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靖邊:“特色白”為鄉村振興增“亮”度
2022-05-10 19:05:3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宇婷責編:高崗

  近日,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黃蒿界鎮五合村村民李楠家異常熱鬧,在鄉親們的見證下,他家“羊王”脫下8.7斤的羊絨“外套”。

  看著本子上留下的一串串數字,李楠激動地説,今年他家羊子産絨量又提高了,這不僅是他家兩代人20多年來養殖經驗積累的結果,也得益於多年來政府的扶持。

  “我從1998年開始養羊,當時白絨山羊地方品種剪毛就是1斤左右,經過20多年的努力,以及畜牧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技術指導,從羊毛長度2.5釐米、産絨量1斤多,到現在基本達到羊毛長度10釐米、産絨量5斤。去年一隻羊的羊絨賣了826塊錢,今年應該比去年還要高一點。”談起自己的養羊經歷,李楠滔滔不絕。

  今年,李楠家羊子存欄量180多只,89隻成羊均産絨量4.5斤,按照市場價每斤145元計算,僅羊絨一項收入達五萬元。

  “去年56隻基礎母羊,收入一百零幾萬,今年84隻母羊,相比去年,收入應該會更高一點。”李楠介紹説。

  一人帶頭富,全村都受益。如今,在李楠的帶動下,五合村已經成為陜北白絨山羊養殖區域繁育核心村之一。李楠也成為鄉親們公認的陜北白絨山羊養殖“權威人士”。凡是他家剪羊毛,養殖戶們都不約而同地到他家,現場參觀學習。

  村民李樹佔説:“通過在李楠這裡看,能學習到很多東西,回去以後我們也要把養羊管理技術跟上,使我們的白絨山羊達到更高的層次,增加我們的收入。”

  近年來,通過品種改良,靖邊縣白絨山羊已經形成單位産絨量高、絨質優秀的特點,羊絨均長11釐米,絨細度只有16微米,成為陜西省乃至全國白絨山羊優良品種。據統計,今年,黃蒿界鎮的白絨山羊養殖規模達10萬隻左右,該鎮人均收入的70%都來自養羊,真正實現了“走羊路”“發羊財”。

  據靖邊縣畜牧服務中心副主任、高級畜牧師朱向卿介紹,靖邊縣羊子産業以陜北白絨山羊為主打品牌,年飼養量是180萬隻。陜北白絨山羊的主要優點是絨的細度好、産絨量高,平均産絨量達1250克以上,産肉性能好,周歲羔羊平均産肉40斤以上。

  目前,靖邊縣已經成為陜北白絨山羊養殖示範縣、陜西省肉羊生産基地縣和陜西省肉羊産業轉型升級示範縣,養羊成為推動全縣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全縣羊産業向規模化、産業化、品牌化邁進,成為地方特色産業中的“特色白”,為鄉村振興增添新亮度。(文 劉彩艷 吳江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