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工人在剛剛貫通的銅川隧道內為洞壁加設防水板。 陜西日報記者 楊光 攝
西延高鐵銅川隧道進口(2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 西延高鐵路基工程已完成設計總量的87%,無砟軌道完成設計總量的38%,橋梁工程完成設計總量的95%,新建8座站房全部開工
■ 西延高鐵建成後,西安至延安鐵路運行時間將從目前的2.5小時縮短至1小時左右
2月13日,由西成客專陜西公司建設、鐵一院勘察設計、中國鐵建大橋局施工的西延高鐵銅川隧道順利貫通,標誌著陜北革命老區首條高鐵——西延高鐵全線隧道貫通。截至目前,西延高鐵路基工程已完成設計總量的87%,無砟軌道完成設計總量的38%,橋梁工程完成設計總量的95%,新建8座站房全部開工。
西成客專陜西公司西延高鐵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周衛民介紹,銅川隧道位於銅川市耀州區境內,設計為單洞雙線,全長11098米,最大埋深約165米,共6個施工作業面。
“西延高鐵沿線地勢由南至北逐漸升高,隧址區主要穿越黃土臺垣區、黃土梁峁溝壑區及子午嶺低中山區3個地貌單元,具有長距離穿越黃土淺埋段、下穿地表多處構築物、塌方冒頂、沉降變形、岩溶發育等難點。”鐵一院西延高鐵總設計師劉文濤説。
為保障隧道施工安全,中國鐵建大橋局堅持以科技賦能施工生産。銅川隧道1號斜井作為科研依託工點,採用大機配套施工,配備了智慧鑿岩臺車、智慧濕噴臺車、智慧拱架臺車、智慧襯砌臺車、數字化防水板臺車和數字化仰拱棧橋成套智慧裝備,結合“GIS+BIM”技術,構建同步施工場景,實現了施工的可視化和可追溯性。
西延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包頭、銀川至海口的包(銀)海通道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後,西安至延安鐵路運行時間將從目前的2.5小時縮短至1小時左右,極大便利沿線群眾出行,對鞏固拓展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陜西日報記者 楊光 實習生 馮佳怡)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