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叮、叮、叮……“國際茶日”中國主場活動,大使們來安康會喝什麼茶?
2023年“國際茶日”中國主場活動中的“大使品茶”活動將於5月20日晚在陜西省安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安康為大使們準備了哪些茶品,記者為您揭秘。
1.陜茶1號仙毫
陜西安康古稱金州,自古就是盛産黃金和茶葉的地方,是絲茶之路重要的茶葉集散地。安康地處秦巴山區,漢水之濱,青山綠水,雲霧繚繞,溫差大,漫射光多,茶葉持嫩性強,內含物豐富,富含硒元素。安康自主選育了適合當地的茶樹品種“陜茶1號”,利用現代工藝精心創制了“陜茶1號”系列茶品,具有“形美、色綠、香鬱、味鮮、富硒”的特點。中國是茶的故鄉,人們特別喜愛茶,高品質茶已成為追求享受高品質生活的必需品。一杯陜茶1號,純正清新、鮮爽甘醇、唇齒留香、回味生津,帶給您一份新感受。
2.蘭花香綠茶
“蘭香綠茶”鮮葉生長于海拔千米高山有機茶園,聚巴山靈秀,承漢水滋潤,歷歌風樓之山風,經雲霧熏繞、雨露潤澤、採早春單芽精製而成,時值山中蘭花盛開,因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經過蘭花的重染,加之獨特的製作工藝,形成“品種香、風土香、工藝香”于一體,生産出的茶葉幹茶條索細勻,色澤綠潤、滿披白毫。
3.“金陜紅”紅茶
金陜紅紅茶傳承百年世家紅茶技藝,採用世界上緯度最高的茶區——陜西平利縣境內含硒豐富的原生態茶鮮葉為原料,精心研製成國內首個極品富硒功夫紅茶——“金陜紅”,“金陜紅”系列産品外觀勻稱、條索緊結、油亮帶金毫,香氣:茶香馥鬱、湯色:金黃明亮,滋味:醇和甘甜、果香明顯。富含對人體有益的GABA(伽馬氨基丁酸)、單糖、低聚糖和多種氨基酸,其伽馬氨基丁酸含量高達1020mg/100g,是目前世界上含伽馬氨基丁酸最高的茶,具有促進深度睡眠的獨特效果。“金陜紅”産品在2016年榮獲第二屆亞太茶茗大獎“金獎”、第四屆中國茶葉博覽會全國鬥茶賽紅茶類“金獎”、2017年榮獲第九屆香港茶葉博覽會“金獎”。2014年第八屆國際茶博會上精裝“金陜紅”以5.5萬元拍賣價成為“茶王”。
4.閩秦白茶
閩秦白茶是一款新型富硒茶産品,是紫陽縣閔秦公司2012年研製開發的富硒白茶,2017年榮獲第三屆亞太茶茗大獎金獎。最早是利用福鼎白茶工藝試製樣品,再逐步利用紫陽種的鮮葉適制性來改進工藝,經過多次試驗改進工藝的關鍵控制點,直到其品質達到優質白茶標準後才進行量産。閩秦白茶原料産自紫陽大巴山深處,平均海拔800-1200米,既是國家飛播造林保護區,又是南水北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其口感純正、濃度適中、耐沖泡、香氣持久,且富含硒元素,對人體的健康有很好的益處,一進入市場就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認可和好評,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5.安康秦漢古茶
“安康秦漢古茶”以漢陽陵出土的距今2150年前的茶文物為標本原型,在中國茶葉研究所專家團隊歷時3年的努力下,恢復創新的一款新型茶品,是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的茶”,被茶學泰斗陳宗懋院士譽為“絲路瑰寶”。該茶品以富硒原生態茶鮮葉為原料,採取古法復原和現代工藝相結合的方式,經自然萎凋、創新酶化、緊壓定型而成,內含硒、鋅、鎂、維生素C、總黃酮等多種人體有益物質,典型特徵為“金銀鑲間色,清醇甘甜味”。目前已開發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四大類産品。
6.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産于湖南嶽陽洞庭湖中的君山,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茶之一,是中國六大茶類黃茶類的典型代表,盛産于唐,始貢于五代,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稱。每年只在“清明”前後七到十天,嚴苛採摘春茶首輪嫩芽,經殺青、悶黃、乾燥等十道工序歷72小時匠心製作而成。其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內呈橙黃,外裹白毫,有“金鑲玉”之美譽 ,因形式銀針,故名君山銀針。玻璃杯沖泡,“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槍林立”“萬筆書天”“雨後春筍”的杯中景觀,歷為古今讚譽,口清香沁人,齒頰留芳。獨特的製作技藝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7.福州十邑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始於宋朝時的福州,福州茉莉花茶製作工藝成熟于明朝,清朝後期是福州茉莉花茶的興旺時期。福州茉莉花茶獨特的窨制工藝,在數百年間均未傳到其他國家,目前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能窨制茉莉花茶。窨制,也叫熏制,簡單地講就是利用茶葉的吸附和茉莉花吐香,將茶味與花香融合。一款九窨的福州茉莉花茶,僅僅窨花就要經過81道工序,福州茉莉花茶用花選料精良,造就了福州茉莉花獨有的鮮靈濃郁品質,其香氣鮮靈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柔軟。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具有安神、解抑鬱、健脾理氣、抗衰老防輻射、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效,是一種健康飲品。(安康日報記者 劉淵 通訊員 崔世偉 吳峻琪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