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大荔縣:水退人進 廣袤田野升騰新希望
2021-10-26 15:49:10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一方水土 洪災發生之後……——本報記者探訪大荔災區

一方水土 洪災發生之後……——探訪大荔災區_fororder_WechatIMG1387

被漫堤洪水圍困的大荔縣趙渡鎮新安村(10月20日攝)

一方水土 洪災發生之後……——探訪大荔災區_fororder_WechatIMG1388

10月19日,在朝邑鎮廣濟村的受災群眾安置點,來自趙渡鎮新建村的受災群眾有序排隊打飯。災情發生後,新建村的受災群眾第一時間被轉移到廣濟村妥善安置。

一方水土 洪災發生之後……——探訪大荔災區_fororder_WechatIMG1389

10月20日,在趙渡鎮春合村的冬棗大棚裏,王根選趁著大棚積水水位下降,抓緊搶收冬棗。

一方水土 洪災發生之後……——探訪大荔災區_fororder_WechatIMG1390

10月21日,大荔縣紅棗産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周愛英在朝邑鎮伯士村棗園向村民進行冬棗災後管理技術培訓。

一方水土 洪災發生之後……——探訪大荔災區_fororder_WechatIMG1391

10月19日,趙渡鎮嚴通村黨支部書記王海軍在沿黃公路排水排澇現場查看管道情況。在這段不到1公里的路上,排列著大小幾十台抽水泵晝夜運轉。

一方水土 洪災發生之後……——探訪大荔災區_fororder_WechatIMG1392

10月20日,在趙渡鎮趙東村,剛從安置點返回家中的吳剛寧開始清理家中積水,晾曬被褥。

  大荔,是陜西少有的平原縣,面積1800平方公里,加之黃河、渭河、洛河三面環繞,使得這一方水土更顯天生麗質。特別是近20多年來,大荔人民開拓進取,傾情傾力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美麗家園,使大荔一躍成為聞名全國的“冬棗之鄉”。

  進入今年9月,冬棗挂滿枝頭,玉米飽滿金黃,又一個豐收的秋天撲面而來,父老鄉親滿心歡喜地迎接著金色的秋收。

  然而,伴隨著豐收景象而來的卻是連續5次的強降雨覆蓋,而且每次都持續時間長、降水量大,間隔時間短,累計降雨量681.0毫米,比歷年同期平均值424.4毫米偏多約60%,其中9月的3次強降雨累計降雨量達290.6毫米,比往年同期平均值偏多272%。

  連續強降雨導致洛河大荔段水位持續上漲,相繼出現超警戒量級洪水,防汛形勢十分嚴峻。10月5日,大荔縣啟動洛河Ⅳ級防汛應急響應,執行洛河1號警戒防護預案。隨著水情不斷變化,10月6日執行洛河2號搶險防守預案。

  10月7日7時,洛河狀頭觀測站流量達到每秒1560立方米,為往年的3倍。連續強降雨導致洛河大荔段水位持續上漲,相繼出現超警戒量級洪水,洛河下游長時間高水位運行;7日,大荔縣朝邑生産圍堤紫陽段出現漫堤決口。

  誰也沒有想到,多年乖順的“涓涓細流”洛河,由於長時間高水位運行,竟從大荔身後“捅來一刀”,如猛獸般撲卷而來。

  汛情極度嚴峻!

  由此,從期待豐收到搶險抗災,大荔縣委、縣政府以汛為令,急速轉身,預案變方案,移師防汛一線。一場眾志成城、迎戰災情的戰役在同州大地就此打響……

  無畏的抗擊

  10月8日上午,漫堤的洪水勢不可擋,淹沒良田、越過街道,在離趙渡鎮嚴通村只有1公里的地方虎視眈眈。

  眼看著洪水就要進村,趙渡鎮嚴通村黨支部書記王海軍帶領村上的黨員幹部、青壯勞力齊上陣,用土、砂石袋封堵村口。本以為西邊的大水堵住了,沒想到,水又從南邊涌了過來。

  水勢無法控制,兩天兩夜的努力圍堵化為泡影,王海軍萬般無奈決定提前撤離群眾。“一個半小時,1700余名群眾就平安撤離到對口安置的堤滸村。”王海軍説。很快,水淹沒了整個村子,最深處有近5米。

  當王海軍最後一個撤離村子時,這位全國勞動模範、村民的主心骨淚如泉涌。

  嚴通村是受災最重的村子之一,這個以冬棗聞名的億元村,如今4000余畝冬棗以及村民承包的2300畝玉米都泡在了兩三米深的水中,直接經濟損失近億元。嚴通村冬棗聲名在外,今年早就被果商訂購一空,且支付了全部金額。“嚴通村是信用村,不管遇到任何情況,信用不能倒。”王海軍説,“果商已支付的資金,我們悉數退回!”

  截至10月14日,大荔多處出現漫堤險情和內澇現象,災情共造成17個鎮(街道)111個行政村受災,累計受災25.1萬人,共造成經濟損失約23億元。

  災難面前,生命大於天。

  這是一次驚心動魄的大撤離。

  “情況緊急,齊腰的水急且寒,我們穿著救生衣,5個人一起把坐著輪椅的老人抬上救援車。”趙渡鎮中心衛生院院長鄭宏説。

  這是一次有序高效的大撤離。

  在短短兩天時間內,全縣25126名受災群眾安全轉移並妥善安置,沒有出現一例人員傷亡。

  這一奇跡是怎麼做到的?

  在趙渡鎮黨委書記拜勝利的辦公室,記者在墻上看到一幅長約1米的“黃河灘趙渡轄區生産人員撤離預案示意圖”和“趙渡鎮防汛對口遷安情況一覽表”。

  “多年來,縣上每年都要進行防洪抗險應急演練,才保證了這一次的迅速反應和人員安全轉移。各村鎮均採取定點對接安置辦法,一旦發生災情,將村民直接轉移到對口安置點,所有人都心中有數。”拜勝利説。

  “我是黨員,我在一線,搶險救災,重建家園,趙渡加油!”那些天,這震天的誓言響徹每一處搶險救災的現場。

  “災情發生當天,我們就和對口安置村共同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所有黨員戴黨員徽章和紅袖章。我們要讓群眾知道,無論災情多嚴重,都有黨員的守護!”新建村村幹部劉鐵龍説。

  10月7日和9日,再度降雨,水流也越來越急。朝邑生産圍堤紫陽段和趙渡鎮樂合段兩處發生漫堤決口。

  大水不斷涌入,防汛一線危機四伏。

  全縣1500余名黨員幹部、民兵、搶險突擊隊員及群眾投入搶險封堵戰鬥。200多輛挖掘機、鏟車、運輸車在泥濘中穿行,4500噸梢料、3萬餘只土袋被投進了洪水中。

  10月12日17時36分,經過晝夜施工、加班加點搶堵,朝邑生産圍堤紫陽段決口成功合龍。10月13日16時35分,經過全體搶險人員連續奮戰、合力攻堅,洛河樂合段決口成功合龍,至此,洛河大荔段兩處決口終於合龍。

  但災情尚未解除,大荔縣應急管理局局長宋曉軍説:“我們堅持現場人員不撤、設備不減,搶險人員繼續奮戰,對大堤進行加固加寬。幹部包乾,黨員包崗,對重點區域實行24小時巡查監測。”

  暖心的救援

  62.8萬畝農田被淹,25.1萬人受災,25126人撤離家園,初步統計損失約23億元!

  大荔災情牽動了更多人的心。

  中央、省級部門、渭南市迅速行動。

  水利部、應急管理部、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等部門有關人員聞“汛”趕赴一線調研,指導防汛搶險工作;

  省政府緊急調撥資金用於大荔救災。省水利廳負責人星夜馳援,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分析研判雨情汛情、指導防汛工作。省應急管理廳派出工作組指導救災,發放救災物資。省消防救援總隊有關負責人在一線帶領消防人員,配合當地疏散群眾,並對集中安置點進行防火安全指導和宣傳;

  渭南市領導坐鎮大荔縣洛河防汛搶險指揮部,協調市縣各有關部門,在人員、物資和技術等方面給予現場支持……

  大荔縣委、縣政府所有班子成員晝夜奮戰在防汛一線,158名科級幹部、1260名鎮(街道)黨員幹部、2150名村黨員幹部分段包乾、守堤搶險。4000余名黨員幹部群眾堅守在一線,對黃、渭、洛三河32個險工段、42處地質災害隱患點、3個病險水庫進行拉網式隱患排查,對重點區域實行24小時巡查監測。同時,建立起氣象、應急、水務、河務、住建、自然資源等單位參與的雨情、汛情、險情應急會商聯合反應機制,加密監測預警,第一時間將雨汛情傳遞到鎮(街道)、村組。

  八方馳援激蕩而至。

  通往大荔的道路上,運送物資的車輛絡繹不絕,水泵、電機、米麵油、蔬菜、礦泉水、棉衣棉被、口罩等物資應有盡有。截至10月23日,各方捐款近698.8萬元,糧、油、被服等救災物資總計2.5萬多件(套)。武警官兵、公安、消防救援人員來了,電力搶修、通信保障、保供物資來了,企業捐助、各界善款、民間救援來了。

  “最多時一天打進來了兩千多個電話,省內省外的都有,都是各方捐獻物資的!”大荔縣民政局救助管理站站長王宏軍回憶説。

  多家保險公司代表趕赴災區一線,對投保農業保險的農戶受災情況實地查勘,並給農戶制定理賠方案,同時,向災區捐贈棉衣、米麵油、學習用品等物資。

  暖心的舉動就在身邊。在朝邑鎮廣濟村開餐館的楊建軍將桌椅搬到受災群眾安置點,免費為受災群眾做起了飯;縣上一家餐飲公司送來一輛流動餐車;幾位志願者擔心風雨中的救援人員感冒,主動為他們送來熱奶茶……

  10月19日上午10時,在位於廣濟村的安置點內,趙渡鎮新建村的受災群眾正幫著大廚一塊準備午飯。“一天兩頓飯,每頓五菜一湯不重樣,而且至少有兩個肉菜,都是熱乎飯。我們在這裡有人關心,像家一樣溫暖。”得到安置的新建村村民曹俊花説。

  把受災群眾當親人。在每個受災群眾安置點,縣委、縣政府為受災群眾做著最好的安置,無微不至,應有盡有。從床舖到衣服,從取暖到洗澡,從牙刷到口罩,從防疫消殺到食品檢測,從安保到疾病治療,甚至文化娛樂、心理疏導與農業技術培訓……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重燃的希望

  10月16日,離開家已5天的趙渡鎮嚴通村村民馬青文總算回到了家中。打開家門,他看到屋內約15釐米高的積水上,漂浮著塑膠盆和玩具,洗衣機、電冰箱等電器還泡在水裏。

  “11日,我們就從村裏撤離到安置點,雖然現在家裏一片狼藉,但家在,希望就在。”馬青文説。和媳婦清掃乾淨房間後,他趕忙將自己94歲高齡的老母親接了回來。“此前老母親在村幹部的幫助下送到了妹妹家。”見到記者,老人家不停拍打著雙手,滿臉挂著回家的喜悅。

  隨著嚴通村各項設施的清理恢復,村民陸續返回家園,開始了有序的災後自救工作——

  道路坍塌了,交通運輸部門對公路受損情況進行評估,部署搶修、除險、加固。

  房屋進水了,縣住建局對所有房屋進行安全排查鑒定,對每一戶建立臺賬,對危房進行封存,並確定修繕加固方案。截至10月24日,已初步完成趙渡鎮13個村6456戶住房安全排查,發現嚴重受損不可居住的662戶。“對於危房和修繕後的危險,待積水退去後,我們將進行二次鑒定。”縣住建局局長鄭宏斌説,“對於暫時無法返回的群眾,我們採取在學校臨時安置房屋、避水樓集中統一安置,基礎設施配備到位,保障群眾的衣食住行。”

  在各部門的通力配合下,供水、供電、通信、天然氣管網逐漸恢復正常。為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相關部門正在全力清理受災區域垃圾,沖洗道路,消毒消殺;3支動物防疫工作隊,對汛期溺死動物屍體進行打撈清理和無害化處理……

  10月21日10時,又下了兩天雨的大荔終於迎來了晴天。大荔縣紅棗産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周愛英帶著村民們,開展冬棗災後管理技術培訓。與此同時,大荔縣農業農村局還組織了3組專家輪流在13個受災群眾安置點授課,講解設施大棚的災後搶修、果樹作物如何搶收搶種,為群眾災後恢復生産提供農技支持。

  同一時間,朝邑鎮初級中學裏書聲琅琅。“災情在週末發生,我們週一就正常復課了。安置在我們學校的123名學生吃住學都有保障。”朝邑鎮初級中學校長張念紅説,“兩個學校的學生將在相互了解和關愛幫助中度過這一人生中的特殊時期。”

  記者了解到,此次災情發生後,災區一共811名中小學生得到及時轉移和妥善安置,無一名學生因災影響學業。

  大荔正常的生産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復。

  ——“我們堅信,人在,家在,希望就在。”面對記者,趙渡鎮新安村村民唐永軍説。

  受災群眾的信心來自哪?

  “因為政府幫我們把困難想在前面,幫我們分憂解難,幫我們托底保障。”唐永軍説。

  讓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乾淨水喝、有病及時治療、無安全事故發生,這是大荔縣委、縣政府面對災情的莊嚴承諾。

  ——“明年,我們會還鄉親們一個更加美麗的趙渡!”趙渡鎮黨委書記拜勝利説。

  黨員幹部的信心來自哪?

  “因為中央、省、市、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日夜奮戰,讓一面面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一線,這座‘衝不垮’的堅強堡壘有著不畏艱險、頑強奮鬥的精神!”

  全縣一盤棋,幹群一條心,“三河兒女”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志堅身勇、氣正神定。

  10月20日,記者在大荔縣看到,受災較輕的地方,黨員幹部組織群眾有序排水排澇,調撥農機進行搶收搶種。而在重災區,百餘臺水泵仍在晝夜轟鳴。

  為了避免有的群眾因災返貧,大荔縣已經出臺預案,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組織派遣外出務工和民政救助等方式,以確保群眾收入不降低。

  為減小災情對縣域經濟的影響,大荔縣委、縣政府已組織財政局等部門對受災區域和全縣項目進行了重新評估,共梳理出441個災後啟動項目,以彌補災害損失,切實推進災後重建工作,最大限度推動大荔經濟平穩發展。

  10月20日下午6時許,記者在大荔縣委見到了到任才50多天仍在感冒中的縣委書記由建新。他告訴記者,這次災情中他最欣慰的是無一人傷亡,保障了群眾的生命安全。這得益於中央相關部委及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及時指導;得益於全縣幹部群眾聞“汛”而動,向“汛”而行,同心同力同向的責任擔當;得益於汛情抗擊中的靠前指揮、科學指揮和精準指揮。“面對大荔,面向未來,我們充滿信心,目前正在制定科學合理的災後重建方案,確保重建工作有序高效運行。”由建新説。

  陰、雨、冷、寒,是這個秋天留給人們最深的印象,而對大荔的幹部群眾來説,這個秋天更有著切膚般的記憶。

  到本文發稿時,記者從大荔縣洛河防汛搶險指揮部得知,14個集中安置點的3267名村民已返回家園,還有156人在安置點等待回遷。他們將搬進政府正在規劃搭建的標準越冬房,等待春天的來臨。

  10月21日,久違的陽光終於照進了大荔。災區的道路仍然泥濘,各種抽水機還在轟鳴,返家的鄉親忙著打掃庭院,有鄉親已心急地在還沒有退去的水中搶摘著樹梢僅存的冬棗,一隊隊的幹部腳穿雨鞋穿梭在災區鎮村,與村幹部一道規劃著災後的建設……(李妮 穆騁/文 趙晨/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