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佈會。陜西省民政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戈養年,陜西省民政廳辦公室主任李平出席發佈會,並介紹“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奮力譜寫陜西民政事業高品質發展新篇章”有關情況。
戈養年表示,“十三五”以來,陜西省民政系統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圍繞“三個聚焦”,履行“三基職責”,做好 “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21年9月底,陜西省累計下撥中央和省級民政事業經費652.91億元,實施民政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1.3萬多個,惠及970多萬群眾。
據了解,陜西省保障城鄉低保對象60.8萬戶、133.5萬人,保障城鄉特困人員12.9萬人;建成農村社區服務中心7018個、城鎮社區服務站2775個,覆蓋率分別達到41.6%、85.4%;登記管理3.1萬個社會組織;先後調整縣級行政區劃8個;全省建成各類養老機構及服務設施1.65萬個,建成各類養老床位27.6萬張;設有救助管理機構100個、殯儀館86個、公墓183座;建成48個民政福利園區。
守牢脫貧攻堅“最後一道防線”
民政部門在決勝脫貧攻堅中承擔兜底保障的重要任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制度安排。脫貧攻堅戰以來,陜西省民政系統先後制定印發了《關於加強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政策銜接的實施意見》《民政系統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等50多個政策措施,連續5年提高城鄉低保標準,農村低保最低限定標準從2015年底的2500元/人年,提高到2020年4827元/人年,增長93.08%。
全省已脫貧的459.79萬人中納入民政兜底保障範圍104.93萬人,佔22.82%;9.28萬邊緣易致貧人口、脫貧不穩定人口和突發嚴重困難人口共納入兜底保障範圍5.55萬人,佔59.86%,實現了吃穿“兩不愁”;組建了12個省級社會組織扶貧團,示範帶動全省1.3萬多個社會組織參與扶貧行動,投入資金53.6億元,幫扶群眾428萬人。
基本民生保障水準穩步提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全省近20萬名社區工作者、1.26萬名民政幹部和服務機構工作人員、40多萬名志願者守嚴守牢社區防控陣地,全省民政服務機構實現“零感染”,實施臨時救助48.05萬人次。同時,民政部門認真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先後9次啟動物價上漲聯動機制,及時完善農村“三留守”、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群體關愛服務措施,實施“福康工程”“民康計劃”等服務項目,全省108萬殘疾人得到實惠;開展“寒冬送溫暖”“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行動,累計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3.5萬人次。
2021年以來,民政部門加快推進社會救助制度綜合改革,探索構建“弱有所扶”大救助體系,立足於梯度救助,構建起低保、特困群體和低保邊緣戶、支出型困難群體以及其他遭遇突發情形的困難群眾三層“救助圈”;立足於“放管服”改革,推動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下放至鎮(街);立足於便民利民,開通上線民政“E救助”,實現救助業務“掌上辦”,讓數據“多跑路”、困難群眾“少奔波”。此外,民政部門根據2021年嚴峻的雨情汛情,對受災困難群眾逐戶走訪排查,將符合條件的及時給予“臨時救助”。目前,已排查19.7萬人次,下撥臨時救助儲備金2.3億元,實施臨時救助3.6萬人次,確保困難群眾生活無虞。同時,民政部門組織全省20多家專業救援力量深入災區開展協助人員轉移等工作,動員社會組織捐贈款物2100余萬元。
基層社會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著眼“共建共治共享”目標,民政部門紮實做好基層政權建設和城鄉社區治理、社會組織建設、區劃地名界線管理等工作,助力做好全省基層社會治理“大文章”。
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方面,民政部門配合陜西省委組織部先後組織開展了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推廣西安市“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千陽縣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旬陽縣“黨建引領、三治融合”等社區治理經驗。在社會組織建設方面,民政部門堅持培育發展與監督管理並重,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目前全省登記備案社區社會組織達到1.27萬個。2021年以來,民政部門聯合22個省級部門部署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公開曝光101家涉嫌非法社會組織,清理規範“僵屍型”社會組織849家。在行政區劃管理方面,“十三五”期間,民政部門先後完成了安塞縣、戶縣、南鄭縣的撤縣設區和神木縣、彬縣、子長縣的撤縣設市工作,完成40個鄉級行政區變更調整工作;2021年完成了鳳翔縣撤縣設區和旬陽縣撤縣設市工作。
推進基本社會服務提質增效
民政部門緊盯“一老一小”、殯葬、社工、婚姻等群眾關切的基本社會服務,在做優基本養老服務方面,民政部門出臺涉老政策性文件20多個,推廣“時間銀行”等助老服務新模式;建成養老機構及服務設施1.65萬個,其中城市日間照料中心1860個、農村互助幸福院1.38萬個。2021年,民政部門加快完善“一院一中心多站點”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按照社區日間照料機構2022年覆蓋率超過90%的目標,2021年計劃新建1000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目前已開工建設800個。
在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方面,民政部門通過強化基層兒童服務隊伍建設、夯實監護責任、推動社會參與等工作,建立起縣有兒童審管員、鎮街有兒童督導員、村居有兒童主任的“三級保護網絡”。在婚姻登記和殯葬服務方面,民政部門持續推進殯葬、婚俗習俗改革,加大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工作力度,全省所有婚姻登記機關實現全程電子化服務。
在慈善和社會工作方面,民政部門著眼發揮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作用,“十三五”以來,全省共接收社會捐贈款物65.87億元;建立健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體系、評價體系,全省330多萬註冊志願者、2.7萬個志願服務團隊、1.7萬名社工專業人才長期活躍在城鄉社區服務、救災、助殘等民生領域;啟動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推動專業化、規範化社工平臺向基層延伸,目前已建成鄉鎮社工站322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