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創意中心線上活動“創意2030論壇——疫情後的城市治理”圓滿結束

2020-07-01 10:52:28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李佳藝

  近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創意中心”)主辦的“創意2030論壇——疫情後的城市治理”線上活動圓滿結束。論壇期間,來自國內外的18名專家學者從新科技應用、城市規劃與社區營造、文化産業、城市交流等方面出發,通過熱烈探討、思想碰撞和深度交流,就疫情後的城市治理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創新型觀點,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開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創意2030論壇是創意中心的年度重點活動,以創意可持續領域的熱點話題為年度主題,為參會的城市、商業領袖和創新者提供互動、分享案例、規劃未來的聯合行動。本屆論壇伊始,創意中心執行主任肖瀾作開場致辭,他表示,此次論壇聚焦城市治理,探討未來城市治理在可持續發展大背景下新的發展模式、新的發展空間和新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意義;活動將形成更多的智慧,推動更多的實踐,帶領人們走入疫情後更好的生活。

  後疫情時代:合作、交流、創意

  在疫情大背景下,世界各國如何應對危機,又如何繼續展開闔作呢?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主席、UNESCO前戰略規劃助理總幹事漢斯ž道維勒和創意中心諮詢委員、全球文化網絡總裁梅裏ž馬達沙希一致認為,很多國家在經濟、社會及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受到影響,各國應制訂新的策略,重新開放新形式體育、文化活動以刺激經濟發展。他們呼籲對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重新定位,使其成為在全世界範圍內適用的、切實可行的、包括一切生命在內的生命拯救行動;在恢復經濟活動時不要轉向保護主義,應當加強國際合作,同時探索新的道路,為疫情後的城市發展提供更多的智慧。

  談到國際合作,友好城市之間的交流合作顯得尤為重要。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李新玉表示,友好城市對促進文化交往、夯實民意基礎、推動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疫情催生了城市新科技,比如雲課堂、雲醫療等。她認為,新技術帶來新的城市治理模式,使得創意文化不斷涌現,創意城市和友好城市的概念可以更好地結合、相互交流,推動文化産業的發展、城市的交流。

  那麼,疫情後的城市文化創意産業出現了哪些變化呢?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和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認為,數字技術會是文化産業擺脫疫情影響的重要手段,也是未來文化産業發展的一個新方向。疫情期屬於文化産業發展的“換擋期”,而創意是無處不在的,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會根本性的改變整個文化創意産業。那麼,城市品牌建設應如何利用創意這一要素呢?中國傳媒大學亞洲傳媒研究中心副主任文春英説,創意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許疫情影響了人們對城市治理能力的認知,但人們對這座城市産業優勢的認知不一定會受影響,疫情或許能成為城市未來的一個特殊符號。

  科技引領疫情後的城市規劃和治理

  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説,疫情過後,城市品牌、社區治理、物業管理上都要考慮應急設備的完善與建設。其中,許多專家認為,科技對於城市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漢斯説,科技是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一個關鍵因素,提高城市的抵禦能力、用科技建設智慧城市等至關重要;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南開大學濱海學院董事長龔克則用人、智慧和應變能力三個關鍵詞來闡釋,他説,無論是在城鎮還是大城市都需要做好應急準備並快速反應,必鬚髮展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支撐的城市科學與工程,並建立早期預警機制和危機治理機制,對災難迅速做出反應。美國MCM國際集團CEO麥克和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梅裏在提到循環經濟時也強調運用科技、大數據來解決能源、資源問題。梅裏説,可以通過科技創新創造出清潔的經濟模式和空間,都市圈裏的所有東西都被利用起來得到可持續性。

  大到城市規劃,小到社區治理,科技無處不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宋煜和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孫宇認為,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數字化社區管理呈飛躍式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在社區基層治理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科技的發展助力疫情後的城市建設,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董事潘芳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劉佳燕認為,在使用智慧科技的同時,城市的應急體系建設、建設一個安全的韌性城市也十分重要。比如兒童友好型社區、老年友好型社區的建設,醫療圈的分級配置應凸顯出來等。她們還提到了城市體檢與社區規劃師制度,認為二者應結合起來,一起合作才能更好地參與城市規劃。

  城市規劃的人文視角:讓城市可持續發展

  疫情之後,建設一個安全的、有復原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城市與社區變得十分必要。從人文視角方面來看,疫情還影響了一個城市的文化軟實力、産業結構和再生文化。原CCTV英文頻道主持人現特邀評論員、現達沃斯可持續聯合發展研究會主席段妍玲説,意識水準和合作精神決定著人們的行為,文化軟實力的構建將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長期性工作。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意味著城市的“再生”,對於一直關注著“再生未來”,踐行著再生文化的可持續發展諮詢創新教育組織的創始人和董事丹尼爾來説,無論是在文化還是生態系統方面,都需要重新區域化和本地化人類的做事方式。特別是在本地文化和氣候情況方面,需要人們進行知識交流和加強合作,以期達到城市再生。清華大學黃河研究中心主任張紅武和南水北調中線水質與環境保護中心主任張傑平也認為,城市規劃理念需要創新,需要以人為本進行創新。關於理念創新,聯合國訓練研究所研究員梅·伊斯特倡導多傾聽彼此,傾聽自然,傾聽事物的模式。她認為新冠肺炎給人們帶來的教訓是,要保持適當的步調,這樣創造力才能在地球的疆域內自由流動。

  除此之外,在人文領域,疫情對産城融合又帶來了什麼影響呢?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學術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陳偉表示,從産業化的角度看,産業集群的本地化、區域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科技和文化創意在推動産業發展的作用也會越來越突出。他認為,企業應該抓住時機調整産業結構,借用互聯網等平臺,設計和生産更多産品以滿足老百姓美好生活的需要。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各個城市在強治理、優服務、轉作風等方面做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市民也逐漸養成文明健康的新習慣。這些疫情的應急之策,正在固化升級為每一座城市的常態。正如創意中心肖瀾開場致辭所言:人們應該運用好科技、教育和文化三個支柱對社會運行和生産生活帶來的巨大價值。總之,疫情是會過去的,陽光總會出現。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