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自古帝王都”。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曾見證駝鈴聲聲、商旅不絕的文明互鑒盛景;如今,在這片孕育創新活力的土地上,交通科技的突破正書寫著新時代互聯互通的新篇章。8月14日,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聯合主辦的“古今交響 一見鐘‘秦’”——2025駐華外交官陜西調研行活動,走進陜西省智慧交通産業中試基地。薩摩亞、哥倫比亞、斐濟等十余個國家的駐華外交官近距離探尋中國交通科技創新從實驗室走向實踐應用的 “最後一公里”,為國際社會觀察中國交通前沿創新打開了重要窗口。
駐華外交官參觀中試基地測試區
陜西智慧交通的創新活力源自何處?中試基地給出了清晰答案。步入基地智慧生産車間,一條感測器生産線映入眼簾,工作人員聚精會神操作精密儀器,數智化交通的核心 “晶片”正從這裡一步步成型。“這些看似微小的感測器,正是智慧交通的‘神經末梢’,支撐著道路全生命週期的安全監測。”基地工作人員介紹道,從核心零部件研發到系統集成,這裡構建起了完整的創新鏈條。
津巴布韋駐華公使銜參贊潘迪賽·馬耶拉體驗智慧安全帽
“要打通智慧高速公路的‘最後一公里’,必須構建全場景技術支撐體系。” 陜西高速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有限公司董事長邵永軍介紹,目前集團已建成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網絡,無人機智慧巡檢、自然災害智慧預警等技術廣泛應用於道路養護,全力保障交通大動脈暢通;中試基地則聚焦“從0到1”的技術突破與“從1到N”的産業拓展,讓創新成果快速落地轉化。
這一轉化過程的背後,是基地創新採用的“內部孵化 + 外部開放” 雙軌模式。通過構建“技術研發-中試驗證-産品優化”完整閉環,基地實現了從基礎研究到成果産業化的無縫銜接;而整合“中試熟化、産業孵化、企業加速、基金投資”功能的孵化加速器,更助力智慧交通産業集群加速崛起。
外交官們先後參觀中試基地生産線、測試區、秦創原陜西交控科技展廳及智慧交通數字服務中心,對 GNSS 高精度接收機、空地一體化智慧巡檢系統、衛星無人監測船等技術成果表現出濃厚興趣,高度認可其創新價值與應用前景。
駐華外交官參觀科技展廳
互動體驗環節更讓外交官們直觀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我感覺自己好像在飛!這就是數字化的力量。”尼泊爾駐華公使帕爾巴蒂·阿裏亞爾體驗VR模擬無人機城市道路巡檢時不禁感慨。津巴布韋駐華公使銜參贊潘迪賽·馬耶拉則對智慧安全帽感知裝備興致盎然,佩戴體驗後他欣喜地説:“這裡有太多值得學習的經驗,我希望能將這些技術帶回津巴布韋,期待未來深度合作。”
尼泊爾駐華公使帕爾巴蒂·阿裏亞爾接受採訪
作為陜西交控“創新驅動”戰略的核心引擎,該基地已成功孵化近百項關鍵技術。這些成果不僅支撐著中國龐大交通網絡的高效運轉,更通過共建“一帶一路”項目輻射至多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中,為全球交通升級提供了實用方案。
“創新之路永無止境,未來我們將聚焦兩大方向攻堅。” 邵永軍表示,一方面推進現有産品體系的國産化核心技術替代,築牢創新根基;另一方面提升監測預警精度檔次,實現基礎設施安全高效運營的整體躍升。
駐華外交官參觀智慧交通數字服務中心
從實驗室的技術突破到高速公路的實際應用,從“跟跑”模倣到“領跑”創新,此次外交官的探訪之行,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交通科技的跨越式發展。陜西交控正以“秦”地特有的魄力與韌勁,在交通強國建設的征程中書寫時代答卷,為全球基礎設施智慧化升級持續貢獻東方智慧與中國方案。(文/圖 龍欣妍 陳柳 李華陽 張睿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