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儀式現場
田疇染新綠,沃野披綠裝。2023年6月20日,由西安高新區管委會主辦的“夏日稻這裡”2023高新區農耕文化節啟動儀式在北大村拉開序幕。活動以插秧為引,推出“農耕體驗”“林間野趣”“鄉間大集”“創意打卡”四項主題活動,發佈“開心趣村遊”精彩點位,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有力展示高新區鄉村振興建設發展新成果,形成“全民參與”“農民喜愛”的農業文化氛圍,開啟高新區鄉村振興建設加速度時代。
據悉,活動前夕,高新區剛完成小麥的搶收工作。本次活動在貫徹落實西安市《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彰顯高新區“三農”發展特色和“三農成就”的同時,按照“農業+旅遊+文化+品牌+農耕”五位一體的發展思路,強化村域農旅産品開發及農業景區建設,助推高新區全面建設鄉村振興新格局,打造高新區可持續性發聲的“農旅融合”品牌活動。
體驗農耕文化 縱享林間野趣
北大村素有“秦嶺小江南”之稱,産業興、設施強、環境美,已成為市民週末打卡的網紅地。本次活動農耕體驗包含“插秧體驗”“插秧比賽”“稻田約定”,讓參與者感受農耕文化,體驗田園生活。在西安定居多年的王先生説,“我老家是南方的,沒想到北方還能插秧,等到了秋收,我還要來割稻子!”啟動儀式上還有“文藝演出”“手工體驗”等林間野趣活動,讓市民遊客在音樂與自然風景的融合中,體驗全新的鄉村美好生活方式,感受藝術與生態相融合的快樂,烘托輕鬆休閒、特色鮮明的活動氛圍。
玩轉鄉間大集 共赴鄉村畫卷
活動現場的展位前,展銷品種多樣的農産品,不但提升本地優質農産品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還增加現場氛圍。創意打卡裝置以“插秧、摸魚、趕鴨、採摘”四大農耕體驗為主題,通過多元化的活動,吸引來往遊客前去拍照打卡,自發宣傳傳播,擴大活動影響力。與此同時,主辦方還策劃推出了“出發趣村遊”系列欄目,圍繞自然露營、採摘垂釣、團建拓展、農場互動點位推薦,為遊客提供出行參考。
遊客逛鄉間大集
田間少閒月,六月人倍忙。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的祖先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農耕文化。隨著現代化的腳步,農業實施機械化,田園牧歌變得少見。而在北大村,春夏秋冬,歲月變遷,古老的農耕習俗經過世代傳承,依然留存至今。
時令催人插秧忙 不負田間好風光
北大村稻田
活動現場旁邊的稻田裏,村民搶抓晴好天氣,高品質開展水稻插秧工作,一簇簇綠油油的秧苗被快速整齊地“鋪”在田間,煥發出勃勃生機。手把青秧,種下一季希望;奔赴田野,拾趣萬畝稻田。
時令催人插秧忙,不負田間好風光。“夏日稻這裡”2023高新區農耕文化節是高新區廣袤土地上一席動人的共創盛宴,將農耕文化傳承與鄉村旅遊相結合,為市民遊客帶來了一場全新的農耕體驗,也為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助力。(西安高新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