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東院區(閻良區)肝膽外科(5病區)利用磁外科技術成功治療一名15歲胰腺炎導致的降結腸嚴重狹窄患者。根據文獻檢索,國內外未見類似報道。
10月10日是小馬(化名)出院的日子。上午9點,15歲的男孩正在肝膽外科的病房邊吃零食邊等待媽媽收拾出院物品,這是他自入院三個月以來的第一次進食。
自小患有孤獨症的男孩平時不太説話,也不喜歡和別人有眼神上的接觸,但嚴小鵬醫生走進病房的那一刻,小馬站起來,小聲地説了句“嚴叔叔好。”
媽媽非常高興,跟一旁的護士長董芳芳聊天:“孩子每次見到嚴大夫都會主動打招呼,你別看他年紀小,心裏知道誰救了他。”
“已經可以吃東西了,看來恢復得不錯。”嚴小鵬醫生為他進行了出院前最後一次查房,並交代出院後注意事項。
第一次進食只能淺嘗輒止,護士長出門時帶走了男孩的零食,15歲的男孩顯得有些不情願。這樣的場景看在媽媽眼裏,卻溫馨可愛、令人欣慰。陪伴一個患有孤獨症的孩子長到15歲,常人眼中負重前行的人生從未讓年輕的媽媽有過絲毫的退卻。“哪個媽媽會放棄自己的孩子呢?我只會加倍地疼愛他。”小馬媽媽言談和神情中沒有陰霾,充滿了對生活的樂觀和熱情。她愛孩子,但不溺愛孩子,要離開醫院時,她讓孩子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她説:“你病的時候媽媽照顧你,現在病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她一直希望通過努力能夠讓孩子擁有自己的精彩人生,但就在三個月前,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卻讓她幾乎失去了全部希望。
降結腸嚴重狹窄,治療進退兩難
三個月前,小馬因劇烈腹痛到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就診。醫生診斷為胰腺炎反復發作導致不全腸梗阻,將其收入胰腺外科病區,入院後確診患者降結腸嚴重狹窄伴結腸梗阻症狀,結腸鏡檢查顯示狹窄口不足4mm。嚴重的腸梗阻讓小馬在入院後已不能進食,只能靠輸液來維持營養。看著被病痛折磨的孩子,小馬媽媽心如刀絞。
而此時,憂心忡忡的還有肝膽外科的專家團隊。按照現有的常規治療思路,他們需要給小馬行“左半結腸切除+回腸雙筒外置”手術,術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再進行二次手術行造口還納。
“這對孩子來説創傷太大了”,面對年輕的生命,肝膽外科仵正主任考慮更多的是孩子以後的生活品質,“他不僅原本的胰腺炎尚未完全恢復,而且已不能進食,身體各項機能明顯下降,對術後的恢復不利。再加上孩子有孤獨症,術後造口護理也會有難度。後期還要面臨二次手術。這個過程孩子的身體、心理都未必能夠承受。”
為解難題,磁外科MDT團隊集結
常規手術不行,擅長用技術創新解決難題的肝膽人沒有放棄,胰腺病區立即與東院區肝膽外科5病區進行了共同討論。在認真分析患者病情後他們認為,如能將磁外科技術用於該患者,或許可以實現不用手術,通過內鏡下的操作實現微創結腸狹窄再通。
國際磁外科技術領跑者呂毅教授得知患者情況後,非常重視,立即組建了由肝膽外科(仵正主任醫師、沙煥臣副主任醫師、嚴小鵬主治醫師、李赟住院總醫師、李娜主治醫師、董芳芳副護士長)、消化內科(和水祥主任醫師、任牡丹副主任醫師、薛海榮副主任醫師)、麻醉科(王強主任醫師、高巍副主任醫師、龐蕓主治醫師、趙莎住院總醫師)組成的磁外科MDT團隊,討論患者的治療方案。
方向有了,團隊有了,攻堅克難的過程開始了。此前,儘管醫院已有多例利用磁外科技術治療消化道狹窄乃至閉塞患者的成功病例,但小馬的情況不同於以往的任何一名患者。
在現有的國內外文獻報道中,利用磁外科技術治療結直腸狹窄的患者都有兩個入路(經肛門入路和造瘺口入路),通過這兩個入路,醫生可以準確地控制磁環在患者體內的運動和位置,但小馬正是因為無法承受手術造瘺,身體僅有一個入路(經肛門入路),如何在只有經肛門入路的情況下將吻合環推送至狹窄近端?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技術創新,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
正當大家為此犯難時,嚴小鵬副研究員向大家展示了他的殺手锏寶貝——可變形自組裝磁吻合環(Deformable self-assembling magnetic anastomosis ring, DSAMAR)。
據嚴小鵬介紹,DSAMAR是外科夢工場在探索內鏡技術聯合磁吻合技術治療消化道梗阻疾病中,在呂毅教授指導下,由嚴小鵬副研究員帶領張苗苗博士生、張涵芷本科生等人設計的一種能夠“瘦身變形”的新式磁吻合環(已獲國家專利授權)。
DSAMAR的設計可使磁吻合環達到1:15的“瘦身變形”。這就意味著DSAMAR有可能在“瘦身”後,通過4mm的結腸狹窄段,然後再自組裝成環建立較大的吻合口徑。為了讓這個小小的磁環能夠如有神通般地在患者體內完成“變身”,嚴小鵬副研究員帶領肝膽外科張苗苗博士生對DSAMAR進行了近百次體外變形-自組裝模擬演示,並摸索出DSAMAR實現順利自組裝的5大必備條件,以確保在患者體內一次性成功。
“如果這個方案成功,對孩子幾乎沒有傷害。但因為沒有先例,所以也有失敗的風險。”作為一個醫生,仵正主任需要向家屬説明所有可能的情況,“如果DSAMAR放置失敗,沒有如預期的在體內成功自組,那麼就只能按原計劃手術治療,在手術過程中取出磁環。”
小馬的媽媽知道失敗後接受手術意味著什麼。仵主任看著她遲疑而痛苦的表情,甚至給出了最保守的選擇:“如果實在不想冒險,我們也可以靠輸液維持孩子的現狀,也許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能有更好的方案。”
“我無法立刻做出選擇,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甚至一個人抱頭痛哭。”回憶起抉擇的那一刻,小馬媽媽依然記得當時曾有過的艱澀,“但第二天,我想通了,我的孩子不會想要每天無法進食、只能靠輸液度日的人生,自己的命運要自己爭取,我們要試,即便沒成功,也不過就是回到了原點。”
成功!內鏡輔助結腸狹窄磁力再通術順利實施
命運像一個考官,當你答對了終極問題後,它嚴肅的臉上就開始露出微笑。在向患者家屬充分知情告知及獲得醫院重大手術報告審批後,磁外科MDT團隊成功實施了內鏡輔助結腸狹窄磁力再通術。
手術過程出乎意料的順利,磁環在“瘦身變形”成一個細小的條形後順利得通過了4mm的縫隙,最終在體內不偏不倚地順利成環。之後通過消化內鏡導引,利用磁體相互吸引的原理進行磁壓榨,被堵住的腸道成功再通。
“疏通的時候我看到孩子的糞便掉了出來,嚴大夫直接就上手去接,我開心、感動、激動,眼淚瞬間流下來,我想親人大概未必能做到這樣。”小馬媽媽説。
術後第7天,體內磁環經肛門自行排出,和預計的時間一天不差。
術後第9天,復查結腸鏡顯示吻合口直徑約2cm,普通腸鏡通過無阻力。
無創、無痛,治好了孩子原本要命的病,這對小馬媽媽來説,是她曾想過的無數種可能中最好的一個。
出院的時候,小馬媽媽親切地和科室所有人道別:“感謝每一個醫護人員,感謝幫助我的專家團隊,我知道,在我睡不著的那幾天,他們也沒有睡好。”
“那時誰都不能百分百保證手術會成功。”小馬媽媽説,“為孩子選擇冒險,是我作為媽媽不得不做得選擇。但對於醫生來説,他們也可以選擇不用陪我冒險,但他們沒有猶豫地和我們站在了一起。他們不僅是醫術高超的醫生,更是一群善良的人。”
幾天前,孩子媽媽又專程回到病區,只為看看她已視為親人的科室醫護並送來錦旗。從媽媽口中,得知孩子在家中進食、排便均正常,這是讓醫護人員最開心的事。
西安交大一附院磁外科技術在呂毅教授帶領下,歷經近20年的探索和研究,綜合實力位居世界領先水準,其創新技術得到國內外多個磁外科研究團隊的認可和推崇。磁外科作為西安交大一附院創建國家醫學中心的“揭榜挂帥”項目之一,開闢臨床技術新賽道,致力於更微創、更可靠、更智慧地解決患者病痛,將在未來臨床診療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撰稿 王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