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向西開放出境“第一站”——西安和阿拉木圖攜手打造國際物流運輸“新支點”
2025-07-21 11:11:26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王菲

  2024年2月28日,西安浐灞國際港,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投入運營,服務範圍覆蓋中亞、東南亞及跨裏海沿線國家。

  2025年6月10日,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中國·西安哈薩克斯坦碼頭投入使用,成為中國向西開放出境“第一站”。

  作為首屆中國—中亞峰會的重要成果之一,兩個碼頭的投用推動西安和阿拉木圖更加緊密連接,實現從“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的運輸升級,也為推動雙方各領域務實合作向更高水準、更深層次邁進注入了新動能、創造了新機遇。

  運營能力再提升——

  貿易交流更密切

  6月10日,在哈薩克斯坦,中歐班列(西安—阿拉木圖傑特蘇)首發班列抵達儀式舉行。這標誌著中國·西安哈薩克斯坦碼頭正式投用。

  藍圖變成現實,讓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小軍心潮澎湃:“看到客戶對這個項目充滿期待,我覺得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作為投資運營主體,我們將加快提升運營能力,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哈薩克斯坦企業走進中國提供更多更適用、更公平、更開放的新平臺,以及更低物流成本的通道。”

  這是友誼的碩果。

  中國·西安哈薩克斯坦碼頭由西安國際港集團與哈鐵海關公司合資建設,具有裝卸堆存、運輸換裝、存儲展示、綜合辦公4個功能;場站及堆場面積9.2萬平方米,年設計産能11.5萬標箱;配備1.2公里鐵路裝卸線,擁有“1100+”標準箱堆存能力,可滿足大規模商貿和物流需求,將成為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國際物流運輸的“新支點”。

  這是開放的前沿。

  連接兩個碼頭的中歐班列(西安)多次刷新紀錄:首個開行西安至波蘭斯瓦夫庫夫寬軌直達專列;首個開行跨裏海穿越馬爾馬拉隧道線路;“四去三回”雙向高頻運行,成為全國開行密度最大的全程時刻表班列……

  據國鐵集團統計,今年1月至5月,中歐班列(西安)開行2670自然列,同比增長41.5%。其中,中亞方向開行703列;運送貨物總重305.9萬噸,同比增長52.3%;發送集裝箱27.1萬標箱,同比增長35.4%。

  這是發展的脈動。

  經過一年的高效運轉,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不僅有力提升了中哈兩國的貨物集結、分撥能力,還為進出口、過境貨物提供了優質服務,為企業開展國際貿易提供了更多合作機會。截至今年5月底,該碼頭已累計轉運貨物超18萬噸。

  “數字化”轉型再升級——

  智慧碼頭服務優

  “口岸換裝更快,貨運時間更短,貨運服務更優。”西安普菲特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想對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的高效運行讚不絕口,“合作以來,口岸換裝時間從以往的3天至4天,提升至當天3小時內完成。不僅如此,貨物裝箱、運輸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幫助企業拓展了更多業務。”

  在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的助力下,西安普菲特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發往中亞等地的貨物從2023年的1200多櫃提升到如今的3000至4000櫃。此外,該公司在阿拉木圖設置了辦事處,可為客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李想介紹:“如今,我們公司可以將業務拓展到中亞的各個方向。”

  如此顯著的效率提升,得益於全流程數字化服務的轉型升級。

  “過去每趟班列都需攜帶大量紙質單證隨車運輸。貨物抵達口岸後,需對集裝箱貨物的紙質單據進行人工審核,完成審核後方可辦理換裝通關手續。光是審核每個集裝箱約兩釐米厚的紙質文件,就耗費了大量時間。”中哈(西安)商貿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蔣昊辰介紹,如今,通過構建數字化平臺實現數據互聯互通,關鍵單據信息通過雲端即時共享,實現了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與西安國際港站集裝箱裝卸場區的實時聯動,構建起集裝箱“即到即辦”的智慧調度體系。依託中歐班列智慧訂艙平臺,客戶在線提交完整資料後,國內外鐵路部門和海關機構即可在線協同辦理業務,大幅壓縮鐵路運輸單據審核週期,有效降低綜合物流成本,實現了智慧物流服務的轉型升級。

  “新支點”提供新機遇——

  中歐班列通全球

  “今年,公司已接到5萬多臺洗碗機的訂單,每天都在加班加點生産。”6月18日,陜西康佳智慧家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釗指著高速運轉的洗碗機生産線説,“這款全嵌式洗碗機在智慧操作、節能環保等方面進行了升級,受到海外客戶青睞,訂單量持續增長。”

  依託中歐班列(西安),康佳洗碗機的“出海”之旅更加便捷。“産品完成生産後,一天內即可裝箱發貨,儲存、運輸和中轉等綜合成本可降低三分之一。”陳釗説,不僅如此,中歐班列(西安)的運輸時間只需15天左右,比海陸聯運節省了近一個月時間。

  截至5月22日,康佳集團已通過中歐班列(西安)發運47個專列72個貨櫃,出口洗衣機、洗碗機、冰箱等産品22.7萬台。

  滿載貨物的列車是“一帶一路”商貿興盛的見證。以建設國際物流運輸“新支點”為契機,中歐班列正續寫著新的絲路傳奇。

  2024年,中歐班列(西安)開行4985自然列,同比增長25.1%,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穩居全國第一。在其引領帶動下,西安成為全國首個累計開行中歐班列數量突破2.5萬列的城市,約佔全國開行總量的四分之一。

  站在新起點上,這支奔馳不息、聯通萬里的“鋼鐵駝隊”正持續降成本、提效率、優服務,助力陜西積極擁抱世界、融入世界。

  “我們將加快建設俄羅斯莫斯科、阿塞拜疆巴庫等場站,積極謀劃匈牙利布達佩斯、白俄羅斯明斯克場站項目,實現‘樞紐對樞紐’多點升級,為陜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注入新動能、增添新動力。”西安浐灞國際港管委會主任楊兵説。(陜西日報記者 侯燕妮 蒲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