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霸陵出土的23件(組)精品文物首次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展出
2022-04-22 17:03:0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鏘責編:高崗

漢文帝霸陵出土的23件(組)精品文物首次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展出_fororder_AN0A0090

展出文物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4月22日,由省陜西文物局舉辦,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博物院、咸陽博物院、茂陵博物館聯合承辦的《治世之光——西漢帝陵考古成果暨致敬考古百年展》調陳完成,漢文帝霸陵出土的23件(組)精品文物首次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向公眾展出。

漢文帝霸陵出土的23件(組)精品文物首次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展出_fororder_AN0A0010

展出文物

  該展覽回顧西漢帝陵百年考古史,呈現西漢帝陵百年考古成果,展出 精品文物百餘件,“透物見人”再現漢代社會風貌與物質文明,籍器物之美彰顯漢家絕代風華,以帝陵規劃之齊詮釋“陵墓若都邑”的國家禮制之嚴。展品之中,漢宣帝杜陵金箍玉杯、玉舞人、漢元帝渭陵白玉辟邪、咸陽楊家灣漢墓彩繪兵馬俑、漢長安城南郊禮制建築遺址四神瓦當等皆為聞名遐邇的漢代代表性文物,審美和研究價值極高。本次調整新增的霸陵文物包括鎏金車馬器、銅印章和各式陶俑等,既與陽陵及其他西漢帝陵有所關聯,又不乏考古新發現的獨特性,進一步完善了展覽對西漢帝陵發展史的全面解讀。

漢文帝霸陵出土的23件(組)精品文物首次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展出_fororder_AN0A0048

展出文物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漢文帝霸陵,位於陜西西安灞橋區東南部的白鹿原上,以帝陵陵園(江村大墓)為核心,竇皇后陵、薄太后南陵及陪葬墓等成拱衛之勢;科學考古工作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先後對南陵、竇皇后陵等區域的外藏坑(週邊陪葬系統)開展勘探發掘,曾有大熊貓、犀牛骸骨等重要發現。本世紀,考古工作者對江村大墓外藏坑等區域進一步進行保護性發掘,並對陵區全面調查勘探,局部重點揭示與整體掌握相結合,確定了陵區範圍、形制結構及遺存性質。近年有序推進的考古工作,為江村大墓即漢文帝陵提供了極為有力的證據,糾正了長期以來漢文帝霸陵位於白鹿原鳳凰嘴的慣性認知,更是為西漢帝陵制度沿革填補了至關重要的一環。漢文帝劉恒與陽陵陵主漢景帝劉啟為父子關係,史載他們的治國方略一脈相承,為西漢盛世奠定了堅實經濟基礎。考古發現亦證實,文帝霸陵與景帝陽陵在物質遺存與制度文化層面亦呈現繼承與發展的遞變關係。在《治世之光》展中詮釋霸陵考古發現、展示霸陵出土文物,有助於彰顯西漢“文景之治”治世背景下的時代脈搏,解讀其在西漢帝陵發展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歷史地位。(文/圖 李曼麗)

漢文帝霸陵出土的23件(組)精品文物首次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展出_fororder_AN0A0054

  展出文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