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31條措施”頒布一週年 助力臺胞大陸築夢實
編輯: 何婧 | 時間: 2019-02-28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2018年2月28日這天,在黨的十九大成功召開後,新時代下兩岸關係迎來了一個新的起點,就是國臺辦頒布了《關於促進兩岸關係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措施”),其內容涵蓋了金融、就業、教育、醫療和影視等眾多領域,同時面向台灣同胞開放134項國家職業資格考試,包含了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和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兩大類,並且要逐步完善台灣同胞在大陸的“同等待遇”。這可謂是過去一整年裏台灣同胞之間討論最熱烈的話題。如今,“31條措施”已經滿“周歲”了,這一年的日子裏,“31條措施”體現出四大亮點:
台灣社交媒體有關“31條惠臺政策”的大數據雲圖(資料圖)
首先,各省市響應“31條措施”,紛紛出臺相對應的惠臺措施,深化地方落實。截止至目前,大陸已經有包括25個省區市在內的72個地方分別制定了具體的落實舉措,涵蓋東部地區的全部省份、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大部分省份及全部的計劃單列市。不少地方公佈了包括政策解讀、辦事流程和聯繫電話等內容的實施細則,基本上做到了“條條有案例、項項有著落”;一些地方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先行先試,為臺胞臺企提供了更多的與當地居民和企業的同等待遇。各地落實惠臺政策的舉措可謂是非常地迅速和到位。
2018年3月28日,國務院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在北京表示,31條惠及台灣同胞措施的落實工作正在全面鋪開(中新社 供圖)
其次,“台灣居民居住證”完善“同等待遇”的最後一里路,一來解決了台灣同胞長期因證件號碼無法辦理許多業務的困擾;另一方面使台灣同胞在大陸生活更為便利。
2018年9月1日,台灣居民居住證辦理首日,來自新北的李宏傑帶著8歲的兒子和6歲的雙胞胎女兒就來到派出所辦理申領手續(資料圖)
實行“台灣居民居住證”後,臺胞在日常生活方面主要有九方面的便利,包含“居住證辦理機動車登記、申領機動車駕駛證、職業資格考試、申請授予職業資格、辦理生育服務登記、辦理住宿和交通事宜、辦理金融服務和與大陸居民同門票等”。這幾個生活便利性一方面是在既有的政策上更加完善落實,另一方面讓台灣同胞可以享有與大陸同胞相同的生活便利性,讓台灣同胞在大陸生活更無後顧之憂。
除基本公共服務外,台灣同胞在大陸依法可以享有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繳存和提取住房公積金的權利。更讓人振奮的是,持有“台灣居民居住證”之台灣居民,可以享有由縣一級以上提供之義務教育、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公共文化體育服務、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務和國家及居住地規定的其他的公共服務。
由此可知,台灣同胞在法律上享有的權利和公共服務,基本上與大陸同胞是沒有任何差異的。大陸此前承諾要逐步解決台灣同胞的“同等國民待遇”問題真是説到做到、一言九鼎而且極其迅捷、全面。
臺胞和台灣輿論高度評論惠臺“31條措施”(資料圖)
其三,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和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全面實施、説到做到,在這個證照取勝的時代,台灣同胞也不缺席。在“31條措施”發佈後不久,文化和旅遊部印發了《關於組織實施2018年全國導遊資格證的通知》,台灣同胞可在大陸地區任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報名參加全國導遊資格考試,除相應的身份證明外,台灣同胞參加全國導遊資格考試的其他要求與大陸地區考生相同。這些具體措施為台灣同胞在職業資格考試中要如何參與的疑問給出了答案、打了一劑強心針。
因此,大家更深切地體會到大陸所説的“視台灣同胞為自己的骨肉兄弟”、“兩岸一家親”絕對是説到做到,絕非民進黨當局所説的“口惠而實不惠”。近期在島內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有關大陸專業人員技術職業資格和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的培訓班就是這一舉措的最好詮釋。最為成熟、已形成産業鏈的莫過於“司法考試”,台灣多家補習班都有大陸的培訓合作夥伴,透過在線和線下課程方式教學,並在考試前組團一起赴大陸應考。因此可以説,大陸的職業證照考試,不僅方便台灣同胞赴大陸築夢,同時也為台灣多年不振的補教行業注入了一股活水。
大陸發展日新月益,又向台灣同胞不斷伸出“橄欖枝”,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來大陸追夢(資料圖)
其四,“31條措施”體現大陸對臺政策的一致性,體現了“四個自信”。自1979年元旦《告台灣同胞書》中提到“寄希望1700萬台灣同胞”基礎上,大陸自1994年起出臺《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以來,從中央到各地都出臺相對應的“惠臺”措施,其中最為重要、有力的莫過於在去年2月28日出臺的“31條措施”和全國各地的相應政策,形成從中央到地方一體的“惠臺政策體系”,並且逐步完善台灣同胞的“同等待遇”,讓廣大台灣同胞來到大陸發展築夢無後顧之憂。因此可以看出,大陸的對臺政策和制度早在四十年前《告台灣同胞書》中就已高瞻遠矚地認識到,政策延續是一貫而一致的。
在2月27日國臺辦新聞發佈會上,國臺國新聞發言人安峰山介紹説,近一年來,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2000余家臺企享受到高新技術企業等各類的稅收優惠,有100多家臺企獲得工業轉型升級、綠色製造、智慧製造等專項資金的支持,有一批優秀臺企中標了北京新機場、港珠澳大橋、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杭州城市名片燈光秀等政府採購項目,有800多名臺胞考取了多個熱門行業的資格,有100多名臺胞獲得各地“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五四青年獎章”等各類榮譽稱號。2018年,臺生報考大陸高校的人數、臺青來大陸就業的人數以及由大陸就業創業機構所提供服務的新增臺企數量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越來越多的臺胞臺企特別是臺生、臺青選擇來大陸發展,實現人生理想。
安峰山還深情地説:這些年來,我們認真傾聽台灣同胞心聲,推出的各項惠及台灣同胞政策措施,很多都是積極回應台灣同胞的訴求的,為增進臺胞福祉發揮了作用。頒布實施“31條措施”,體現了我們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的真誠意願。今後,我們將深入貫徹習總書記“繼續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為台灣同胞台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的重要講話精神,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以“釘釘子”的精神持續做好“31條措施”的落實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廣大臺胞臺企普遍關心的問題,研究出臺更多惠及台灣同胞的措施,為臺胞臺企在大陸的發展提供更多便利條件,讓臺胞有更多的獲得感。
為了更好地為兩岸同胞特別是台灣同胞提供優質的兩岸信息服務,海峽兩岸互聯網交流委員會在“31條措施”發佈實施一週年之際,研發了名稱為“31條措施”的APP。該産品目前能夠實現兩岸信息集合、權威信息發佈和小區問答互動三大主體功能,為臺胞服務提供了更便利的條件。(資料圖)
在“31條措施”出臺的一週年裏,重新檢視過去一年來大陸從中央到地方不斷深化和完善具體措施,加上兩岸“兩門”通水歷史性的實現,兩岸之間已經從“大三通”逐步邁向“新四通”的時代,這些對於“31條措施”都有歷史深遠的意涵,同時更是大陸在制度自信方面構建“涉臺公共政策體系”的一大關鍵,因為這是一個以大陸為主場的融合性政策實踐,並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作為最終的依歸。因為“31條措施”解決了台灣同胞逐步融入大陸發展的問題,不分哪個世代族群的台灣同胞,從進入到融入,從“臺客”到逐步認同大陸的政治體制和發展,並以認同中國、以自己是中國人為榮,唯有如此,“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才能早日實現。
(本文作者係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台灣博士生羅鼎鈞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