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31日-4 月 3 日,2025“同根祭初祖 同心築夢圓”境外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走進陜西省渭南市,他們賞非遺、看農業、觀企業、品美食,在沉浸式探訪中,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採訪團在大荔冬棗棚了解冬棗致富經 攝影 彭一鵬
在大荔 看鹽鹼地如何“篩”出一顆致富果
3 月 31 日,站在大荔縣冬棗小鎮産業園觀景臺上,舉目遠望,萬畝冬棗大棚連天接地,像一片銀色的“海洋”……
“冬棗的效益怎麼樣?”“管理難度高不高?”“是否能抗乾旱?”……從種植面積到種植方式,從農産品生産到銷售,採訪團成員提問連連,渭南市大荔縣安仁鎮小坡村黨支部書記薛安全一一為採訪團解答。
20世紀90年代,小坡村是大荔縣有名的大村、窮村、亂村。1995年至1997年三年間,人均收入僅480元,萬畝鹽鹼灘地撂荒無人耕種。
窮則思變!薛安全是被村上請回來的“能人”,1998年當選小坡村黨支部書記。“是冬棗富了我們。”薛安全説,“這幾年我們依託冬棗採摘,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村裏開了民宿和飯店,修建了觀光小火車軌道。産業好了,在外上學、務工的年輕人也都願意回來發展,日子也越過越紅火了!”作為全國鮮食冬棗的優勢産區,冬棗既是大荔縣最大的“土特産”,也是富民強縣的首位産業、支柱産業。
如今,大荔縣冬棗種植面積達42萬畝,總産量超70萬噸,年産值突破90億元,全産業鏈産值突破百億元大關。2024年大荔冬棗區域公用品牌價值67.34億元,較上年增加8.32億元,價值增長率14.11%,品牌信譽度位列全國瓜果類第三,穩居全國果品品牌十強。品質非凡的大荔冬棗,已經佔全國冬棗市場的三分之一,不僅暢銷北京、上海、廣州、大連、浙江等大中城市,還借著“一帶一路”的東風,遠銷中亞、歐美等20多個海外市場。
“大荔冬棗不僅為當地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也帶動了相關産業的發展,作為媒體人我希望通過媒體的傳播力量,講好這裡持續向好的發展面貌,也要努力搭建起中外交流的友好平臺,讓非洲人也能品嘗到大荔特色農産品的美味口感,同時感受到我們舉世矚目的鄉村振興美麗畫面。”南非非洲時報副總編輯孫想錄説道。
採訪團在澄城縣了解澄城櫻桃産業發展 攝影 彭一鵬
在澄城 看小櫻桃如何助力鄉村産業大發展
4月2日,採訪團走進陜西澄城,連片的櫻桃大棚映入眼簾,一顆顆、一簇簇大櫻桃綴滿枝頭,果農正忙著為商戶採摘、裝盒,按訂單發給客戶。
“澄城櫻桃以果形大、色澤艷、甜度高、耐儲存聞名,不僅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北緯35°櫻桃黃金生長帶,更憑藉‘澄城櫻桃甜蜜蜜’的廣告語風靡全國,現在澄城櫻桃成為陜西果業的一張閃亮名片。”澄城縣華星現代農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劉美勤向採訪團成員介紹道。
澄城櫻桃 攝影 吳明玲
櫻桃果汁、櫻桃果脯、櫻桃香皂……在位於澄城縣趙莊鎮的陜西百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品類眾多的櫻桃深加工産品深深吸引著採訪團成員的注意。“我們是櫻桃深加工企業,目前已成功申請5項實用新型專利。未來,我們將加大新技術的研發力度,進一步延伸櫻桃産業鏈。”該公司負責人和勝軍説。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帶動下,澄城打開了櫻桃高品質發展的新路子。澄城縣與亞果會合作,每年在國內主銷城市、國家級大型批發市場舉辦專場推介會20場以上;與全國500多家客商建立了穩定的供銷合作關係,贏得了消費者、市場的信賴和認可。澄城櫻桃不但進入盒馬鮮生、永輝超市、華潤萬家、明康匯等全國各地中高端商超,更走出國門遠銷阿聯酋迪拜等國家,實現了陜西櫻桃出口“零”的突破。
“櫻桃産業近年來的品牌效應方面已初具成效,尤其在陜西、西北地區尤為顯著,希望後期澄城櫻桃能多加強國際合作,提升物流能力,讓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吃到咱們甜蜜蜜的櫻桃。”香港經濟日報記者曹樂説道。
在白水 看“三瑞”蘋果如何映紅果農致富路
採訪團在白水縣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蘋果試驗站了解蘋果研發栽培史 攝影 吳明玲
“咔嚓”,一口咬下手中青黃色的蘋果,脆甜甘洌的蘋果香開始在周圍瀰漫,除了脆和甜的味覺享受,甚至還有淡淡的玫瑰香!這是來自陜西白水的本土蘋果品種—瑞雪蘋果帶給採訪團成員的口感體驗。
陜西渭南白水縣一直流傳一句話,“蘋果種三瑞,效益翻兩倍。”“三瑞”指的就是“瑞陽”“瑞雪”“瑞香紅”蘋果品種,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趙政陽教授團隊于2015年育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優質蘋果新品種,其中瑞雪蘋果更被稱為綠色的中國版“富士”。
白水蘋果 攝影 吳明玲
“這裡是西農在校外建設的第一個實驗站,主要承擔了蘋果新品種選育、新技術推廣工作。近20年來,我們選育了11個蘋果新品種,在全國推廣了60多萬畝,也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建設了試驗示範站和示範園,將新品種也引入了當地,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行試驗示範和推廣工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蘋果試驗站站長高華介紹道。
連日來,蘋果種植大戶、白水縣秋林蘋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林秋芳一直忙著將育好的蘋果樹苗起苗出圃,準備交付。從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到掌握果園核心管理技術的鄉土人才,這一路她走了23年,她師從陜西省蘋果産業體系首席專家趙正陽教授,從果樹嫁接學到苗木繁育,再到新品種推廣。“咱們不管是蘋果苗還是蘋果市場反響都特別好,目前全國各地都有銷售,吃了咱蘋果的人都成咱的宣傳員了。”提起銷售情況,林秋芳笑著説道。
在白水縣潤泉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廠區生産線上,一個個蘋果經過清洗依次進入檢測通道,按照重量、果形、甜度等指標被分揀裝箱,由冷鏈物流車運送到港口。“我們在瑞麗口岸建有蘋果展示中心,在泰國建有海外倉,服務陜西10余家果品出口企業,鮮果長期出口泰國、越南、新加坡等國家。”該公司副總經理趙存説。
“我了解到白水蘋果也發往東南亞地區,希望通過我們海外華文媒體的大力宣傳,能夠讓中國和印尼的商貿往來更加緊密,讓陜西的果蔬走向印尼市場,走向世界。”印度尼西亞華裔總會副秘書長、印尼鹿見寰宇新媒體社長章維佳説道。
“渭南物華天寶,冬棗、蘋果、櫻桃、葡萄、西瓜、甜瓜等農特産品應有盡有,且品質非常好。印象最深的是渭南農業的科技含金量很高,在科技的加持下,一縣一品特色鮮明,大荔的冬棗、澄城的櫻桃、白水的蘋果各有韆鞦,尤其是中國自主研發的蘋果新品種瑞陽、瑞雪、瑞香紅在渭南種植大放異彩,讓我們對中國農業的未來充滿了信心。”香港大公文匯記者張仕珍説道。
當關中風韻遇見現代氣象,當資源稟賦碰撞創新思維,這裡涌動的不僅是發展的浪潮,更有這座關中小城擁抱世界的誠摯邀約。(文 吳明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