+中歐班列”的結合,實現了出口貨物和回程貨物的有機結合,讓看似無法“混裝”的進出口貨物實現了同車發貨。這樣的模式,不僅延伸了“長安號”的線路輻射能力,同時也在貨物方面上保證了“長安號”的開行頻次。

  除了與國內港口間的合作外,“長安號”也在境外實施“海鐵聯運”。7月1日開行的“西安—伊明赫姆”直通英國“黃金幹線”,便是從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立陶宛等國,到達俄羅斯加裏寧格勒州換乘輪渡,通過“海鐵聯運”方式,最終抵達英國伊明漢姆港。

  無論是線路上的雙向加開,還是與各港口間的攜手合作,適應新時代、開拓新模式、打造新格局,這正是中歐班列“長安號”能夠不斷探索發展、保持行業引領的秘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