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咸陽城遺址、西漢帝陵遺址群等歷史遺跡星羅棋佈,被譽為“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秦漢新城,提出全力打造“三個帶”的整體發展思路,“連接古今的秦漢文化帶”毫無懸念居於首位。在西安大踏步邁向“擁河”發展的背景下,“北跨”重點區域“三城三區”加快産業謀劃佈局,秦漢新城錨定4大主導産業,以深厚文化底蘊為基礎的文化旅遊産業,可以説是“北跨”産業“大軍”中的一個獨特存在,它將在這座新城錯位與差異化發展之路上率先破題,“千年渭水文旅走廊”呼之欲出。
西鹹新區秦漢新城
歷史在左 文化深度的具象表達
秦漢新城擁有一條縱跨兩千年的歷史軸線: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在這片土地上開創大一統基業,隨後200多年內,先後有9位西漢皇帝葬于咸陽垣上,形成綿延雄沉的“東方金字塔群”。軸線這端是秦漢新城的過去,那端則連著秦漢新城的未來。
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賦予秦漢新城文旅産業無限可能。近年來,通過對遺址保護的探索創新和文旅資源的優化整合,秦漢新城規劃佈局了大秦文明園、張裕瑞那城堡酒莊、秦漢國際馬術中心等一批歷史人文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特色文化旅遊景區,有著文旅産業高品質融合發展的優良基礎。
秦漢國際馬術中心
位於秦創原·渭河科創帶上的大秦文明園,是秦漢新城文旅融合發展的一次大膽創新與嘗試。園區分為秦文明廣場、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秦咸陽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三部分,整體建成後,將形成集文物保護、文化演藝、文創開發、影視拍攝和商業運營于一體,極具秦漢風貌特色的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大型歷史文化旅遊園區。
“目前佔地千余畝的秦文明廣場已建成免費開放,年遊客量可達300萬人次。隨著西安‘北跨’全面啟動,秦漢新城的文旅融合發展將迎來新突破。”秦漢新城文旅和大健康産業發展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秦漢新城大秦文明園
進入“擁河”發展時代,“北跨”重點片區人員流通、貿易暢通和區域融通加速,秦漢新城的區位、文化和資源優勢,正“具象”為一個個精品文旅項目,文旅深度融合已成為未來發展焦點。
“借力西安‘北跨’東風,秦漢新城將圍繞‘連接古今的秦漢文化帶’,把數千年渭水文化與豐厚的歷史遺存、優美生態環境有機融合,整體規劃、點狀突破、橫向拓展、串珠成鏈,在文物展示利用、産業培育、文旅融合上實現新突破,打造千年渭水文旅走廊,叫響秦漢文旅品牌。”秦漢新城文旅和大健康産業發展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未來向右 打造歷史軸線標識地
未來5年,西安將打造成為彰顯中華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西安拉大城市發展骨架,作為“北跨”發展紅利的重要承載區,秦漢新城文旅産業已準備“大顯身手”。
目前,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正加快展陳布展工作,預計明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對外開放。“陜歷博秦漢館是展示秦咸陽城、西漢帝陵等國家大遺址風貌的專題博物館,也是推動西鹹新區大遺址保護區建設的標誌性城市博物館。展覽將採用‘大歷史’+‘小專題’的形式,講述秦漢文明在中國文明連續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陜歷博秦漢館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
博物館北面,今年秦漢新城重點推進實施的秦咸陽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佔地2000余畝,將以遺址區環境整治和核心遺址區保護展示為主,打造以“核心遺址保護+農耕大地景觀”為特色的遺址公園,充分彰顯大秦文化的底蘊和魅力。
另外,秦漢新城今年還將集中力量推進實施秦風漢韻、夢回漢邑、大漢紫道等一批文旅融合重點項目,秦漢曆史文化資源正被深入、集中、有序地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歷史軸線”為核心的秦漢文旅生態圈呼之欲出。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秦漢曆史文化集中展示區和歷史軸線標識地。”秦漢新城文旅和大健康産業發展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融合為王 做實“文旅+”大文章
今年,秦漢新城還將著力在“文旅+”融合發展上取得新突破——發揮張裕瑞那城堡酒莊、秦漢新絲路數字文化創意産業基地、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等研學旅遊基地作用,開闢1條研學旅遊線路;以文促旅、以旅促商,以王府井奧萊機場店為載體打造慢生活購物休閒公園,大幅提升旅遊消費品質;依託秦漢國際馬術中心等項目,策劃具有秦漢特色、市民參與度高的文旅活動、體育賽事……
與此同時,繼續推進際華園冰雪運動中心、絲路營地等文旅融合項目,加快打造渭河生態旅遊廊道,豐富旅遊産業內容。不久的將來,區內多個文旅景區將形成聯動,以歷史文化體驗、研學旅行、觀光旅遊為特色的多條精品文化旅遊線路,將進一步激活秦漢文旅市場,叫響秦漢文旅品牌。
另一方面,秦漢新城將依託繁榮良好的文藝創作環境,推出一批接地氣、有特色的優秀影視、文學作品,發揮文化創意設計中心平臺優勢,推出一批特色鮮明、市場認可、效益明顯的文化創意産品,同時深層次挖掘秦漢戰鼓、五陵垣黑陶等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文化和經濟價值,推動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旅遊産業深度融合。
西安邁向“城中河”時代,推動文旅産業發展是秦漢新城的機遇也是方向。新征程中,秦漢新城將聚焦“做強文旅産業、做活文旅市場、做亮文旅品牌”目標,構建新型文旅生態圈和全域旅遊發展新體系,全力打造大西安文旅産業新高地,為西安市爭創國家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更高能級的國家中心城市貢獻力量。(西鹹新區秦漢新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