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中心”核心區建設一週年 西安高新區亮出“成績單”
2023-12-29 18:24:5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雨晨責編:高崗

  落地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孵化培育一批硬科技實力企業、前瞻佈局一批高品質科技項目……12月29日,在獲批建設“雙中心”核心承載區一週年來臨之際,西安高新區舉行新聞發佈會,全面介紹“雙中心”核心承載區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西安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楊華,發展改革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科技創新局、絲路科學城發展中心負責人出席發佈會並介紹相關情況。

  2022年12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批復支持西安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雙中心”),絲路科學城成為“雙中心”核心承載區。一年來,西安高新區緊抓“雙中心”機遇,聚焦打造“科學、科創、産業、服務”四大圈層,全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硬科技創新策源地、具有前沿引領性的未來産業衍生地和“一帶一路”頂尖人才首選地。

  “硬科技”引領 科創“利器”催生重大科技成果

  一年來,西安高新區圍繞“雙中心”建設需求,堅持“硬科技”引領,聚焦打造“科學、科創、産業、服務”四大圈層,積極構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産業化”全鏈條創新體系,落地建設了一批包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內的科創“利器”,催生出了一個又一個重大科技成果。

“雙中心”核心區建設一週年 西安高新區亮出“成績單”_fororder_圖片2

中科院地環所

  西安科學園是“雙中心”核心區的“主引擎”,也是科創“利器”的主要聚集區。據介紹,目前園區內中科院地環所項目已竣工,空間時頻技術研發平臺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大科學裝置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完成主體封頂,先進阿秒鐳射設施已獲得國家發改委可研批復……這些項目的順利推進,將不斷推動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方向與國家戰略佈局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務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

  西安科學園外,在西安高新區更廣闊的區域,還集聚了一批高能級、多層次創新平臺。其中,先進光子器件工程創新平臺、奕斯偉研發中心正式投用,唐晶量子化合物半導體研發平臺、北斗星基增強系統實現主體封頂,陜西空天動力創新中心、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正在進行主體施工。

“雙中心”核心區建設一週年 西安高新區亮出“成績單”_fororder_圖片3

奕斯偉技術創新中心

  數據顯示,目前,西安高新區已佈局2個大科學裝置,共擁有全國重點實驗室15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7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114家。今年以來,新增國家級孵化器1家、省級雙創載體8家,新增市級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62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1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508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362家,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彰顯。

  科創“利器”的聚集有力激發了科創活力,催生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2023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上,西安高新區發佈了領航者深海光學智慧導引系統、微電無人系統領域核心晶片技術、阿秒光脈衝測量技術、銫/銣原子鐘以及“啟明930”晶片等30項“硬科技重大突破”,展示了強大的創新策源力和引領力。

  在“雙中心”核心區建設引領下,西安高新區科創氛圍空前濃厚,全社會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高。據介紹,2023年西安高新區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達到8%,龍頭骨幹企業平均研發強度達到24.28%,明顯高於全國及省市平均水準。

  “軟環境”一流 未來理想城聯動兩翼托舉“雙中心”

  科技創新,需要人才、資金、平臺等多種要素,這些要素的聚集,需要良好的發展環境,即精準、全面的政策支持,佈局科學、品質一流的物理空間。

  在政策支持方面,今年以來,西安高新區在既有“1+5+N”政策體系的基礎上持續做“加法”,精準做“乘法”,全力營造有利於科技型企業成長的政策環境,賦能“雙中心”核心區建設。

  一年來,西安高新區通過“五培工程”,累計為1845家企業兌現政策資金1.85億元,力促企業由小到大、由大到強、由強變優;通過硬科技創新政策,累計為1950家企業兌付資金1.98億元,有力推動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通過“上市十條”,累計為394家企業兌付相關政策資金共計1.47億元,進一步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通過人才創新創業扶持、鼓勵突出貢獻、住房安居保障等10條政策,匯聚起産業領軍、企業經營、高端金融等五支硬科技創新人才隊伍,為“雙中心”建設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

  在物理空間建設方面,作為西安“雙中心”核心承載區的絲路科學城,在日復一日緊鑼密鼓地建設中,過去一年面貌日新月異,未來之城形象已顯。

“雙中心”核心區建設一週年 西安高新區亮出“成績單”_fororder_圖片4

絲路科學城

  據介紹,今年以來,絲路科學城區域緯三十二路等主幹道相繼打通,灃邑大橋順利合龍,“六橫六縱”路網體系日趨完善,立體交通體系日趨完善,群眾出行更加便捷;未來創元中心等11個總部項目加速建設,經濟形態更加綠色高端;西安大劇院科技中心、新羅酒店主體封頂,絲路創智谷竣工,永安渠商旅文化街區主體完工,華潤萬象生活、中國供銷集團、蘭桂坊等項目簽約入駐,城市品質能級不斷提升;大仁遺址公園、聽風公園、流光公園等一批綜合性公園和口袋公園對外開放,“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態格局初現。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深入推進産城融合發展,絲路科學城已肩扛“雙中心”核心承載區建設的重要使命步入全新發展階段,未來,絲路科學城將圍繞國家戰略需要,按照省、市秦創原創新佈局,緊密攜手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長安大學城“兩翼”片區,共同托舉西安“雙中心”的美好明天。(文/圖 張靜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