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一季度實現GDP775.41億元,經濟運行呈現出高開穩走、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良好發展態勢。”4月26日,西安高新區召開2022年一季度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佈會,通報一季度經濟運行、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情況及絲路科學城、絲路軟體城建設進展、亮點。
一季度實現GDP775.41億元 經濟發展態勢良好
今年以來,西安高新區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聚焦發展謀項目、産業招商引項目、科技創新育項目、工業挖潛增項目、比學趕超抓項目,主要經濟指標承壓前行,呈現出高開穩走、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良好發展態勢,以“開門紅”為西安市經濟平穩開局提供強力支撐。
西安高新區發展改革局負責人表示,今年一季度,西安高新區實現GDP775.41億元,同比增長10.1%。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23億元,第二産業增加值317.67億元,第三産業增加值455.51億元。
西安高新區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源自工業生産高速增長和重點項目建設的帶動。今年一季度,西安高新區規上工業總産值完成845.37億元。其中,重點産業支撐作用明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等産值同比增長13.2%,汽車製造業産值同比增長153.3%,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産值同比增長131.84%。今年一季度,西安高新區86個市級重點在建項目共完成投資232億元,完成年計劃的31%,竣工項目18個,總投資105億元。
在內需外需協力拉動下,西安高新區消費市場持續恢復,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完成84.06億元,新能源汽車銷售額同比增長108.4%;軟體信息和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和研究技術服務業等也表現搶眼,營收同比分別增長25.8%、35.8%和8.6%。
簽約引進項目30個 招商引資實現“開門紅”
西安高新區投資合作局負責人介紹,今年一季度西安高新區成功簽約引進項目30個,總投資585.45億元,全面實現“開門紅”既定目標。其中,100億元以上項目1個、50億元以上項目3個、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新引進的這些項目含金量足、含綠量多、含新量高,有助於行業頭部企業集聚效應顯現和優勢産業集群加速形成。
如芯輝科技鐳射雷達和電源管理晶片項目,是響應“追光計劃”,打造西安高新區光子産業生態體系的又一成果體現;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及雲服務平臺研發服務為核心的華米科技、以高端路由器晶片研發為核心的新華三半導體等均是産業鏈龍頭企業。
此外,汽車産業、新能源新材料及裝備製造業項目招商引資也實現了新突破,迪馬進出口智造汽車産業園將建立集專用車及新能源汽車研發、上下游車企零部件研發及生産于一體的智慧製造基地;引領金剛石複合片鑽頭行業技術發展的超硬材料産業基地項目,將建設電氣成套産品生産線的電力電子産業園項目,這些項目的落地將為推進“實力高新”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絲路科學城、絲路軟體城加速加力建設
西安高新區重點打造的高能級片區絲路科學城、絲路軟體城發展勢頭強勁,各方面工作亮點頻出。
絲路科學城發展中心負責人介紹,今年一季度,絲路科學城完成規上工業總産值613.36億元,完成固定資産投資200億元。目前,三星二期項目已竣工投産,秦創原積體電路産業加速器項目H區建成投用,比亞迪20GWh動力電池項目進入試生産階段,埃頓高端汽車零部件項目開始基礎施工,一批道路、橋梁、軌道交通、學校、醫院、公園等高品質公共服務項目也在加速佈局,區域産城融合程度進一步提升。
中央創新區是絲路科學城的核心板塊,各類項目建設不斷提速。城市客廳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永安渠海綿城市生態公園將於近日開園,國際文化傳播中心、未來廣場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未來之瞳·瞳系列建築、絲路創智谷項目正在進行土方施工,陜建集團上市公司總部、中鐵二局盈創中心、中鐵三局科創中心等總部項目也已開工建設,整個區域一派生機勃勃。
今年一季度,絲路軟體城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上企業實現總收入81.8億元,同比增長25.8%。軟體園發展中心負責人介紹説,今年一季度,絲路軟體城新設立外資企業2家,引進産業鏈龍頭企業投資項目2個,引進跨境電商及配套服務企業1家;和利時項目部分封頂,海康威視、諾瓦、華勤、大華、太極等項目加速建設,區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作為未來50萬名程式員聚集的幸福生活家園,絲路軟體城還聚焦“品質高新”“幸福高新”目標加快推進基礎配套建設。目前,科技六路、天谷四路等9條道路開通並完成路綠化美化、節點景觀施工;西安啟迪兒童醫院封頂、陜西省圖書館高新館區正式開放;隨著各類公園、綠地等配套不斷完善,一座有生活、有溫度、有品位的理想之城已呼之欲出。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