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傳統饅頭年味足:青海土族群眾喜迎小年

2018-02-09 10:18:49  來源:新華社  編輯:李勝蘭

  新華社西寧2月8日電(記者顧玲、曹婷)“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自古以來,河湟谷地的人們就有做饅頭迎新年的習俗。7日,農曆臘月二十二,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的土族群眾舉辦了一場別有風味的土族傳統饃饃大賽,用土族特有的傳統民俗迎接小年的到來。

  7日11時,平均海拔約2600米的互助縣東溝鄉氣溫已下降到零下14攝氏度。在距離東溝鄉政府不遠的廣場上,全鄉16個村88戶土族群眾精心製作的各式饃饃已經盛放在托盤中,有直徑達1尺的千層大月餅,還有炸出各種形狀的油花和帶有不同花形的焜鍋。

  “你看,這種包得像個口袋的蕁麻餅叫做‘背口袋’,是我們土族特有的食物。”48歲的土族婦女何重孫是東溝鄉大莊村人,熟悉多種土族傳統饃饃的做法。她説,“歷史上我們土族一直居住在水草豐美的地方,蕁麻四處可見,因此家家戶戶都會做‘背口袋’。”

  記者看到,“背口袋”形如口袋,色澤偏綠。何重孫説:“把搟好的青稞面放在鍋裏烙出來,然後在裏面放上用自産的花椒、青鹽和搗碎的蕁麻製成的蕁麻糊糊,做出來的‘背口袋’口感獨特。”

  互助縣副縣長、東溝鄉黨委書記王正芳説,互助縣是我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東溝鄉又是互助土族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這裡保留了很多土族的傳統文化習俗。

  為了參加比賽,何重孫早上6點就起床做參賽的麵食。花了兩個小時,她炸了6把馓子、烙了13個蕁麻餅和7個蔥花餅。

  “這些傳統的饃饃做法都是我從小跟著媽媽學的,比如‘背口袋’要用一勺清油、兩勺蕁麻,多了口感就苦,少了就沒味;做焜鍋饃時只用一點姜黃,多了顏色就會發黃,味道也變了……”何重孫説。

  土族民俗學者朱學良介紹,飲食作為一個民族最為明顯的文化符號之一,其發展見證了人們生活的改善。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準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大家開始追求精神文化的美好。現在土族傳統饃饃的製作方式、工具和工藝都沒變,但花形和顏色比之前更加精美、豐富。

  “原來饃饃做多做少看家裏情況,顧不上做圖案、擺造型,現在條件好了,我按自己的喜好在饃饃上做圖案,這個焜鍋是用筷子畫的,那種圓的造型是用花卷疊出來的。我還會用香豆、胡麻、姜黃等植物點綴顏色。”大莊村47歲土族婦女林佔菊説。

  在比賽中獲得二等獎的東溝鄉龍二村村民張鐸芳説,今年她也在傳統饃饃上做了些花形,既保留了傳統工藝又適合現代人的口味,這些創新讓年味兒更濃。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