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多能融合 推動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2025-09-30 09:14:18來源:陜西日報編輯:高崗責編:王菲

  榆林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有著“黑金”底色。百米井下,採煤機轟鳴前行,巨大的滾筒精準地切割著煤壁;工業園區內,一車車煤炭經過化學反應,轉化為甲醇、聚乙烯等化工材料;産業大會上,煤化工與氫能創新融合發展,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注入新動能……這裡正在發生一場能源革命。

  9月26日,在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東煤炭集團”)的遠程控制中心,大螢幕上實時呈現作業畫面。工作人員輕點滑鼠,下達指令,成套的智慧綜採設備便有序協同,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煤炭。“採煤不見煤”在這裡成為常態。

  作為國內首個2億噸煤炭生産基地,神東煤炭集團在我國煤炭供給中佔據重要地位。“我國每産20噸煤,就有1噸來自神東。”神東煤炭集團黨委辦公室主任高會武介紹,“我們的煤炭産品具有低硫、低磷、低灰、中高發熱量的特點,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化工、冶金、建材等領域。”

  榆林的目標遠不止于高效、安全、智慧採煤,這些“工業糧食”的價值正被不斷延伸。它們不僅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壓艙石”,更是現代煤化工産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的基礎原料。

  2023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批復同意榆林創建國家級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榆林站上高品質發展的新起點。

  9月23日,記者走進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榆林化工”)廠區。這裡塔罐林立,管道縱橫。“煤化工與新能源耦合”項目填補了國內以煤液化瀝青制取炭基高溫儲熱技術的空白,太陽能驅動的綠色合成氨關鍵技術實現突破,從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烴及各種化工産品“煤頭化尾,化黑為白”的完整産業鏈條已然形成。

  “截至9月23日,我們的高壓聚乙烯裝置實現連續安全穩定運行164天,再次刷新國內30萬噸/年及以上高壓聚乙烯裝置長週期運行紀錄。”國能榆林化工烯烴廠聚烯烴裝置經理孫愛光説。

  據了解,該裝置反應壓力高達260兆帕,運行條件苛刻,實現長週期運行難度極大。為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國能榆林化工成立了專門的技術攻關隊,全力攻克各項難題。

  “我們探索總結出‘增大段間換熱器冷凝’開創性舉措,優化壓縮機運行工況;優化過氧化物注入衝程,大幅提升裝置抗干擾能力和運行穩定性;實施壓縮機高壓應變儀防堵改造,顯著提升設備運行穩定性。”孫愛光介紹,長週期安全運行紀錄的刷新,為煤化工産業超高壓工藝裝備穩定運行積累了寶貴經驗,將助力榆林能源化工産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

  近年來,榆林堅持以多能融合為主線,一體推進煤油氣風光電氫多能融合發展,推動現代煤化工與綠電、綠氫耦合,加快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9月中旬,第十九屆榆林國際煤博會、第三屆西部氫能博覽會同步舉行,正是榆林推動多能融合發展的關鍵舉措。

  大會設置高端能化企業、區域協同發展、智慧數字、氫能全産業鏈、綠色低碳國際區、先進能化裝備6個展區,展示面積約9萬平方米。展會期間還舉辦了煤化工産業創新與綠色發展交流活動、氫能産業鏈創新合作交流活動等專項研討活動,超過900家企業在這個“煤氫”雙展平臺上實現了信息交互與資源對接。

  據了解,榆林將氫能産業列為全市10條重點産業鏈之一,每年拿出3億元支持氫能産業發展,推動一系列新技術、新項目落地,加快培育壯大氫能産業,全力打造“西部氫能之都”。

  在榆林科創新城,世界首個實用化和規模化以氫能為主的零碳智慧能源中心已穩定運行超兩年;在華秦氫能産業園,陜西氫能6千瓦級國內首臺套固體氧化物電池電堆産品下線,陜西氫能20輛氫能重卡常態化示範運行;在榆橫工業區,榆林零碳産業園氫能(制氫)示範項目加快建設,該項目利用榆林市豐富的光伏風電和礦井疏幹水等得天獨厚的資源,年産綠氫3000噸。

  2024年,榆林市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甲醇産量分別佔全國的14.5%、7%和11%,聚乙醇酸、烯烴抗氧化劑催化劑等一批高端産品填補了西部地區産業空白。

  “我們將系統推進煤、油、氣、可再生能源等多能融合發展,著力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準和新能源規模化應用水準,在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上加快形成一批標誌性成果,積極探索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新路徑。”榆林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陜西日報記者 王晨曦 蘇欣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