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渭南: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賡續奮進力量
2021-10-08 18:07:14來源:新華網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陜西省渭南市聚焦“十項重點工作”,實施“大學習鑄忠誠、大練兵強本領、大比拼創實績、大提升轉作風、大聚合強黨建”五大行動,奮力譜寫渭南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高舉偉大旗幟 大學習鑄忠誠

  廣泛宣講聚民心。渭南市委書記王琳帶頭在市級層面作宣講報告,專家教授深入基層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等宣講活動3300余場。推出“黨課開講啦”微視頻50余期,打造“渭南·微講習”宣講品牌,在全市掀起學習貫徹熱潮。

  渭華起義紀念館、富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永豐革命烈士陵園、“時代楷模”紅一連連史館……參觀者絡繹不絕,成為黨員幹部群眾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永遠跟黨走”渭南紅色故事巡迴宣講、“品讀紅色經典共慶百年華誕”主題讀書分享……不斷豐富黨史學習教育形式,160余場次,4萬餘名黨員幹部群眾參與其中。

  響應偉大號召 大練兵強本領

  專題培訓提能力。依託渭南市縣兩級黨校主陣地和渭華、富平幹部學院,提高幹部的政治能力、改革攻堅、群眾工作和抓落實等“七種能力”。渭南高新區策劃舉辦3個主題培訓班,提升轄區幹部幹好“十項重點工作”、推動構建650億産業集群、成為行家裏手的專業能力。

  行業培訓強業務。突出專業水準提升,辦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工業倍增計劃等21個專題示範培訓項目,落實領導幹部上講臺,增強幹部專業能力。

  一線鍛鍊長本領。選派4000余名幹部到“十項重點工作”一線、鄉村振興基層、政企互派提升、發達地區挂職、上下交流多崗鍛鍊,讓幹部在新時代追趕超越和高品質發展火熱實踐中錘鍊過硬本領、鍛造過硬能力。

  踐行新發展理念 大比拼創實績

  1至8月,渭南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1641.49億元,同比增長31.3%。持續開展“百企千項萬人進渭南”活動,招商引資到位資金765.8億元。今年上半年,渭南市以“十項重點工作”為抓手,各項工作創出實績,實現良好開局。

  策劃包裝重點項目,抓好項目“進規入庫”工作。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公開市級層面“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清單115項,紮實推動203項“創亮點”工作。

  成立統籌要素工作專班,讓資金、土地等資源要素優先保障“十項重點工作”,健全完善市縣黨委統籌經濟資源、定期研判形勢、制定政策措施、推進重點工作的體制機制。

  保持“趕考”精氣神 大提升轉作風

  用情服務轉作風。聚焦“十件民生實事”和民生領域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展密切聯繫群眾活動。梳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辦成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

  用心幹事樹形象。用好“12345”快速響應服務平臺,打造一站式服務,做到快速響應、馬上就辦、辦就辦好,架起服務群眾和企業的連心橋。

  用力落實顯擔當。聚焦“庸懶散慢虛粗”等不良作風,組織開展明察暗訪和監督檢查,查工作程式、工作作風、工作實效。

  各級各部門通過大力弘揚“勤快嚴實精細廉”的務實作風,通過抓早抓小、抓細抓狠的工作方式和認真幹、努力幹、拼命幹的工作作風,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細落到位。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大聚合強黨建

  把實施黨建“留心護根”工程與推進“十項重點工作”有機結合,真正把黨的政治優勢、思想優勢、組織優勢、作風優勢、紀律優勢轉化為奮進新時代、啟航新征程的強大合力。

  支部創品牌。制定農村、社區、機關、“兩新”等5個領域支部創建的主題和標準,實施“紅色引擎”組織振興專項行動,選準派好1140名第一書記,推廣集體經濟發展“七種模式”,加強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推行黨建引領小區治理“1168”模式。

  共識在增進,思想在昇華,力量在凝聚。隨著主題活動持續深入開展,渭南市上下正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強大動力,迸發出奮進新時代、建設新時代的磅薄力量。(賈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