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汽車産業向“新”提質 加速領跑
2025-10-31 10:07:15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王菲

  深秋時節的寶雞,高品質發展熱潮涌動。

  10月29日一大早,寶雞吉利發動機有限公司車間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産景象。記者看到,這裡的缸體、缸蓋生産線開足馬力,機器人揮舞著機械手臂抓取零件,科技感十足。在企業裝配車間,每40秒就有1台發動機下線。

  寶雞吉利發動機有限公司擁有達世界先進水準的缸體、缸蓋、曲軸全自動機加生産線,以及先進的裝配、冷熱測試線設備與技術,致力於1.5TD三缸發動機的研發與生産。

  “去年我們給缸體、缸蓋生産線增加了7台設備,投入使用後産能得到明顯提升。今年的年産能預計同比增長71%。”該公司總經理于濤説。

  寶雞是西部工業重鎮、製造業大市。近年來,寶雞市培育了鈦及新材料、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等六大産業集群和乘用車、商用車、航空航天、數控機床等24條重點産業鏈,形成了完備的工業體系。

  創新成勢的背後是科創基礎的日漸夯實。今天的寶雞,處處涌動著生機與活力,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石。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我們將堅持智慧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加快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爭取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于濤説。

  汽車産業是寶雞的特色優勢産業。在寶雞,吉利、陜商、通利等13戶整車及專用車企業,地通華強、麥格納等300多戶汽車零部件企業聚集發展。1月至8月,寶雞市汽車産業産值400.98億元,同比增長6.83%。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離不開體制機制的保駕護航。

  目前,寶雞市建立了“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集群群長、産業鏈鏈長”的工作機制,出臺了《汽車及零部件産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對新引進的重點項目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務。同時,寶雞市持續加大科研和資金投入力度,謀劃實施了陜汽數字化轉型建設、比亞迪新能源線束擴能、吉利汽車零部件産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不斷提升汽車産業延鏈補鏈水準,加快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在國內市場深扎穩打的同時,寶雞汽車産業也在穩步拓展國際市場。

  前不久,位於岐山縣的陜汽集團商用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汽商用車”)中標烏茲別克斯坦30台純電壓縮式垃圾車採購項目。這是今年國內環衛裝備領域最大的海外政府招投標訂單,將進一步助力“一帶一路”裝備製造合作走向深入。

  此次中標的車型是陜汽智雲S500新能源環衛車。該車採用國內首創的集成式電驅橋技術,動力強、電耗低,並且操作便捷、安全可靠,滿載等速續航里程可達320公里。

  作為寶雞汽車産業的重要承載區之一,岐山縣把汽車産業作為首位産業和強縣産業,堅持“全産業鏈條、全生命週期”發展思路,全力打造千億汽車産業集群,成功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汽車産業示範基地。

  “出海”實現新突破,彰顯了陜西汽車産業的技術實力與市場競爭力,也為我國汽車産業“走出去”提供了可複製、可借鑒的經驗。

  近年來,寶雞市以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集群化為主攻方向,積極發展機床工具、軌道交通裝備、石油裝備等重點裝備製造産業,行業龍頭和專精特新企業聚集效應正推動新的增長動能加快形成。

  “我們針對不同國家的路況標準、作業需求和政策法規,精準實施‘一國一車’行銷策略,出口訂單量持續增長。”陜汽商用車有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堅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下一個五年,企業將持續深耕國際新能源商用車領域,力爭成為全球一流的綠色運力解決方案提供商,為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加速奔跑的不只是汽車産業。1月至8月,寶雞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9%,六大産業鏈群增加值增長11%,24條産業鏈規上企業突破700戶。

  展望“十五五”新征程,寶雞市已開始積極謀劃。

  “未來五年,我們將進一步優化産業佈局,強化園區承載,打造更多的行業細分領域拳頭産品,提升重點企業品牌影響力,促進汽車産業向‘新’提質、延鏈壯群。”寶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張華表示,寶雞市將圍繞龍頭企業開展“以商招商、以企引企”,不斷完善“群長統籌、鏈長主抓、專班服務、鏈主帶動、縣區協調”機制,加速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為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不竭動力。(陜西日報記者 付玉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