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電萬無一失是我們的責任” ——國網榆林供電公司陜西省第十七屆運動會保電特寫
2022-08-04 16:05:2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鏘責編:高崗

  8月2日10時,在戴好安全帽,胸前挂上氣體檢測儀,檢查好背包中的手電筒、紅外測溫儀、筆記本等物品後,國網榆林市高新區供電公司配電運檢班班員王澤宇手腳並用,一邊順著鋼筋焊成的井口爬梯向地下爬去,一邊扭頭同事説:“我先下,你們隨後跟上。記得戴手套,梯子勒手。”

“保電萬無一失是我們的責任”  ——國網榆林供電公司省十七運保電特寫_fororder_1

國網榆林市高新區供電公司配電運檢班班員王澤宇打開手電筒檢查電纜

  抵達隧道內的人行步道後,王澤宇打開手電筒,再次看了下胸前的氣體檢測儀。“下溝道前必須通風,等到檢測無誤後再下去巡視,並且隨時攜帶氣體檢測儀,如果檢測到有害氣體超標,儀器會自動告警。”他説。

  在寬約2米、高約1.8米的隧道裏,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黑暗、潮濕、陰冷。隧道兩側是110千伏與10千伏電纜,每路呈品字形排列,沿著支架伸向看不見的遠方。

  王澤宇和同事張博一組,借著手電筒的光仔細檢查電纜本體、附件、附屬設施是否有破損,銘牌標識是否清晰完整,滅火彈的壓力是否正常等。

  王澤宇整個身子趴到電纜上,手伸到最裏面,張博則半跪在地上,將目光伸至距離地面僅10釐米的電纜縫隙中,把每一個地方都細細排查。“必須確保電纜外觀正常,無異常氣味,要知道,很小的破損都可能引起故障,甚至引發電纜擊穿放電起火。陜西省第十七屆運動會開幕式就要舉行,我們必須保證供電萬無一失,這是我們的責任。”張博説。

  王澤宇眼前的這路電纜總長約7.8千米,一般走一圈也就花十幾分鐘,而國網榆林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日常巡檢一輪約要4個小時。在剛結束的陜西省十七運會青少年組排球比賽前,他們用了整整兩天,才排查完這段電纜的運行工況,每一釐米都要來來回回、反反復復地檢測,確保沒有任何隱患缺陷影響電纜正常運行。

“保電萬無一失是我們的責任”  ——國網榆林供電公司省十七運保電特寫_fororder_2

國網榆林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檢查電纜

  “陜西省十七運會即將開幕,我們在特級保障時段會不間斷在隧道內巡檢,不能有半點馬虎。”國網榆林市高新區供電公司配電運檢班班長高晶説。班裏一共有6個人,守護著178千米10千伏電纜線路。

  來到電纜接頭處,王澤宇和張博一人檢測,一人記錄。紅外檢測、局部放電檢測……在每個電纜中間接頭處,他們都要仔細檢查。這段隧道裏共4組12個接頭,檢查一組需要三到五分鐘。

  昏暗的燈光中,王澤宇和張博嫺熟地彎腰、低頭、跨步,基本不用看路——這些已是他們下意識的動作。他們一邊走一邊觀察手裏的紅外測溫儀。“如果電纜某個點的溫度異常,儀器就會顯示。這是為陜西省十七運會保電配發的新型儀器,能識別0.2攝氏度的溫差。”王澤宇説。

  王澤宇和張博都參加過2021年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的保電,對這次保電最大感受是,公司的管理模式更加高效,責任落實更加明確,讓每個人都更好地幹好自己的工作,更好扮演自己的角色。

  巡檢從早上8時開始,到12時,他們已經走了6千米。“我們不知不覺就走了這麼多,也不覺得累。”王澤宇説。他們從隧道出來,用袖子隨手擦去臉上的汗水,收拾好背包,又去往下一處溝道。(文/圖 慕琦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