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陜西電力:匯聚科技創新之力 奮力推進高品質發展
2023-09-29 18:53:5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娜責編:高崗

  9月22日,國網陜西電力召開2023年科技創新大會,全力抓好公司優化科技體制機制激發創新內生動力二十項舉措落地,更好服務陜西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在國家“雙碳”目標驅動下,國網陜西電力積極響應國家綠色低碳發展要求,主動發揮“先行官”作用,勇於改革創新,以服務地區穩經濟、促進能源轉型和服務人民幸福生活為重要抓手,著力破解西北地區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滯後、區域外送通道能力不足等問題,共同提升西北各省區參與全國綠色能源供應的主動權,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陜西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澎湃動力。

國網陜西電力:匯聚科技創新之力 奮力推進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圖片7

陜西榆林定邊縣白灣子鎮風電場

  用新能源繪就“雙碳”綠色底色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構建新能源佔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推動清潔電力資源大範圍優化配置。隨著“雙碳”目標正式提出三週年,新型電力系統的概念,伴隨著條條銀線逶迤至祖國的江河湖海、大山廣川。

  “雙碳”指的是碳達峰和碳中和。碳達峰是一個過程,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在達到歷史峰值後,進入平臺期並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波動,之後進入平穩下降階段。而碳中和是指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被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

  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後,煤炭、石油等石化能源被大規模開採和消耗,這類能源在使用過程中會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和有害氣體,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環境惡化。

  人們急需要變革,雙碳、新能源、綠色經濟,正成為當下社會發展的熱點詞彙,因此促進了今天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持續創新,我們稱之為“新能源”。

  我們從未停止對一度“綠電”的探尋。在國網陜西綜合能源服務中心,“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幾個字不僅醒目于墻上,更貫穿于國網陜西電力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雙碳”目標的全過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現代、智慧、低碳的新型電力能源企業形象。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一個重要目標是推動風光水等零碳能源逐步取代高碳的煤電,並最終成為發電主體。然而,風電光的突出弱點是不穩定,對天氣依賴性較大、波動性較大,那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依託國家電網創新體系,國網陜西電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探索創新組織體系,提升體系化攻關能力,奮力推動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比如建立西北地區首個抽蓄電站,建成投運陜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闢新能源配套電網建設“綠色通道”,深化應用新能源雲,為新能源規劃、建設、並網、消納、補貼等全流程業務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全環節工作高效化透明化,全力服務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6500萬千瓦……有理由相信,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逐步推進,未來,這一比重還將進一步提高。

國網陜西電力:匯聚科技創新之力 奮力推進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圖片8

國網陜西電力員工對光伏電站進行巡視

   新能源無限“風光” 新型電力生機勃勃

  “新能源是相對於水力發電、火電、核電常規發電來説的,是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達到避免浪費、節能減碳的目的。”國網陜西電力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國網陜西電科院”)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李華説。

  在陜北,有這樣一個地方,綠樹、白雲、風車交相輝映……這便是有著陜西最大的風光發電基地之稱的榆林定邊縣。2022年末,定邊縣風力發電裝機並網2860兆瓦,光伏發電裝機並網1970兆瓦,新能源發電量達70.96億度。

  2011年,從陜西第一個新能源場站開始,李華致力於為水電及新能源的電網支撐能力優化提升提供技術支撐,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行業的技術進步和行業發展。對於像李華這樣的技術人員來説,他們有著無限的勇氣去面對未知的挑戰。就如同一次“革命”,他們願意把自己的視線從傳統的道路上挪開,在新的道路上尋找新的開始。

  在距潼關120公里外的蒲城縣,一排排光伏板連線成片、整齊有序,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在藍天下綠意盎然,為這個關中小縣城調和出靚麗的綠色發展底色。

  “咱們這個項目佔地1400余畝,整個項目有16萬餘塊光伏板,一塊光伏板一天大概發電1.5度,年設計發電量5800多萬度,減排二氧化碳5.6萬餘噸。”陜投關中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站長陳碩偉説道。

  光伏,即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簡稱,是一種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有獨立運行和並網運行兩種方式。作為23條重點産業鏈之一,陜西光伏産業競爭力持續提高,並逐漸佔領全球産業制高點。

  綏德縣位於黃土高原腹地,陽光日照充足,光伏發展潛力巨大。就在前不久,國網榆林供電公司供電服務人員來到綏德縣名州鎮辛店村村民李軍家中,為其分佈光伏發電設備完成計量裝置安裝以及並網調試。光伏發電有著清潔低碳、穩定可靠,降低排放的優勢,村民利用閒置屋頂安裝分佈式光伏發電板,每年都可以享受到“陽光收益”。

  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之路,是新時代能源企業的發展共識。午後的陽光灑在榆林大錦辦公樓樓頂上,好像在上面鋪了一層亮光,猶如一輪“金太陽”。這便是國網榆林供電公司的屋頂光伏項目。“這個屋頂光伏項目自並網發電以來,不但為我們辦公樓提供了清潔、高效、綠色的電能,而且還大幅降低用電成本,我們現在自用基本靠這個就可以滿足了。”大錦集團後勤工作部負責人高曉雲説。據了解,榆林大錦辦公樓光伏發電站裝機容量78千瓦光伏電站,預計年發電量10.3萬千瓦時,年節約標準煤41.2噸,減少二氧化碳配方102.7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1噸,25年總收益181.6萬元。

  作為綠色清潔能源,大力推進屋頂分佈式光伏項目建設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和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的重要舉措,它不僅具有污染小、環保、能緩解局地用電緊張的優勢,更是一種新的能源發展趨勢,可以通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節能模式,滿足企業自身低碳發展。

  2023年又一個好消息傳來,9月5日12時22分,寶雞電網新能源發電功率達到780.48兆瓦,佔當時全網用電負荷的51.37%,新能源發電首次在寶雞電網實現過半。

  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不斷推進,國網陜西電力正在充電樁有序充電、分佈式光伏建設以及儲能方面積極探索,持續推進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 

國網陜西電力:匯聚科技創新之力 奮力推進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圖片9

國網陜西電力員工對充電樁進行檢查

  助力“雙碳”目標 提升電力資源優化配置能力

  從陜西西安市出發,沿著包茂高速一路向北行駛去,就會看到榆橫-濰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的起始站—橫山開關站,一座座鐵塔巍然聳立,一條條銀線縱橫交錯。這裡,正是陜西目前唯一一座特高壓交流開關站。

  陜西的電力資源通過橫山站源源不斷輸送到華北地區的千家萬戶,截至2023年7月28日,國網陜西超高壓公司1000千伏已安全運行2177天,向華北地區累計送出電量800億千瓦時,年度送出電量近百億千瓦時,相當於減少燃煤運輸361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077萬噸、二氧化硫17萬噸,為“碳達峰、碳中和”任務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陜西是能源大省,陜北地區不僅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而且具有良好的風、光等清潔能源開發條件。近年來,“陜電外送”成為陜北能源基地轉型發展的突破口。

  “西電東送”“北電南供”陜北—武漢±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于2022年4月16日10時正式投産,途經陜西、山西、河南、湖北4省,線路全長1137公里,實現了陜北能源基地與華中負荷中心的直接連通。今年6月初,這條“大動脈”輸送功率首次突破5000兆瓦,為湖北電網迎峰度夏電力可靠供應提供堅強支撐。

  新型電力系統是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載體。與煤炭方便遠距離運輸不同,水、風、光等資源只能就近轉化為電能,再通過電網送到負荷中心。這樣一來,推動跨省跨區輸電通道,提升電力資源配置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但是,在面對“靠天吃飯”,具有間歇性、隨機性、波動性的風、光等新能源,隨著其大規模高比例接入,除了保障“送得出去”,還要著力解決棄風棄光問題、推動“消納得了”。

  因此,深度調峰能力日益成為煤電機組重要的競爭優勢。國網陜西電力持續做好陜西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運營,充分發揮市場引導作用,不斷深化省內火電靈活性改造。督促火電企業做好靈活性改造計劃與機組檢修計劃統籌,合理安排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計劃。預計到2025年,全省火電調峰深度達60%。

  同時,發揮大電網統一調度優勢,合理編制和及時調整火電機組發電計劃和運行出力,充分挖掘現有火電機組調峰潛力;全方位提升新能源場站功率預測精度及機組涉網性能,推動新能源場站完善AVC控制系統,優化新能源機組與站內動態無功補償設備的協調控制。

國網陜西電力:匯聚科技創新之力 奮力推進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圖片10

國網陜西電力員工對10千伏135孟村線路進行巡視

  服務“雙碳”目標 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在位於西安蓮湖區的330千伏西安中心變電站工程現場,高空作業人員緊張有序地開展全封閉防塵降噪棚安裝工作。該變電站建成後可滿足西安市中心城區新增用電需求,完善地區電網網架結構。

  國網陜西電力按照“政府挂帥、企業實施”的模式加快推進電網工程建設。兩年來,陜皖、陜豫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推進,110千伏及以上項目核準223項,110千伏及以上線路工程開工3392千米、變電容量2840萬千伏安,投産2441千米、變電容量1444萬千伏安。

  國網陜西電力還加大配網建設改造力度,持續提升配網標準化建設管理水準,進一步提高配網供電能力。2021年8月至今,國網陜西電力共建成9331項配網工程。隨著未來大量新能源發電項目並網,可靠的新型電力系統成為新能源消納的關鍵。

  “今後要做的是持續提升新能源涉網性能。新能源的主動支撐能力,目前雖然功能實現了,但是對於電網穩定發揮的實際效能遠遠不夠,與新型電力系統中新能源的主體地位還不相適應。下一步我們要把新能源一次調頻效能大幅度提升,將它提高到至少10倍、20倍,但是這也可能會帶來新的電網的穩定問題或者本身的調頻、調壓問題。我們會通過研究新能源構網型控制及電網穩定柔性調控技術,促進新能源消納,提高電網的安全穩定性。”李華説。

  “雙碳”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將大量替代化石能源,電動汽車、分佈式能源、儲能等互動式用能設備廣泛應用,對電力系統安全、高效、優化運行提出更大挑戰,電網是各類能源轉換利用和輸送配置的樞紐平臺,因此保證電網穩定運行是至關重要的。為應對新的挑戰,陜西電網已經制定了多項舉措。

  “站區短時暴雨情況下,無人機巡檢、紅外測溫等技術對於巡視質效的提高太有效了,為咱們保障跨區電網平穩運行添足了底氣。”國網陜西超高壓公司陜北換流站運檢人員協同開展雨後特巡,確保陜武直流輸電系統大負荷安全穩定運行。

  據悉,國網陜西超高壓公司2023年秋檢工作持續81天,從9月1日開始,到11月20日結束。主要包括±1100千伏吉泉、±800千伏青豫、±660千伏銀東直流等6條跨區直流線路年度檢修,750千伏橫朔Ⅱ線等9條750千伏線路綜合檢修,±800千伏陜北換流站年度檢修等共計219項檢修計劃工作。

  與此同時,根據西北電網“十四五”發展規劃,此次配合乾縣變電站基建工程對運行近15年的330千伏老舊二次設備進行改造,計劃9月1日至10月24日完成13組刀閘、10套線路保護、13套斷路器保護、21台測控裝置、14台交換機的改造工作。工程完工後將全面提升全站二次系統性能,為電網平穩運行提供可靠保障。

  新型能源體系的建設,需要能源全流程、全環節協同發力、統籌發展。國網陜西電力大力支持電源側儲能建設,積極服務用戶側儲能發展,提供技術諮詢和並網服務。對符合國家規定的項目優先並網、充分利用,促進各類儲能設施逐步成為增強電力系統平衡調節能力、促進新能源充分消納的重要手段。到2025年,力爭全網可控負荷達到200萬千瓦,約佔全網最大負荷的5%。

國網陜西電力:匯聚科技創新之力 奮力推進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圖片11

國網陜西電力員工在鎮安抽水蓄能電站330千伏送出工程包一現場進行施工

   發展儲能 確保陜西電網行穩致遠

  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深入秦嶺腹地,映入眼簾的是陜西鎮安抽水蓄能電站。在青山碧水之間,下水庫蓄起的河水緩緩流淌著,與秦嶺群山交相輝映,宛如一幅壯麗秀美的山水畫卷。

  “電站建成後將有力增強陜西電網靈活調節和抵禦事故風險能力,每年可消納富餘風電、太陽能發電量12億千瓦時,年均節約標煤約11.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0.5萬噸、二氧化硫約0.28萬噸。”陜西鎮安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輝偉説。就在9月,陜西鎮安抽水蓄能電站下庫區蓄水工作順利完成,達到預計蓄水位,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預計今年年底首臺機組並網發電。

  鎮安抽水蓄能電站位於陜西省鎮安縣月河鎮,是國家可再生能源“十二五”發展規劃重點項目、西北地區首個抽水蓄能電站。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要儲能這個“超級充電寶”來配合常規電源,其作用是在電力需求較低的時段將電能轉化為水的勢能,在電力需求較高的時段則通過放水發電,以滿足電力需求,從而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和靈活性。

  在秦嶺腹地經商洛鎮安縣、安康寧陜縣輸送至西安鄠邑區的南山750千伏變電站同樣建設火熱。該工程為陜西負荷中心受端電網的電源支撐,為陜西電網建設供熱機組和新能源發電提供了有利條件,也為陜西省經濟發展提供強勁的新能源輸送。

  國網陜西電力服務全省綠色發展,爭當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推動者、先行者、引領者。2012年至2021年,陜西新能源發電量達962.22億千瓦時,按平均每千瓦時電耗原煤500克計算,共節約原煤4806.1萬噸。

  循大道,至萬里。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與建設新型能源的征途上,國網陜西電力堅決貫徹落實國家電網公司決策部署,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始終牢記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圍繞高品質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鬥力,不斷開創高品質發展新局面。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從“制”到“輸”、從“儲”到“用”,陜西源源不斷的電能,正在開啟新征程。(國網陜西電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