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農銀行:黨建引領聚合賦能 凝心鑄魂再譜新篇
2023-07-04 16:40:3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雨晨責編:高崗

      近段時間以來,秦農銀行在主題教育走訪調研中聽到的各行各業心聲。從“板凳銀行”到全功能銀行,從手工記賬到科技助力,從傳統信用社到現代商業銀行,秦農銀行創新變革的步伐從未停止,已樹立起品牌特色鮮明,具有專業水準和優質服務,且充滿活力和創新精神的農商銀行形象。

  截至2023年6月末,秦農銀行資産總額約4400億元,較年初增加300億元;各項存款約3200億元,較年初增加300億元;各項貸款約2300億元,較年初增加近70億元;營業收入近87億元,同比增加近6億元,總資産規模位居全國農商銀行前列,凈利潤等指標超額完成年度時序任務,實現了速度與品質、規模與效益的高速協調持續增長。

  以學鑄魂 強化關鍵少數的引領力

  一直以來,秦農銀行堅持以黨員領導幹部為重點,分層分類制定學習計劃,堅持一個專題一個專題學、一個觀點一個觀點悟,組織全行170余名助理級以上管理人員,精心舉辦為期14天的主題教育讀書班,著力在原原本本學思想上下功夫,深入掌握精髓要義,全面提升認識層次。

  通過“秦農黨建”微信平臺刊發推廣主題教育學習內容及工作動態21條,通過理論自學、知識自測、主題黨日等方式,推進全行142家黨支部、2966名黨員共學科學理論、共悟思想偉力。

  以學增智 強化攻堅克難的凝聚力

  堅持從黨的科學理論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秦農銀行圍繞推進數字金融建設、提升普惠金融服務、重塑企業管理理念等重點,確定行黨委班子調研“九大課題”,班子成員帶隊深入重點項目、基層機構開展調研,緊盯急難愁盼任務逐一推動落實。

  秦農銀行搶抓數字化轉型時代機遇,以經營數字化、管理精細化、決策定量化為目標,成功上線信貸系統、數據平臺、電子銀行等一批重要系統,借助人臉識別、電子簽章等“大數據”技術帶來“高速”信貸服務。

  秦農銀行深挖陜西農村合作金融事業發展脈絡,探尋西北第一家——稻地江信用社創立背景及發展歷程,打造初心教育精品課程,主題教育期間邀請上級領導、主管單位參觀見學及行內教育培訓10余次,參觀學習受眾近千人,努力以文化內涵凝聚廣大幹部員工賡續紅色血脈、再建時代新功。

  以學正風 強化敢打能贏的戰鬥力

  把主題教育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打造秦農鐵軍的重要抓手,帶領全行幹部員工以學風帶作風、敢擔當善作為。秦農銀行堅持以上率下,從總行機關抓起,召開機關幹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推進會,對照“勤快嚴實精細廉”七方面要求逐一檢視查擺,直指要害、揭短亮醜,以紅臉出汗推動抓真碰硬;紮實推進紀律教育學習宣傳月活動,豐富教育形式,拓寬警示教育渠道,提高黨員幹部的黨性、法紀、廉潔意識,弘揚風清氣正的工作環境;探索以換位思考、體驗教學防治本位主義和官僚作風,深化機關與基層結對幫建工作,總行機關共選派272名員工,赴196個二級網點參與結對幫建,通過全年不少於21天的同吃同住同工作,教育引導機關幹部員工把身體沉下去、作風硬起來。

  以學促幹 強化服務大局的推動力

  秦農銀行相繼制定出臺《全面貫徹落實“三個年”活動精神16條措施》《關於金融支持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20條措施》《秦農銀行服務普惠小微企業十大創新舉措》,全方位加大金融支持高品質發展力度。

  秦農銀行設立“秦創原專營支行”“科技支行”,研發推出“秦科創”等系列特色産品,累計向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提供資金支持83.04億元,其中科技企業貸款餘額44.01億元,有效推動科技資源和金融資源不斷融合。

  秦農銀行全力支持鄉村振興發展,持續關注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在西安市各區縣同步推動金融科技服務農村集體資産監管工作,精準施策建成農村集體資産監管運營服務中心40個,實現“三資三化平臺”服務西安市村集體經濟組織近2000戶,服務率超70%,有力實現農村集體資産管理信息化、産權明細化、監督多元化、運行陽光化、效益最大化。

  秦農銀行主動擴大金融科技應用服務場景,助力全省營商環境創新示範區生動實踐,攜手雁塔區委區政府成功創建全省首個銀行政務服務驛站,實現209個自助服務事項于銀行營業大廳一站式辦理,全力打造金融服務融入基層治理、融惠便民服務、融通百業千行的良好格局。

  新征程使命光榮。秦農銀行將堅持黨建引領,以實際行動彰顯心懷“國之大者”、服務地方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秦農擔當,以實幹實績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篇章貢獻秦農力量。(秦農銀行黨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