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春天,意氣風發。
在長安區這片熱土,春花爛漫與城市樓宇交相輝映,沃野新綠與新興産業同富生機,鋼筋建設與巷陌煙火剛柔並濟,改革創新與實幹生産融合聯動……無數“步履不停、春山可望”匯聚成高品質發展新畫卷。
駐足回眸,2024年,長安區經濟社會發展可圈可點。
這一年,長安區決策者們秉持著矢志不渝的信念與無畏無懼的勇氣,于經濟發展、社會建設、民生改善等諸多領域中披荊斬棘、破浪前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2024年工業投資完成13.21億元,同比增長8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0.28億元,同比增長12.9%;全區在冊市場主體總量達13.37萬戶。
這一年,長安區以改革為筆,創新實幹,勇挑大梁,奮力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的道路上走在前、做示範,加快建設西部強區取得顯著成效,連續入選全國高品質發展百強區、全國創新百強區、全國工業百強區、全國旅遊綜合實力百強區和西部綜合競爭力百強區。
登高望遠,2025年,長安區將以建設科創高地、産業強區和宜居之城為目標,持續深化拓展全省“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八場硬仗”,大力推進“深化六個改革”和“九大攻堅行動”,以壯大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釋放各類市場主體新活力、取得科技創新引領新實效、邁上惠民融合發展新臺階、實現社會安全穩定新提升“五個新”,推進長安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加快推動西部強區建設邁上新征程。
聚力推進項目建設 築牢高品質發展堅實根基
在區域經濟發展中,重點項目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是産業升級的推動力,更是經濟騰飛的引擎。
2025年春節剛過,長安區開足馬力推動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一大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的重大項目精彩亮相,彰顯了長安區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堅定決心與強大魄力。其中,中航工業“黑匣子”研發基地項目、西北水電及新能源科技産業中心(三期)項目,體量大、前景好,將有力助推長安科技創新和生産性服務業提質增效。
重點項目開工儀式
新建項目提振城市發展底氣,一個個民生項目加速建設則讓發展更有溫度。
上塔坡村城改項目是長安區近年來啟動實施建設規模最大的城改招商引資項目。目前工程正在進行室內外設施的收尾工作,計劃今年6月底前交付村民使用。
從曾經的老舊城中村到如今的現代化品質社區,上塔坡村安置房的建設是城市發展的見證,更是民生改善的生動實踐。
位於常寧新區的魚包頭小學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又一優質教育資源將於今年9月與師生見面。佳龍·EMC城市廣場項目是為長安大學城量身打造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主題園區,預計今年10月建成。
為護航項目加快建設,長安區充分發揮區級領導包抓、處級領導包連線制,實行“四法”工作模式,為企業和項目提供“保姆式、跟蹤式、終身式”服務,區級主要領導多次開展項目服務集中座談,解決企業問題,為重點項目提供幫辦代辦服務,落實包抓項目責任制度,解決項目全流程難題,共同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
加快建設科創高地 把“硬科技”打造成“好産品”
在秦創長安創慧中芯産業園,高精尖的智慧製造企業加工車間裏機器飛轉,工作人員在各個工位上緊張忙碌,園區裏運輸車輛來回穿梭,一派繁忙的生産景象。
一花引來百花香。陜西華斯特瑞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新入駐園區,該公司主營電子産品加工及材料銷售,目前設備已全面安裝到位,生産車間裏井然有序。
隨著科創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各個産業園里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
2024年,長安區與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簽訂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8個,新認定省級瞪羚企業4家、新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40家,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9家,“1+7+N”特色産業聚集區初具規模,年産值80億元以上、帶動就業2萬餘人的7個工業園區和9個製造業基地加快建設,誠順創新科技産業園、融訊智慧製造港、西安洋天科技産業園等園區簽約企業96家、入駐74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1家。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1家,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603.7%。如今,越來越多的優質科創企業在長安區落地生根。
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2025年,長安區將全力推進區域發展,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進行校地合作,啟動建設未來信息港,以創建一流信息産業科創示範區為目標,協同轄區高校科研資源,圍繞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相融合,一體化規劃國家重點實驗室、大學科技園、創新工業園,實現信息科技創新策源地與高新信息産業集群協同發展。
發揮省“三項改革”“新20條”作用,謀劃環大學創新街區,深化校地融合、産研融合,形成“教育鏈、産業鏈、創新鏈”三鏈融合的創新共同體,積極探索“學科+成果+産業”模式,努力實現科技創新與産業融合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培育新動能。
以校地融合為依託,推進科創園建設,形成以鏈主企業為引領的特色科創園區。加大科技企業培育,支持科技企業建設研發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設立研發中心,開發特色産品。全年力爭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45家以上,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0家以上,儲備市級上市後備企業10家以上。
多項舉措提振消費 激發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長安區精心策劃、多點發力,不斷為消費市場注入新活力。
連日來,大到商圈企業,小到咖啡茶吧,小商戶、大企業在忙碌中迎接著一波波生意,帶來了消費市場的春日生機勃勃。
萬科生活廣場時尚雲集、長百新市的全齡消費、GOGO街區聚集潮流青年……這些商圈的煙火氣裏,藏著長安區最鮮活的商業靈魂。
典雅的書屋、咖啡館、民宿小院,愜意生活……長安區的美麗鄉村引來市民、遊客絡繹不絕,紛紛解鎖家門口的“詩和遠方”,住民宿、吃農家樂,吹著山風賞春花,喝一杯“鄉咖”,再購置特色農産品,帶著春天的禮物滿載而歸。
唐村梅園梅花迎春綻放
隨著天氣逐漸回暖,終南山下花海漫,“梅”好春光來長安。唐村梅園裏嬌艷的梅花迎春綻放,吸引遊客競相打卡,唐村已成西安遊客“微度假”的首選。3月16日單日遊客接待量突破11000人次,創歷史新高。
這只是長安區火熱消費市場的一個縮影。
2025年,長安區將高標準提升消費品質,發展首發經濟、銀發經濟、平臺經濟、夜間經濟,打造消費新場景。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加大省、市消費補貼宣傳力度和落實進度,促進汽車、電動自行車、家裝廚衛等更新換代和消費升級,提振消費信心。推進長安廣場步行街等傳統商圈提升改造,佳龍·EMC城市廣場建成開業。支持區供銷聯社高品質精準發展,有效服務鄉村群眾。
春色正好,且趁東風繪新卷。2025年,站在又一個新起點,長安區將繼續乘風破浪,向暖而行,把一張張“效果圖”繪製成一幅幅“實景畫”,步履鏗鏘、領航逐浪,奮力譜寫西部強區新篇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再立新功。(文 楊丹 楊凱 圖片來源:長安區委宣傳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