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藝術 西安鼓樂奏響盛唐氣魄
2023-01-10 15:47:3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浚喆責編:高崗

  芙蓉園內紫雲樓,樓宇風華影重重。彩雲飛鶴琉璃盞,鼓樂笙笛頌韆鞦。大唐芙蓉園曾是唐王朝的皇家園林,供貴族階層設宴享受頂尖藝術表演,陶醉在響徹雲霄的鼓樂聲中。

  千百年來,興盛于唐朝的西安鼓樂被代代音樂雅士、樂工、藝人口傳心授,他們對人曲共鳴、心神合一的高標準追求保留下了原汁原味原生態的鼓樂演藝風格。人們如今聽到的傳統西安鼓樂,正是古人留下的非遺寶藏。

傳承非遺藝術 西安鼓樂奏響盛唐氣魄_fororder_1 (17)_副本

唐代宮廷燕樂《鼓》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東倉鼓樂表演現場 供圖 大唐芙蓉園

  盛唐古韻 榮歸故園裏

  千年前的西安鼓樂再現大唐芙蓉園,宛如遊子歸家。而為萬千遊客奏響盛唐遺音的樂社,名為東倉鼓樂社,正式在編人員28名,是陜西目前流傳下能演奏西安鼓樂的六大樂社之一。

  明清時期,東倉鼓樂社屬皇家糧倉,是極少數吃皇糧的官辦鼓樂社。歷經歷史浮沉,走過滄海桑田,東倉鼓樂社代代傳承至今,每一個音符都驚心動魄,每一聲呢喃都擲地有聲。為了留住藝術火種、擴大樂社規模,東倉鼓樂社于2004年在大荔、潼關、華陰等地招募學徒並進行封閉式教學,他們對文化瑰寶的傳承堅持到現在。

傳承非遺藝術 西安鼓樂奏響盛唐氣魄_fororder_趙筱民採訪照_副本

東倉鼓樂社副社長趙筱民(右)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 攝影 段曉蕊

  2006年,在樂社社長范炳南的努力和西安曲江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東倉鼓樂社入駐大唐芙蓉園紫雲樓演習,從此結束了漂泊羈旅的生涯,人員、樂器和樂曲都有了保障。

  紫雲樓以建造精良、場景雅致著稱,是唐王朝最高規格的歌舞表演地。西安鼓樂氣勢恢宏,給這裡又添了幾分盛唐氣魄。大唐芙蓉園牽手東倉鼓樂社,是彼此成就的過程,也是他們保護非遺藝術的良好開端。

  鼓瑟吹笙 代代傳匠心

  當西安鼓樂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東倉鼓樂社的樂師們仿佛樂上雲霄。讓西安鼓樂被更多人熟知,走向國際舞臺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夢想,“我希望,當有人提起西安的時候,浮現在大家腦海裏的不止是秦腔、兵馬俑、羊肉泡饃等,西安鼓樂也該是一個響亮的文化名片。”東倉鼓樂社樂師齊興峰説道。

傳承非遺藝術 西安鼓樂奏響盛唐氣魄_fororder_齊興峰採訪照_副本

東倉鼓樂社社員齊興峰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 攝影 段曉蕊

  作為東倉鼓樂社第八代樂師,齊興峰從15歲起就跟著范炳南、趙筱民兩位先生學習,堅持了18年。“我就是2004年被招募來的學徒。”齊興峰表示,“那時我們都很小,大家聚在一起就很快樂。師傅怎麼唱,我們怎麼學。師傅怎麼教,我們怎麼練。”他們從最基礎的讀譜、認曲、背韻、背扎等開始學習,一練就是一天、一天只練一樣。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15年在日本奈良的那場演出驚艷了世界,也堅定了他們傳承非遺藝術的信念。“結束後,所有觀眾站起來齊聲喝彩,掌聲雷鳴,持續好幾分鐘。大家紛紛前來獻花。”齊興峰認真地説,“學音樂是一種興趣,傳承是一份責任。”

傳承非遺藝術 西安鼓樂奏響盛唐氣魄_fororder_直播

東倉鼓樂社社員在直播 供圖 大唐芙蓉園

  基於這份責任,東倉鼓樂社盡一切力量去擴大西安鼓樂的影響力。他們把目光對準了當下火熱的直播市場。2022年4月,他們正式在抖音直播,開播初期觀看人數已上萬。齊興峰介紹,今年抖音總體播放量約4.2億,直播量約1個多億。看到越來越多的人追捧西安鼓樂,樂師們燃起了深入傳承和保護西安鼓樂的決心。

  非遺保護 永遠在路上

  針對西安鼓樂這項非遺藝術的傳承保護,大唐芙蓉園做出了一系列努力。

  “優待樂師,解決他們在衣食住行上的困難只是第一步。”大唐芙蓉園景區分公司演出管理中心副經理胡雯表示,合作前期,他們為樂師配備演出服飾和舞臺,除紫雲樓外,樂師們還能在園區內各大景點自由展示。只要有邀請機會,大唐芙蓉園便帶領樂社奔赴日本奈良、中國香港、德國等地進行音樂表演,讓高雅悅耳的演出響徹國際舞臺。

傳承非遺藝術 西安鼓樂奏響盛唐氣魄_fororder_DSC_8235

唐代宮廷燕樂《鼓》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東倉鼓樂表演現場 供圖 大唐芙蓉園

  通過和東倉鼓樂社長期接觸,大唐芙蓉園工作人員在傳承藝術非遺保護上有了新的靈感。經過數年打磨淬煉,西安曲江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出品唐代宮廷燕樂《鼓》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東倉鼓樂,除了傳統鼓樂,他們還融入劇情和“黑”科技元素,和樂師們合作編曲,讓作品更加符合現代讀者的口味。

  胡雯表示,他們還嘗試了西安鼓樂進校園項目,讓學生們了解、學習西安鼓樂,培養新一代樂師。雖然東倉鼓樂社第五代樂師們還很年輕,但對於西安鼓樂的保護傳承意識必須更進一步。

傳承非遺藝術 西安鼓樂奏響盛唐氣魄_fororder_胡雯採訪照_副本

大唐芙蓉園景區分公司演出管理中心副經理胡雯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 攝影 段曉蕊

  作為“世界級”“國家級”文化遺産,西安鼓樂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通過對西安鼓樂的傳承保護,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探索出了一系列珍貴經驗。陜西是一個文化大省,現有4個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91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674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因此,在非遺傳承保護上,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註定要走得更深更遠。從過去到現在,他們多次利用文旅優勢多次宣傳西安鼓樂、皮影、剪紙、秦腔等非遺藝術,促使非遺文化和潮流産業有機結合,讓市民遊客徜徉在陜西非遺藝術的世界,也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文 余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