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全景掃描: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啟示
2025-08-15 23:00:5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王菲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柳洪華):八百里秦川秋意初染,二十余國使節步履鏗鏘。8月10日至15日,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聯合主辦的“古今交響 一見鐘‘秦’”——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活動成功舉行。來自20余國的駐華外交官穿行西安、咸陽、寶雞、銅川四城,透過歷史煙雲觸摸發展脈動,在傳統與現代的交響中深度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陜西實踐,探尋其蘊含的全球合作機遇與普適發展智慧。

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全景掃描: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啟示_fororder_圖片25

活動啟動

  歷史長河照見文明新章

  當馬拉維駐華大使艾倫·欽泰扎登上遺址高臺,驚嘆秦人的規劃理念、建築智慧和構建國家認同;當咸陽博物院的青銅器銘文與茂陵的石刻駿馬,成為駐華外交官解讀中華文明連續性的生動注腳,歷史的厚重感在深入了解中煥發新生。

  “你們不僅擁有帝陵,還擁有一些石刻,這讓我了解了很久以前中國人的歷史,正是他們造就了今天的中國,也支撐著中國人在未來繼續前行。”科特迪瓦駐華外交官阿達馬·科內説道。

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全景掃描: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啟示_fororder_圖片26

駐華外交官參觀陳爐古鎮

  銅川陳爐,這座被時光與窯火淬煉的“千年瓷都”,早已超越靜態遺産的範疇。駐華外交官們在耀州窯陳爐博物館了解陳爐窯金、元、明、清的發展脈絡,以及制瓷原料、技術;在王家瓷坊,手工藝人現場進行制瓷手藝,墻壁上擺放的泥塑、瓷器製品都令人驚奇……這一切都很古老,又都很新奇。

  “歷史的作用非常令人驚嘆,在陳爐古鎮可以看到歷史的倒影。我國也有類似的手工藝品,現在有人在做這種工藝品。但我認為需要在這裡學習保護文化遺産的模式。”尼泊爾駐華大使館公使帕爾巴蒂·阿裏亞爾説。

  此外,在西安城墻、大唐不夜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駐華外交官們聆聽古老的中華文明的時代新聲。

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全景掃描: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啟示_fororder_圖片27

駐華外交官參觀秦咸陽宮遺址博物館

  文化傳承綻放産業之花

  從跨越六百年的縷縷茶香,到中歐班列帶來的陸港繁忙;從“以茶易馬”“以茶治邊”的茶産業佳話,到共建“一帶一路”的“中國方案”……傳統文化在科技賦能中綻放的時代光華,古老歷史展現穿越時空的智慧,讓駐華外交官們看到了文明對話的深層可能。

  “咸陽茯茶不僅是一種商品,更是一種將中國人民與世界聯繫在一起的文化。從這麼多種類的茶可以看出,中國人非常擅長利用自然資源,他們知道如何將自然與人和諧統一。”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駐華大使館新聞官曼蘇裏説。

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全景掃描: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啟示_fororder_圖片28

駐華外交官品味涇渭茯茶

  在陜西,茶與酒都飽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龍窩酒坊作為“秦地古酒文化傳承縮影”,集中、完整、生動地保存和展示了這一地域特色文化的核心要素與傳承脈絡,從釀酒的原料選擇、釀造工藝到酒器的使用、飲酒的禮儀,都體現著秦地酒文化的精髓。

  韓國參贊具芝英感慨道:“這樣的傳統技藝太珍貴了,它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我們應該保護好這些人類的寶貴財富。”

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全景掃描: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啟示_fororder_圖片29

駐華外交官一行了解龍窩酒歷史文化

  柳林酒文物酒海庫、自動化制酒車間,也讓駐華外交官們深入了解了柳林酒3000年曆史傳承,更見證了古法釀造工藝與智慧釀造技術的創新融合,為傳統工業轉型提供了“軟硬結合”的升級範本。

  “柳林酒深厚的歷史文化、先進的釀酒技術,以及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為薩摩亞發展特色産業提供了寶貴借鑒。同時,薩摩亞也願意成為柳林酒進入南太平洋市場的橋梁,期待雙方在酒業領域拓展合作空間。”薩摩亞駐華大使盧阿馬努韋·馬裡納表示。

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全景掃描: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啟示_fororder_圖片30

駐華外交官參觀柳林酒廠

  阡陌沃野書寫“鄠邑模式”

  在鄠邑區毅朝現代農業園的葡萄架下,與果農共話“一粒葡萄的增值之旅”;在栗峪口村咖啡店,與“嫂子”咖啡師交流工作狀態;在龍窩酒文化博物館裏,熱議非遺技藝與鄉村旅遊的深度融合模式;在蔡家坡村,與戶縣農民畫的創作者合影……藝術重塑鄉村、人才賦能鄉村、産業振興鄉村的圖景令駐華外交官們頻頻駐足、交談記錄。

  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公使帕爾巴蒂·阿裏亞爾由衷感嘆:“真沒想到!這裡的藝術不是放在美術館裏,而是像從土地裡長出來的,和秦嶺的雲霧、村莊的炊煙那麼自然地融在一起,這就是人與自然該有的樣子啊。”

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全景掃描: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啟示_fororder_圖片31

駐華外交官欣賞戶縣農民畫

  當農村居民在鄉村新業態實現角色轉換,當電商直播成為鄉村産品的遠銷新通道,駐華外交官們紛紛饒有興致地了解具體做法、體驗直播帶貨,中國鄉村振興的“鄠邑模式”讓每一位駐華外交官都找到契合點。

  “在鄠邑的鄉村,我們看到了自然資源、人才創業、旅遊、藝術等的結合,只有將生産活動與自然聯繫起來,才能實現鄉村振興。同時,我希望能將這裡的葡萄種植技術引進到尼泊爾南部地區。”尼泊爾駐華大使館公使帕爾巴蒂·阿裏亞爾説。

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全景掃描: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啟示_fororder_圖片32

駐華外交官走進毅朝現代農業園

  創新協同共塑未來産業

  在翔宇醫療康復醫療器械研究院,各類高端醫療裝備讓外交官們親手觸摸到“新質生産力”的澎湃動能。在長安先導生命科學産業創新中心,細胞治療技術和3D列印心臟,為駐華外交官們描繪出未來産業的輪廓。

  “翔宇醫療有很多先進實用的醫療儀器,我了解了它們的價格、醫院應用情況、適用的人群比如運動員等等,我認為我的國家有這樣的需求,希望可以與這家企業進一步對接,我留了聯繫方式。”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科技參贊可汗·穆罕穆德説道。

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全景掃描: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啟示_fororder_圖片33

毛裡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駐華大使阿卜杜拉希·維拉利體驗鐳射低頻交變磁場治療儀

  同期舉行的駐華外交官科技創新合作(西安)分享會,駐華外交官與中國專家學者、企業家以科技為媒,共同探討科技創新與合作的方向。

  “作為南太平洋上的島國,斐濟對科技創新有著獨特而迫切的需求,‘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們架起了前所未有的合作橋梁。為此,我提出合作願景,聚焦綠色科技,推動清潔能源技術研發與應用合作;共建藍色未來,在可持續漁業、海洋生態監測等海洋科技領域合作示範項目;暢通人才之河,鼓勵青年科學家、技術人才的交流互訪。”斐濟駐華大使李振凡提議道。

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全景掃描: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啟示_fororder_圖片34

駐華外交官了解人體心臟3D列印技術

  陜西省智慧交通産業中試基地,感測器生産線上的安全監測儀器設備、中試測試區的北斗衛星通信類産品,以及智慧交通數字服務中心的實時巡檢畫面,一幅“未來交通”畫卷引發現場熱烈提問。

  西安公路研究院,不同應用場景的無人機,精準物流、行業巡檢、環境監測、應急響應等專業低空作業服務,繁忙的“空中高速路網”引發關於“低空經濟”的合作期待。

  陜西交控集團展廳,巍峨的秦嶺終南山隧道、天台山隧道等世界級工程,沙盤上規劃至8080公里的“2367”高速公路網藍圖,路網監測指揮中心大螢幕上實時跳動的數據流和監控畫面,科技創新賦能交通建設的做法受到稱讚。

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全景掃描: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啟示_fororder_圖片35

駐華外交官參觀陜西交控集團

  津巴布韋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潘迪賽·馬耶拉發出感慨:這種實時監測、智慧調度的模式,對他們國家路網管理大有啟發。“中國的智慧交通發展速度值得肯定。”潘迪賽·馬耶拉説道。

  這些道路不僅連接地理坐標,更在高效編織的發展網絡。陜西在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提升國際物流樞紐能級的經驗,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深化互聯互通合作提供了重要支點。

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全景掃描: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啟示_fororder_圖片36

“古今交響 一見鐘秦”——駐華外交官科技創新合作(西安)分享會

  從文明對話到發展協同的絲路共鳴

  秦嶺腳下,一曲“古今交響”激蕩世界迴響。六天的深度調研構築起一個傳統與現代輝映、創新與開放激蕩的立體陜西。這場精心設計的“外事+外宣”深度實踐,讓駐華外交官們自發成為“中國故事”和“陜西機遇”的全球講解員。

  世界看見的不僅是陜西的精彩蝶變,更是一個古老文明在新時代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陜西以歷史底蘊為根基,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開放合作為路徑的發展模式,為發展中國家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現代化道路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全景掃描: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啟示_fororder_圖片37

駐華外交官參觀企業微展

  千年絲路,因創新與開放的澎湃激蕩,煥發出聯通世界、共創繁榮的永恒魅力。

  當代陜西,以開放與機遇的雙重引力,從三秦大地走向廣闊的國際合作舞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