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表演中 受訪單位供圖
近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附屬小學的24名孩子,憑藉原創舞蹈《漢水清清漁鼓情》在第十三屆“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中從全國入圍的160余部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一舉摘得最高榮譽“小荷之星”。這群平均年齡不到10歲的西安娃,用稚嫩卻優美的舞步,讓千年非遺“鎮巴漁鼓”在舞臺上煥發青春光彩。
傳統韻味與現代舞蹈相融合
“光腳片兒,下秧田,逮個螃蟹賣酒錢……”7月30日晚,鄭州大劇院的舞臺上,孩子們清脆的陜南方言唱詞伴著漁鼓聲聲,瞬間將觀眾帶入秦巴山區的山水畫卷。
可誰能想到,半年前這些娃娃連漁鼓都沒摸過。
“剛開始練夾板,孩子們手上全是紅印子。”指導老師張婷婷和李楊十分心疼地表示,為了還原鎮巴漁鼓“簡板敲擊”的獨特韻律,小舞者們每天要重復上千次手腕翻轉動作。一個孩子向記者展示磨出繭子的虎口,“楊老師説,漁鼓是老祖宗的手藝,我們要跳得比真的還像!”
舞臺上,小演員們手持漁鼓、踏過竹橋,宛如清清江水中的小魚在流動樂聲中自由穿梭。“小漁夫”通過獨特的肢體語言與舞臺敘事,讓漁鼓開口“説話”,既保留了漁鼓表演的傳統韻味,又融入現代舞蹈的靈動與創意,向大家編織了一個充滿童趣又寓意深刻的千年故事。
據介紹,《漢水清清漁鼓情》創作靈感根植于陜南秦巴山區那迴響千年的漁鼓之中,在張偉娜、楊蕙羽兩位編導的巧妙構思下,以“漢水”為魂、“漁鼓”為形,通過漁鼓筒簡板的動態復刻、板腔曲牌的舞蹈轉譯、孝善倫理的當代敘事,把鎮巴漁鼓“一人一鼓一世界”的質樸內涵用舞蹈的形式進行呈現,展示了非遺從“活態傳承”到“青春表達”的舞蹈進化之路。
把非遺“種”進孩子心裏
“非遺不是博物館裏的古董,它應該活在孩子的笑聲裏。”編導張偉娜談起創作初衷時眼睛發亮。她和搭檔楊蕙羽多次深入陜南采風,最後決定用“兒童視角”重構漁鼓故事——把千百年來活在漁民心中的曲牌化作“小魚戲水”的隊形,將孝善倫理變成“祖孫對唱”的溫情場景。
舞蹈中那段令人叫絕的“竹橋踏歌”,孩子們開始時總踩不準節奏。楊蕙羽索性把竹橋搬進教室,陪著孩子們一遍遍練習,直到最後一個舞步與漁鼓聲嚴絲合縫。
“看他們現在跳得這麼靈巧,就像山澗裏的小鯢魚!”楊老師笑著比劃。
記者了解到,鎮巴漁鼓作為陜南地區的傳統民間曲藝,本身可舞性較弱,且缺乏現成的民間動作元素可供借鑒,這對編導而言是不小的挑戰。在創作中,編導們突破常規,借助“簡板”與“漁鼓”的節奏配合,獨創了其專屬的動作語匯;在舞蹈音樂中融入鎮巴方言的漁鼓唱段,孩子們用稚嫩的嗓音演繹“光腳片兒,下秧田,逮個螃蟹賣酒錢……”等本土化唱詞,既強化了地域辨識度,又以舞蹈藝術載體展現了陜西優秀民間藝術的特色。
“娃娃們把漁鼓跳活了”
當小舞者在舞臺上化身秦巴山中緩緩起舞的精靈,漁鼓的質樸拙趣與秦巴山的靈秀光華交相輝映,美輪美奐……此時此刻,他們在排練廳裏那曾浸透汗水的每一個動作,都閃耀著藝術和夢想的光芒。
評委們驚嘆這是“會飛的傳統文化”,舞蹈中太多的巧思讓他們嘆為觀止:用舞蹈轉譯方言唱腔,以簡板碰撞模擬溪水叮咚,甚至服裝上的每一道藍染波紋都對應漢水支流走向。
獲獎當晚,編導們收到鎮巴老藝人的視頻:“娃娃們把漁鼓跳活了!”
張偉娜和楊蕙羽告訴記者,非遺的創新不是對傳統的背離,而是在理解其內核後的“再表達”,鎮巴漁鼓的魂在於“接地氣的生活敘事”和“明快的民間節奏”,“我們所做的,是用孩子們跳躍的舞姿和天真的唱腔把這份民族魂用舞蹈的形式重新講了出來。”
獲獎歸來的小舞者們如今有了新目標——要把漁鼓教給更多同學。9歲的萌萌説:“我們要當非遺的小火種,讓漢水永遠清清,漁鼓永遠叮咚!”
這群西安娃的身上,讓大家看到了傳統文化傳承最美的樣子——不是機械的複製,而是讓千年非遺與童心碰撞出新的火花。當漁鼓聲與歡笑聲交響,文化傳承便有了最生動的注腳。孩子們純粹的童心和充滿想像力的肢體,是非遺傳承——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土壤裏找到生長的姿態。
陜西省舞蹈家協會少兒舞蹈委員會主任劉輝表示:“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非遺文化在舞蹈作品中煥發新生的璀璨印證,更為我們打開了非遺文化通過舞蹈藝術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大門。”
西安報業去全媒體記者職茵 實習生謝思琪 屈思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