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三晉 正文

紀念人民藝術家趙樹理 專場慰問演出

發佈時間:2017-06-26 13:27:05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郭婧 | 責編:石麗敏

圖片默認標題

姜昆與老搭檔戴志誠現場表演相聲《樂在其外》。

  

  6月24日晚,在山西沁水縣城龍崗公園內,掌聲不斷,笑語不絕。

  姜昆、戴志誠來了,郭達、侯耀華也到了,眾多相聲、小品名家組成的中國曲協文藝志願服務團“送歡笑走進趙樹理故鄉”專場慰問演出,吸引了當地近兩萬名觀眾前往觀看演出。

  “鐵筆聖手”與曲藝之緣

  今年是趙樹理誕辰111週年。

  6月24日,來自國內曲藝界的學者、名流會聚沁水,舉行紀念人民藝術家趙樹理座談會。趙樹理是沁水縣嘉峰鎮尉遲村人。他的代表作《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三里灣》等,是文學史上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他創造的中國現代文學大眾化、通俗化的表現手法,為老百姓喜聞樂見。以他為代表的“山藥蛋派”,在文學界頗具影響。趙樹理因此被毛澤東譽為“人民作家”,被文藝界譽為描寫農村題材的“鐵筆聖手”,與郭沫若、茅盾、老舍並稱為“中國語言大師”。

  這位被稱為“人民作家”的文學大師,不僅是中國曲藝家協會的創立發起人,也是中國曲藝家協會的首任主席。

  沁水因其境內百里沁河而得名,因有趙樹理而聞名。作為人民作家的故鄉,沁水在弘揚趙樹理文化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4月19日,以“千年古縣、如畫沁水”為主題的沁水首屆趙樹理文化旅遊嘉年華啟幕。該活動將持續至9月,主要內容為如畫沁水之“百花世界”“跑動山水”“1314”“聲色鼓韻”等四項主題活動。

  作為趙樹理的家鄉人,沁水縣同中國曲藝家協會開始接洽合作,誠邀趙樹理生前曾工作過的中國曲藝家協會人士前來沁水采風,在促進曲藝交流、展現曲藝魅力、弘揚趙樹理文化的同時,希望能在沁水發現和培養曲藝人才。“趙樹理先生不僅是偉大的人民作家,而且是傑出的戲劇家和曲藝家。”在當天的座談會上,中國趙樹理文化研究會會長趙魁元稱讚趙樹理是“傑出的曲藝大師,是新中國曲藝發展的開創者和領導者”。

  趙樹理家鄉群眾愛曲藝

  當日,中國曲協文藝志願服務團“送歡笑走進趙樹理故鄉”專場慰問演出舉行。依山勢而建的沁水龍崗公園山坡的空地上、草坪間,人頭攢動,臨時設置的座位上坐滿了觀眾。晚7時30分,中國曲協文藝志願服務團“送歡笑走進趙樹理故鄉”專場慰問演出拉開帷幕。

  前來沁水演出的,既有眾人耳熟能詳的姜昆、戴志誠、郭達、侯耀華、奇志、馬小平等相聲小品表演名家,又有楊文輝、陳印泉、侯振鵬等青年一代相聲小品演員。

  晚會在開場舞《人説山西好風光》中拉開帷幕。高平市曲藝團帶來了趙樹理創作的高平鼓書《穀子好》,民歌手許海霞激情獻唱《小二黑結婚》選段《清淩淩水來藍瑩瑩的天》。大同柴京雲、柴京海兄弟表演了大同數來寶《婆媳之間》,其詼諧幽默誇張的表演讓觀眾連呼過癮。

  郭達與搭檔表演了《某男某女》後,又獨唱了自己的成名作《換大米》中的“換大米”。面對觀眾的熱烈掌聲,郭達道出了自己的“秘密”:“我父親是孝義人,母親是霍州人,雖然我從小是在陜西長大,但我也是山西人。”最後,郭達表演了一段秦腔後揮手下了舞臺。

  姜昆與老搭檔戴志誠的相聲《樂在其外》壓軸出場。

  看到只有在電視上才能見到的藝術家出現在舞臺上,觀眾紛紛舉起手機拍照錄影。

  晚10時,專場慰問演出落下帷幕。

  為感謝藝術家們的精彩表演,沁水縣將一面寫有“送歡笑走進沁水”的錦旗送到姜昆的手中。

  (記者李吉毅 通訊員于春艷)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