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之聲丨西安市人大代表于昊晅:建議智慧化賦能紡織業 深化科産融合
2025-03-27 14:52:0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高崗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張雨晨):3月25日—27日,西安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召開。期間,西安市人大代表、陜西路安特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昊晅在灞橋代表團分組審議時,結合自身工作並圍繞“産業發展”提出看法。

兩會之聲丨西安市人大代表于昊晅:建議智慧化賦能紡織業 深化科産融合_fororder_圖片2

西安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灞橋代表團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全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4.6%,凈增1307.02億元,總量達到13317.78億元。

  于昊晅表示:“作為西安紡織製造業的從業者,我深刻感受到這座城市正以‘深化六個改革’為引領,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2025年,西安謀劃超萬億元投資項目,重點佈局重大工業項目與戰新産業集群,這為傳統紡織業向智慧化、綠色化轉型提供了機遇。”

  近年來,西安紡織業正通過“搬遷升級”實現蛻變。灞橋區是西安“東拓”的總平臺和核心區,優越區位稟賦以及紡織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在紡織産業轉型升級中走出特色發展路徑。以西安現代紡織工業園為例,新廠區引進國際先進設備,同時延伸産業鏈,引入服裝、印染等配套項目,形成集群化發展。

  同時,作為一名企業管理者,于昊晅深切體會到政策支持對企業技術改造的助力——梯度培育政策鼓勵規上企業升規納統,數字化轉型平臺為中小紡織企業降低升級成本。

  面對氫能示範、未來産業佈局等新方向,他認為,紡織業需主動融入“科産融合”大局。“通過校企合作研發新型材料、智慧紡機,我們正探索將傳統工藝與數字經濟結合,提升産品附加值。”于昊晅説道。

  此外,他建議政府將紡織等民營企業聚合發力,形成鏈式集群,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紡織産業地標;同時,給予灞橋區紡織行業精準定位,將行業做細做強,如通過現代紡織示範園區建設、數字化技能“比武”等創新機制,使紡織行業青年就業留存率提升。

  “我非常期待西安進一步打通‘科技—産業—金融’循環,為紡織業引入耐心資本,同時依託中歐班列提升國際競爭力。作為産業代表,我將積極建言傳統産業與新興産業協同發展,讓‘西安製造’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于昊晅表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