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發佈系列考古成果,其中該院于2022年發掘的董氏家族墓地中發現一座特殊墓葬。該墓葬形制較簡單,出土了較為少見的金銀平脫鏡,據推斷墓主應是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名相張九齡之妻董韶容。
通過對該墓出土器物、墓誌及墓地墓位形態的研究,為探討唐代開元年間的墓葬制度及女性社會生活等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及意義。
2022年5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長安區賈裏村安置小區項目用地發現一處唐代董氏家族墓地。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一合墓誌,根據出土墓誌可知,墓主名為董韶容,是大唐金紫光祿大夫行荊州長史張氏夫人。
雖董韶容其人史書無載,但據墓誌所載其丈夫的官職、姓氏等內容,綜合史料文獻中的相關信息,符合開元二十五年、金紫光祿大夫、荊州長史、張姓等幾個條件的“張府君”只有開元名相張九齡,因此推斷董韶容應為張九齡之妻。
墓誌志蓋拓本
志蓋盝頂方形,四剎陰刻纏枝花卉蔓草紋,頂面陰刻篆書“大唐故董夫人墓誌銘”,3行,每行3字。
“夫人積柔成行,稟自生知,多能軌時,聞乎天縱。清詞美態,傳身而多慚;聰辨仙姿,侍中聞而深愧……”志文中對董韶容的描述用了許多讚美之詞,呈現出的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模樣,可以想見,董韶容應是一個溫婉文雅的美人。
唐開元二十五年(西元737年)四月廿日,張九齡被貶後遠赴荊州。志載董韶容“開元廿五年四月廿六日,亡宣陽裏,春秋廿八”,可知她于同月廿六日病故于長安,年僅28歲。
宣陽裏,位於唐長安城皇城東南部、平康坊以南,東部緊鄰東市,萬年縣署設於此處,這裡也應是張九齡在長安最後幾年的居所。
而在為官之外,他還是寫出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等名句的唐代詩人張九齡。據考古專家推測,董韶容的離世也應當對張九齡乃至他後期的詩歌作品影響不小。
墓誌誌石拓本(約1/3)
誌石正方形,四側陰刻纏枝花卉蔓草紋,正書18行,滿行18字,共320字。
董韶容墓葬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及墓室五部分組成,雖形制較簡單,但自該墓葬出土了包括陶俑、陶器、銅器、鐵器和玉握、捻金線等其他質地器物在內的隨葬器物共23件(組)。
金銀平脫鏡
直徑15.4釐米、厚0.46釐米,圓形,半球形鈕,鏡背貼布髹漆,圍繞鏡鈕最內層為八瓣心形金片寶相花紋,每瓣為三重,最內重中心處為綠色玻璃珠;寶相花紋外為一週鏤空曲櫛齒環帶;最外層為一週銀片圓形方孔錢紋和一週金片聯珠紋。
胭脂盒
長5釐米、寬4.26釐米、厚2.7釐米,用天然貝殼製作而成。表面粘貼有銀質葉狀圖案,呈黑色,背面有褐色斑紋。據考古專家推測,隨葬器物中的這些裝飾品及其圖案和材質,可能體現了墓主個人的喜好。
提梁罐、缽及盆3件器物出土時,自上而下依次疊置。
塔式罐
隨葬器物中,金銀平脫鏡及胭脂盒等級較高,且金銀平脫鏡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較為少見,這些跡象都表明瞭該墓的特殊性。
此外,在唐代外嫁之女再葬回祖塋之內的情形較為罕見。董韶容墓葬的發現,為研究唐代長安董氏家族及女性喪葬制度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根據墓誌內容,董韶容出自隴西董氏。曾祖董徹,曾任隴州司馬;祖董感,任唐州刺史;父董恩,為汝州期城府別將,此三人史書亦無載。
志文記載,同年五月十一日,董韶容葬于長安縣潏水南原。根據周邊所出唐代墓誌,潏水南原即為神禾原。此次考古發掘發現多座董氏家族成員墓葬,該區域應是唐代董氏家族祖塋所在。
捻金線
一般來説,唐代不葬入夫家祖地大致有三種情形——或是因亡于異地他鄉,距祖地太過遙遠以至耗費巨大而無法承擔,或是因外嫁之女生前信奉佛、道等宗教,在生前即對死後歸葬之地有所選擇。第三種情形,是依據血親家族觀,女子與親生家庭的關係並不因出嫁而大幅降低,相反還可憑血親為紐帶,歸葬于血親家族。
考古專家根據史料文獻推測,張九齡貶謫荊州無法讓董韶容跟隨,只能留其在長安,且張九齡祖塋在嶺南,離長安城路途遙遠,當時情境下讓董韶容歸葬嶺南也實屬力有不逮。董韶容先於其夫而逝,雖其夫左遷荊州,但作為宰相之妻,她在族內應有較高地位,最後將其歸葬于董氏家族墓地,也是合情理的做法。
玉握
陶女立俑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