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均良創始人張應龍:科學護沙用沙 喚醒土壤生命力
2022-11-08 16:35:2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浚喆責編:高崗

  在當地人眼裏,張應龍是“全國勞動模範”——放棄高薪崗位返鄉治沙,帶領鄉親們摸索出了致富新路徑;在外界眼裏,張應龍是“治沙瘋子”,紮根陜西省榆林市毛烏素沙地20年,成功讓42.8萬畝沙海化為綠洲。 

張應龍:用科技喚醒生態的自我生命力_fororder_圖片3

毛烏素治沙造林基地 

  但在陜西均良土壤環境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陜西均良”)創始人張應龍眼裏,“科技工作者”或許是更為貼合他的標簽,因為今天取得的一切成果,皆源於科學的治沙理念。

  巧借科學之力 因地治沙

  “把沙子當作敵人一樣又防又治是傳統治沙觀念,山水林田湖草沙本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要想還原沙地的自然生態系統,必須學會護沙、用沙,讓植被自我繁衍,生態自然循環。”張應龍所提到的,正是他這些年一直踐行著的科學治沙理念——從防沙治沙到護沙用沙,再到實現生態的循環利用。

  如今,他所承包治理的禿尾河源頭圪醜溝流域沙地,水豐草美,被遊客驚嘆為“毛烏素中的馬爾代夫”。但在二十年前,這裡漫天黃沙,寸草難生,因地處毛烏素沙漠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而飽受風沙水土侵蝕,土壤環境極其惡劣,退化了一千多年的生態早已失去了植物自然生長的必備條件。

張應龍:用科技喚醒生態的自我生命力_fororder_圖片4

張應龍在工作

  “在這裡植樹造林,靠蠻幹不行,必須巧借科學之力。”這看似簡單的道理,卻是張應龍在黃沙中苦幹多年逐步摸索出的經驗教訓。

  這些年,他從“單打獨鬥”轉為與科技主體開展合作,一方面建成各類生態實驗站、監測體系,並大力引進土壤、水文類專家學者,研究毛烏素沙區水文地理特徵,用科學的方法因地治沙;另一方面通過技術創新,推出生態經濟林模式、林下養殖模式、林下食用菌天然生産模式等,形成新的林下經濟,令沙地創造價值,讓老百姓享受生態建設的紅利。

  從基礎環節入手 破解生態難題

  一系列治沙實踐繪就了一幅跨越近二十年的治沙長卷,而其中最生動的一筆,是張應龍對微生物科技的探索。

  在多年植樹造林過程中,張應龍發現,植物的枯枝落葉,必須通過微生物來有效地分解成養分和有機碳,這樣土壤才能肥沃,植物才能長好。“養分是植物生長所需的關鍵因素之一,而破解養分難題的核心,就在於微生物研究。”

  此外,榆林治沙工作基於三北防護林工程開展,三北防護林工程承擔著維護國土空間戰略安全的要責,但這樣一個宏大的戰略工程,目前科技支撐卻不夠,林子裏出現的一些退化現象,就是因為針對微生物的研究體系沒建立起來。這也讓張應龍近年來愈發覺得,投身微生物領域的綠色科技創新是一種責任和使命。

  在此契機下,2017年,張應龍成立了陜西均良土壤環境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陜西均良”)併入駐西鹹新區灃西新城,開啟了“微生物改良土壤”的研發推廣之路。“微生物難題是中國人工造林無法繞開的一個坎,我們希望對此進行科技創新,這也是成立陜西均良最樸素的初衷。” 張應龍解釋道。

  開啟微生物研發

  微生物的研發如同制藥,過程漫長而艱辛,但張應龍一直充滿希望。

  他一方面積極對接中國科學院、陜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等科學院所,與專家教授、傑青優青開展科研攻關合作,夯實人才基礎;另一方面搭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野外監測站等科研平臺,讓更多科技成果實現轉化。

  “做科技研發不是最大難題,目前我們不熟悉的是市場轉化。”正因為此,張應龍在公司成立之初,便將公司落地在了灃西新城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總窗口——西部雲谷,借助秦創原的平台資源以及灃西新城所提供的科技孵化服務,實現科技成果面向市場的“最後一公里”轉化。

  如今,陜西均良研發的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劑、複合微生物肥料等産品,在改良土壤結構、減少土壤蟲害、促進作物穩産增質方面成效斐然,並通過微生物發酵處理實現了有機廢棄物轉化利用,目前已擁有相關授權實用新型6項、授權發明專利1項。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去年,我們在技術上實現了一個大突破,在榆林、寧夏地區種植出了牛肝菌和松茸菌,大概一畝地産量在200斤到300斤之間。”張應龍介紹,這一新興産業模式將為國內乾旱半乾旱地區解決生態難題。

張應龍:用科技喚醒生態的自我生命力_fororder_圖片8

  張應龍團隊在基地種植的食用菌

  基於應用進行研發,讓科研成果最終回饋到事關民生福祉的生態建設中,這是張應龍做綠色科技創新的鮮明理念,也是他身為一名老黨員所秉持的信念。“綠化好了,生態安全了,人們的幸福指數也就上去了,這些是我在一線的治沙實踐中能夠親眼見到的景象。”張應龍表示。

  這些年,張應龍利用科技創新,成功發展苗木繁育、林下經濟、生態農業,累計幫助周邊村民增收達8000多萬元,每年創造直接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改變了區域農民的生産方式和收入結構,也真正通過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帶動了一方産業的良性循環發展。

張應龍:用科技喚醒生態的自我生命力_fororder_圖片9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總窗口——西部雲谷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打造從企業成果轉化到構建全方位科技服務支撐,深入踐行“兩鏈”融合。未來,還將會有更多像張應龍一樣的人,在這裡實現夢想。(西鹹新區灃西新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