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安高新區完成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3207家,同比增長超30%,認定高成長企業195家,高技術製造業總産值同比增長31.8%。
自陜西省啟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以來,西安高新區自覺擔起使命責任,聚焦企業發展需求,多措並舉、精準發力,持續壯大區內科技企業群體,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政策護航科技企業持續壯大
西安四葉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葉草公司”)是在西安高新區成長起來的創新型科技企業。四葉草公司自2015年成立研究院以來,便積極推進自身創新改革,推行校企聯動,自主研發産品。當前,該公司已成長為擁有數十項技術專利和完善的網絡安全服務資質的行業領軍企業。
四葉草公司的發展壯大離不開西安高新區多年來對企業的呵護與支持。建區30多年來,西安高新區不斷探索,積極出臺各類支持政策,形成了全要素、全生態的孵化體系,構建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培育-産業壯大”的創新鏈條,為科技企業發展壯大培植了肥沃土壤。
2021年,西安高新區以“科創九條”和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為重點,實施雙鏈融合專項計劃,開展“十百千”融合躍升行動,深入推進科創企業“上市、升規、晉位、登高”四培工程,構建企業創新積分制模型,搭建“秦創原·科創高新”政策服務平臺,推動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並催生出一批全球領先科技成果。其中,諾瓦星雲、因諾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亮相北京冬奧會;奕斯偉大尺寸硅單晶技術實現相關領域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眼得樂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交聯聚烯烴”人工晶狀體上市指日可待……
數據顯示,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2021年西安高新區企業培育成績喜人。2021年,西安高新區全年新增各類企業2.5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3207家,同比增長超30%,累計高新技術企業3874家。
深度挖掘“專精特新”發展潛力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科技創新的源頭。為加大對區內中小企業的精準培育服務力度,西安高新區積極推選企業入選各類“專精特新”及“小巨人”培育庫,梯度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群體,引導和支持更多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道路。
在西安高新區的支持下,西安蜂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蜂語科技“)不斷創新發展,公司科技團隊從最初的三四個人發展到了70多人,還推出了自主品牌極蜂 BEEBEST,該品牌産品銷售增長迅速、市場反饋良好。該公司不但入選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入選陜西省上市後備企業。未來,蜂語科技有可能進入資本市場實現更大的發展。
像蜂語科技這樣的企業在西安高新區不勝枚舉。截至目前,西安高新區有4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33家陜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約佔全省總體量的35.7%和41.1%。
值得一提的是,為持續挖掘“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潛力、有效促進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西安高新區還率先出臺了《工業企業梯度培育庫管理辦法》,按照“培育一批、提升一批、認證一批”的基本思路,針對企業進行分層、分級動態管理。此外,西安高新區集中資源培育、扶持一批專注細分市場、創新能力突出、市場佔有率高、掌握核心技術的排頭兵企業,並配套給予最高200萬元資金獎勵。截至目前,西安高新區已完成第一批130余家擬入庫企業徵集及評審。
華秦科技上市活動現場
“五專機制”推動企業上市發展
科技源於創新,成于金融。一旦有了科技金融的“源頭活水”,高科技企業便能打消資金焦慮,專心致志搞科研、促生産、抓市場。
2021年,西安高新區加快建設秦創原西安科創基金園等投融資平臺,簽約引進各類金融機構,並建立了“一對一”企業上市服務機制,持續以“五專政策”、動態發掘培育等方式,大力推動“專精特新”企業上市。2021年,西安高新區累計新增8家上市公司。2022年,隨著華秦科技、農心科技等企業登陸資本市場,西安高新區累計境內外上市企業62家。
2021年4月8日開工建設的秦創原•上市企業園,是西安高新區借助資本市場推進企業發展的有力舉措。該園區以“總部+研發”為主,建成後將聚集35家上市企業,成為秦創原上市企業集聚高地。西安高新區將在此發揮上市及擬上市重點企業輻射帶動的龍頭效應,逐步形成“基礎研究-科研轉化-集群培育-服務輸出-智慧製造”的融合體系,力求讓更多企業在發展中實現科技金融的互乘放大效應。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也是企業發展壯大中不可忽略的助推力量。西安高新區各級部門通過開展親商助企專員行動、組建“助企一把”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實現突破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持。
2022年,西安高新區提出了“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3800家、高新技術企業1600家、上市企業10家,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增長30%,到2023年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000家,登記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5000家”的奮鬥目標。在全域建設秦創原的熱潮中,西安高新區以“科創高新”為建設路徑的逐夢故事仍在書寫。(文/圖 楊皓)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