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晉要聞 正文

“深度扶貧,聚力攻堅” 山西扶貧放出“八大招”

發佈時間:2017-10-13 11:29:23 | 來源:黃河新聞網 | 編輯:郭婧 | 責編:石麗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071cc923ac51b49b73601

  山西脫貧攻堅情況新聞發佈會現場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 錢龍)在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際,我們迎來“10•17”扶貧日的第四個年頭,今年山西省堅決落實習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思想戰略,將“10.17”扶貧日的主題確定為:“聚焦深度貧困,凝心聚力攻堅”。

  今年,全省36個國定貧困縣中,確定生産生活條件差、農民人均收入低、“三保障”任務重的臨縣等10個深度貧困縣為區域攻堅重點;從7993個貧困村中,確定“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需整體搬遷的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為工作攻堅重點;從144.2萬農村貧困人口中,確定家庭主要勞動力失去能力的28.47萬深度貧困人口為群體攻堅重點。

  在10月12日舉行山西脫貧攻堅情況新聞發佈會上,本網記者獲悉,下一步,山西扶貧將放出“八大招”:

  第一招 山西三年完成3350個貧困村子搬遷

  總書記6月21日深入我省岢嵐縣深度貧困村趙家洼調研、移民新村宋家溝實地調研後,肯定指出“整村搬遷是解決深度貧困的有效辦法”。

  三年來,山西省相關部門採取精準識別對象、新區安置配套、舊村拆除復墾、生態修復整治、産業就業保障和社區治理跟進“六環聯動”的辦法,最終完成全省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的整村搬遷任務。

  同時,針對貧困老年人和傷殘智障等特殊群體搬遷後的生計問題,採取退耕還林、光伏扶貧、經濟林項目、承包地託管等捆綁起來的辦法,幫助他們獲得資産收益;通過優先提供公益崗位、建設養老中心和日間照料中心、易地搬遷和社會保障兜底政策相銜接,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全部納入低保範圍,確保他們搬遷後有可靠的生活保障。為了破解整村搬遷難題,在原有政策的基礎上,對舊村拆除復墾和生態修復整治實施獎補,人均1.5萬。

  第二招 不怕因病致貧 住院報銷比例再提高

  省級將每年投入11.7億元,合力構建“三保險、三救助”政策體系。慢性病門診醫保目錄內費用按病種限額100%報銷;住院醫保目錄內費用實行“136”兜底保障,即縣域內、市級、省級住院費用個人自付費用總額分別不超過1000元、3000元和6000元,目錄外費用醫療機構控費,商業醫療補充保險報銷85%,住院總費用報銷比例提高到90%以上,可基本解決因病致貧返貧“支出型貧困”問題。

  第三招 退耕還林有獎補

  去年以來,省委省政府聯動實施退耕還林獎補、造林綠化投工、森林管護就業、經濟林提質增效和林産業綜合增收生態脫貧“五大項目”,帶動貧困群眾多渠道增加收入。

  今年提前啟動實施2018年120萬畝的退耕還林任務,省級每畝墊付500元,10個深度貧困縣新增60萬畝人工造林、50萬畝沙棘林改造工程。深化集體林權、扶貧攻堅造林合作社、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和集體林託管“四項改革”,提高貧困人口參與度和受益水準。目前全省已培育林業大戶、家庭林場、林業股份合作社、林業企業等3500多個,推進國有林場託管集體公益林試點,優先聘用託管農戶參與造林、管護,增加勞務收益和資産性收益。

  第四招 貧困學生有錢拿

  針對農村貧困人口政策不知情,就醫報銷難問題,在全省組織開展健康扶貧“雙簽約”,即每個貧困戶有一名鄉村醫生簽約醫療服務,有一名鄉村幹部簽約政策兌現服務,目前正在組織力量實地督導“雙簽約”工作;針對貧困戶住房安全突出問題,啟動實施農村危房危險土窯洞改造專項行動,今年全面完成58個貧困縣2.86萬戶農村四類對象危房改造任務。針對貧困村飲水困難、水質不達標等突出問題,投資3.59億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專項行動,以今年14個脫貧摘帽縣、2270個計劃脫貧村和已脫貧村為重點,解決20萬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針對貧困家庭學生上不起學的問題,省財政投入3000萬元,設立教育扶貧個人資助帳戶,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募捐及受助學生家庭儲蓄,定額資助初、高中和高等院校在讀貧困生,目前已在10個深度貧困縣全面鋪開,逐年擴大資助範圍。“雨露計劃”對貧困學生應助盡助,資助42305人、補助8461萬元。

  第五招 産業就業扶貧

  年初,省政府出臺“一村一品一主體”産業扶貧實施意見,7月18日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出臺“五有”産業扶貧機制標準,即貧困村有産業、有帶動企業、有合作社、貧困戶有項目、有技能。8月7日召開全省産業扶貧嵐縣觀摩培訓會,推進“一村一品一主體”産業扶貧到村到戶。圍繞特色農業八大産業、功能農業(食品),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構建脫貧鏈。到年底,確保實現50%的貧困村有龍頭企業帶動,30%的貧困村有股份合作經濟組織,100%的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都有增收項目。省級還設立總規模21.6億的扶貧週轉金,撬動金融資本支持特色産業扶貧,其中22.8%投入到深度貧困縣。電商扶貧新增10個示範縣全部為國定貧困縣,農芯樂電商扶貧覆蓋全部貧困縣,建村級綜合服務網點11184個,覆蓋貧困村2500多個。旅遊扶貧132個村試點示範。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1.8億,實施6萬農村貧困勞動力免費職業培訓,人均補助3000元,支持各地打造特色勞務品牌。到8月底,貧困勞動力免費職業培訓完成4.82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80%。

  第六招 光伏扶貧將向深度貧困傾斜

  總書記指出,在具備光熱條件的地方試點光伏扶貧,建設村級電站,通過收益形成村集體經濟,開展公益崗位扶貧、小型公益事業扶貧、獎勵補助扶貧,這些都是解決深度貧困的好辦法。

  今年安排下達政府債務資金25億元,集中用於貧困村提升工程,對標貧困村退出標準,逐村制定規劃,統籌解決好水、電、路、網、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村貌改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文化信息等公共服務提升;發展村集體經濟,提高村級治理水準、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等。

  第七招 未來我省將加大扶貧投入支持力度

  據了解,今年全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達到69.64億元,其中中央安排32.56億,增長50.6%;省級安排16.61億元,增長50%;市縣安排9.12億元,增長25.8%,縣級安排11.35億元,增長147.8%。全省拿出中央和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30.5%共11.76億元,傾斜支持10個深度貧困縣。新安排中央彩票公益金1.6億,集中支持今明兩年8個國定縣脫貧摘帽。到8月底,58個貧困縣實際整合資金71.4億。省政府召開扶貧小額信貸推進會,推廣“五位一體”金融扶貧模式,通過政府支持、銀行投放、保險保障、實施主體使用、貧困戶承貸並獲益等多方聯動,提高扶貧小額信貸覆蓋率和貧困群眾受益面。到9月底,全省新增扶貧小額貸款65.6億元,受益貧困戶13.8萬戶,貸款增量進入全國前列。其中10個深度貧困縣新增9.33億,新增貸款超過5000萬的有7個深度貧困縣,臨縣突破2億。

  第八招 山西鼓勵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

  全省新選派116名年輕幹部,做到58個貧困縣與金融機構雙向挂職全覆蓋。省級三級醫院與深度貧困縣醫院建設緊密型醫聯體,省示範高中、重點職業院校與深度貧困縣公辦普通高中、縣級職教中心對口幫扶。省教育廳確定10所高校,對接10個深度貧困縣,重點建設好政策智囊庫、幫扶項目庫、高校技術庫等3個智庫,實施好十項行動,進行全面對口幫扶。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